当前位置:文秘家园>> 文史撷英>> 鉴古知今>> 野史趣闻

野史趣闻

中国历史上的31个千古谜团,至今无人能解

繁体中文】  作者:佚名   发布:2019年02月18日   阅读: 次   【以稿换稿


【第1谜】东太后慈安死因之谜

在清朝的历史上,作为两宫皇太后之一的东太后慈安,是与西太后慈禧一样举足轻重的人物,然而光绪七年三月初十日(公元1881年4月8日),一向健康无病的东太后慈安,在12小时内竟突然发病暴卒。

传说咸丰帝留给慈安一封密诏,要她必要时处死慈禧。慈安在慈禧的哄骗下焚毁了密诏,慈禧便毒死了她。

对慈安太后暴卒的具体原因至今还存在争议,除中毒说外,还有自杀、自然死亡等。“自杀”说来自《清稗类钞》,书中说:“或曰:孝钦实证以贿卖嘱托,干预朝政,语颇激。孝贞不能容,又以木讷不能与之辩。大恚,吞鼻烟壶自尽。”

《清朝野史大观》里又用“或曰慈禧命太医以不对症之药致死亡”来说明慈安为用“错药致死”。

慈安太后暴卒的真正原因至今仍是一个谜。

【第2谜】“金匮之盟”之谜

宋太祖赵匡胤驾崩后,皇位由其弟赵光义继承,正史认为光义乃合法继位,是奉太后“金匮遗诏”之命行事。但“金匮之盟”原文,并没人看到过,而且这一说法是在赵光义继位几年后才由宰相赵普说出的。

【第3谜】郑和七下西洋之谜

从永乐三年(公元1405年)至宣德八年(公元1433年),郑和受明成祖的派遣,率领规模庞大的船队驰骋万里海域,先后七次下西洋。郑和航海规模之大,航程之远,所到国家之多,为历史所罕见。但对于郑和下西洋的目的,学术界有不同的看法。

有人认为,郑和下西洋是为寻找下落不明的建文帝。

也有人认为,郑和下西洋是具有政治和经济的“双重目的”,称朱棣派遣郑和下西洋称为“炫耀自我”。

郑鹤声、郑一均在《郑和下西洋简论》中认为,郑和前三次下西洋,其目的是同亚非三十多个国家结盟,顺便打听朱允炆的下落,后四次则是为宣扬国威。到底哪种说法才是当时明成祖派郑和西下的真正目的呢?

【第4谜】和绅受宠之谜

清以来,明君屈指可数,乾隆帝是其中较为突出的一个,但令人奇怪的是,在这样的一个明君身边,竟时刻跟随着一个奸臣,这个奸臣就是和珅,民间有“和珅扳倒,嘉庆吃饱”一说。然而为什么这样的奸臣会受到乾隆的无比宠幸呢?

有人认为,是因为和珅善于揣摩乾隆的心思。有名的“乾隆下江南”就是和珅鼓动而成的。事实的真相究竟如何?和珅到底由于何种原因受到宠信?只能留给后人评说了。

【第5谜】《推背图》之谜

《推背图》是中华预言书中最为著名的奇书之一,相传是唐朝贞观年间,由预言大师李淳风和袁天罡对唐朝及以后朝代重要事件的预测。全书共六十图像,以六十甲子和卦象分别命名。相传,因为它预言的准确,使历朝历代的统治者心惊,一直被列为禁书。

但《推背图》真的能预测未来吗?这是一个谜。

民间广为流传的《推背图》大体上有两个版本:一个是比较常见的是由金圣叹批注的,简称金版;另一个是由李世瑜在德国一本刊物上发现的,据称是最为接近原貌的版本,简称为原版,原本现仍保存于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中。

【第6谜】敦煌鸣沙山鸣沙之谜

鸣沙,就是会发出声响的沙子。位于甘肃省敦煌县城南6公里的鸣沙山,东西大约40公里,南北大约20公里,高有数十米。若从鸣沙山上滚下,沙子便会发出轰隆的巨响,像打雷一样。天晴时,鸣沙山上会有丝竹弦的声音,像演奏音乐一样。虽然已有了各种假说,但却是没有彻底解开的谜。

【第7谜】阿房宫焚毁之谜

历史上,阿房宫被项羽焚之一炬。而在现代考古过程中,却未发现焚烧痕迹。有专家认为,阿房宫没有建成,更没有被烧毁过,它只是秦始皇一个未尽的梦想。

究竟专家的话可不可信,阿房宫到底存不存在,我们还要期待更多历史根据,才能解开这个千古之谜。

【第8谜】项羽不肯过江东之谜

项羽为何不渡乌江呢?两千多年来,人们有种种说法。

有一种观点认为,西楚霸王不过江东,是因为虞姬已死。 有人认为项羽不渡乌江是出于一种高贵的品质,是从早日消除人民的战争苦难考虑的。

项羽为何乌江不渡?两千多年来,无论是文人骚客,还是历史学家都给予极大的关注,但至今难有定论。

【第9谜】女儿国消失之谜

《西游记》中描写的“女儿国”,在历史上的确存在,据《旧唐书》记载:“东女国,西羌之别称,以西海中复有女国,故称东女焉。俗以女为王。”

但是到了唐代以后,史书关于东女国的记载就中断了。难道东女国的出现只是昙花一现吗?

有人认为,扎坝极有可能是东女国残余部落之一。扎坝人现在依然实行走婚,到晚上,女方在窗边点一盏灯,等待男方出现。扎坝人住的都是碉楼,有十多米高,小伙子必须用手指插在石头缝中,爬上碉楼。

这要求体力好,身体灵活,其实也是一个优胜劣汰的选择。第二天鸡叫时,小伙子会离开,从此两人互相没有任何关系。

【第10谜】慈禧夜明珠之谜

夜明珠是一种萤石矿物,发光原因与它含有稀土元素有关,是矿物内有关的电子移动所致。而最著名的夜明珠,估计就数慈禧下葬时口含的那颗了。

据盗慈禧墓的人,也就是孙殿英讲:此珠分开是两块,合拢就是一个圆球,分开透明无光,合拢时透出一道绿色寒光,夜间百步之内可照见头发。

有书记载:说它重四两二钱七分。慈禧含在嘴中是为保尸身不化。

【第11谜】《易经》之谜

《易经》是华夏文化的宝贵遗产,大约在新石器时代就诞生了,一直被作为群经之首。由于历史原因,形成研究断层,导致精髓失传,只留下《河图》、《洛书》、先天卦、后天卦,以及六十四方阵等。但该书成于何时?作者是谁?众说纷纭。

【第12谜】岳飞墓之谜

南宋绍兴十一年十二月二十九日(1142年1月27日),民族英雄岳飞,以及岳云、张宪等,以“莫须有”的罪名被杀害于狱中。之后,其下葬墓穴成谜。

在民间传说中,杭州众安桥下十七号被认为是岳飞葬处。但也有记载说,栖霞岭岳飞墓,不是假坟,而是真身墓。

我们知道,岳飞遇害后人们一直要求为他平反昭雪,但宋高宗始终置之不理。到了宋孝宗即位,为了给太上皇保留体面,假称“仰承”高宗“圣意”,才给岳飞恢复官爵与名誉。此时距岳飞遇害已21年了。所以,其尸骨所在,就成为一个谜。

【第13谜】"东临碣石"之谜

曹操《观沧海》的起首四句,”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耸峙”。

秦始皇出巡求仙时曾登临碣石,修建了行宫,并将一路事迹刻在石头上。汉武帝、北魏文成帝、北齐文宣帝和唐太宗等,也都曾驾临碣石,还留下不少诗词。

但到今天,碣石到底在什么地方成了一桩谜案。

在辽宁绥中县的万家镇,考古工作者发现了一处宫殿的遗址。它规模宏大,占地达14 平方千米。据考证,这正是秦汉时期的。但这一发现仍未能给碣石之争画上句号,因为尚无证据证明此处就是碣石。

而在北戴河的金山嘴同样发现了一些秦汉古城等遗址。究竟谁是谁非呢?

【第14谜】《山海经》之谜

在浩如烟海的中国古代典籍中,《山海经》一直是一个令人困惑的存在。《山海经》在古代一直是被作为的地理书看待的,但是任凭学者们上下求索,却谁也说不清书中那些山在何方?水流何处?对于那些所谓神话的解释也是众说纷纭。

古人为什么要留下这样一部著作?它又是什么时候写成的?都是谜之所在。

《山海经》现在最早的版本是经西汉刘向、刘歆父子校刊而成。过去认为为大禹、伯益所作,现代中国学者一般认为《山海经》成书非一时,作者亦非一人,时间大约是从战国初年到汉代初年楚人所作,到西汉校书时才合编在一起。

【第15谜】"上帝之鞭"之谜

蒙哥,蒙古汗国第四代大汗,成吉思汗之孙,以狂飙之势横扫欧亚大陆,被西方人誉为“上帝之鞭”。1258年,蒙哥率大军进攻宋朝,阻于重庆钓鱼山城下,遭受重大挫折,魂断巴山。但是"上帝之鞭"究竟如何阵亡,仍然没有定论。

钓鱼城之战,有“东方特洛伊”之称,是中外战争史上罕见的奇迹。

【第16谜】《河图》《洛书》之谜

《河图》《洛书》是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两幅神秘图案,是易经八卦和阴阳五行术数之源。从现存的有关史料来看,河图洛书的来源古老悠久,扑朔迷离,没有一个明确可靠的答案。

相传,上古伏羲氏时,洛阳东北孟津县境内的黄河中浮出龙马,背负"河图",献给伏羲。伏羲依此而演成八卦,后为《周易》来源。

又相传,大禹时,洛阳西洛宁县洛河中浮出神龟,背驮"洛书",献给大禹。大禹依此治水成功,遂划天下为九州。

《易·系辞上》说:"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

【第17谜】懿安皇后下落之谜

明熹宗朱由校皇后张氏,名嫣,字祖娥,祥符(今河南开封)人。其父张国纪,因女儿致贵,被封为“太康伯”。天启元年(1621年)四月,张氏被册立为皇后。

熹宗在位七年,昏庸无能,朝政被宦官魏忠贤和乳母客氏所垄断。因此,史学界称天启(1621-1627)七年间为明代最黑暗的时期。

张皇后为人正直,常在熹宗面前历数魏忠贤及客氏的不法行为,但始终未能引起熹宗警惕。直到病危之时,熹宗才听取了张皇后的规劝,同意将帝位传给信王朱由检。

思宗(即崇祯皇帝)继位后,为巩固政权,在张皇后的帮助下,干脆利落地清除了阉党魏忠贤及其同伙。崇祯为感激张皇后,授予皇嫂“懿安皇后”尊号,享受皇太后待遇。

崇祯十七年(1644年)三月十八日,李自成攻陷北京,崇祯皇帝走投无路,自缢于万寿山(煤山)。皇后周氏也在宫中自杀身亡,惟独懿安皇后下落不明,成为明清之际的一桩历史疑案。

【第18谜】同治帝死因之谜

同治,是叶赫那拉氏(慈禧)于咸丰六年(公元1856年)所生,同时也是咸丰皇帝的独子。

同治六岁时登基称帝,并于同治十二年(公元1873年)亲政。但他于同治十三年十二月初五日即病逝,此时距其亲政日期不到两年。

对于同治的死因,众说纷纭,有的说是死于天花,有的说是死于梅毒。

在一些正规学术著作里,确实记载了同治帝微服出宫,嬉戏游乐,甚至出入烟馆青楼的史实,如萧一山所著《清代通史》中,就有同治因出游而患梅毒终致死亡的记载。

他究竟是死于天花,还是死于梅毒,这两种说法各有各的来源,而且都能找出各自的证据,让人难以辨明,遂成清宫又一疑案。

【第19谜】北朝众帝后出家之谜

在一般人的心目中,很难将高高在上、享受荣华富贵的帝后与孤独寂寞、陪伴青灯古佛的尼姑联系在一起,然而,在封建王朝中,却有多位早年出自尼庵,或是晚年遁入空门的尊贵帝后。尤其是在北朝的中后期,大概100多年之中,仅历魏、齐、周11帝,竟然有17位帝后出宫为尼。

这种现象实在是世所罕见。这成为了我国佛教史和北朝发展史上的一个极为奇怪的现象。

【第20谜】明代“壬寅宫变”之谜

自古以来,防备森严的地方不是监狱,而是皇宫。明朝也不例外。

嘉靖年间的乾清宫,暖阁设在后面,共9间。每间分上下两层,各有楼梯相通。每间设床3张,或在上,或在下,共有27个床位,皇上可以从中任选一张居住。因而,皇上睡在哪里,谁也不能知道。

这种设置使皇上的安全大大加强了。然而,谁又能防备那些守在他身边的宫女呢?

就是这群宫女,干出了惊天动地的大事,这就是历史上的“壬寅宫变”。嘉靖壬寅年(嘉靖二十一年,公元1542年)十月二十一日凌晨,十几个宫女决定趁嘉靖熟睡时把他勒死。

从司礼监的题本中可知,嘉靖后来下了道圣旨处理这群宫女,圣旨中提到了曹氏、王氏。曹氏、王氏是谁呢?据人考证,她们是宁嫔王氏和端妃曹氏,因此,有人根据这道圣旨得出结论,是曹氏、王氏指使发动了这场宫廷政变。

“深闺燕闲,不过衔昭阳日影之怨”,是明末历史家谈迁对此案的看法,但事实究竟如何,无人知晓,因此成为又一桩宫闱之谜。

【第21谜】凤凰原型之谜

凤凰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吉祥的象征,常与龙并称。

在中国神话传说中,凤凰生长于南方丹穴山,五色斑斓,能歌善舞,能预兆天下太平。

相传,凤和凰是一对伴侣,凤为雌性,凰为雄性,是鸟类之王。可在现实生活中,并没有凤凰这种鸟,它是古人虚构出来的。

虽然是虚构,也不可能纯粹凭空想象。那么,凤凰是以什么鸟为原型创作出来的呢?有人认为,是以雉类为主体,融合了鹰等多种鸟的典型形象创作出来的。

关于凤凰的原型,还有太多说法,如某种已经灭绝的巨鸟、极乐鸟、鸵鸟等。

【第22谜】阎罗王原型之谜

长江中游、濒临三峡的酆都小城,背山面江,据说是阎罗王地府所在地。在那里,从唐宋伊始,陆续建起了“玉皇殿”、“阎王殿”、“阴阳界”等大大小小48座庙宇。 民间通常就把它的总头子呼之为阎罗王。

自隋唐到清代,就多流行诸家阎罗王之说。一是隋将韩擒虎。二是北宋名相寇准。三是北宋名相范仲淹。四是北宋龙图阁直学士包拯。五是南宋江丞相。

一个阎罗王职位,传说却有五家,而是距离都很紧凑。阎罗王的原型至今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

【第23谜】端午节真实来历之谜

端午节与中秋节、春节是我国民间传统的三大节日。那么端午节是从何而来呢?有关它的来历说法很多,但流传最广、最有影响力的有以下四种。

一、认为源于纪念屈原。南朝吴均所着的《续齐谐记》有这样的记载:“楚大夫屈原遭谗不用,是日投汨罗江死,楚人哀之,乃以舟楫拯救。”由此可见民间传说也是有一些根据的。

二、认为是龙的节日。古代的吴越族就是以龙为图腾的,为显示他们是“龙”的传人,有着断发纹身的风俗。他们每年的五月五日都要举行盛大的图腾祭祀活动,将装在竹筒中的食物或裹在树叶里的食物,一面倒入水中,献给图腾神吃;一面自己吃,并划着那刻有龙形的独木舟在水上取乐,表演给图腾神看。近些年出土的大量文物和考古研究证明,“端午节”是古代吴越民族举行图腾祭祀的节日说法是比较科学的。

三、认为起源于恶日。战国时的孟尝君田文五月初五日生,其父田婴不让家人养之,说明那时五月初五日已成为俗忌。

四、纪念屈死的伍子胥。

【第24谜】清明节来历之谜

在历史漫长的岁月中,逐渐形成了祭扫陵墓、郊外春游、折柳插门、荡秋千、放风筝等一些清明独特习俗。然而这一传统节日它究竟从何而来呢?

在二十四节气中,演化为节日的只有清明。为什么清明能演变成节日呢?

《荆楚岁时记》记载:“晋文公与介子推俱亡,子推割股以啖文公。文公复国,子推独无得,子推作龙蛇之歌而隐。文公求之,不肯出,乃燔左右木,子推抱木而死。文公哀之,下令子推去世的三日,不得举火。”从此就有了“寒食节”。到了清朝,寒食节渐被清明节取代,寒食渐渐被人忘记了。

但是,关于它的来历,学术界至今也没有一个统一的认识。

【第25谜】东晋孝武帝出生之谜

说起东晋孝武帝司马曜,许多史学家认为,他确实是一个千古奇人。作为一个帝王,他不仅死得出奇,而且其出生也是一个奇事。

按惯例,他是不应该来到这个世上的。原来,司马曜的父亲司马昱与司马曜的生身之母李氏并非天生地设的一对。

在司马曜的母亲李皇后之前,司马昱有过两任正妻。其中之一的郑氏是个不会下蛋的“母鸡”,没有给他留下一男半女。

第二任王氏的肚子倒是争气,一口气生下了三个儿子,但其中二子早夭,另外的一个儿子司马道生一门心思想谋反作乱,最终被废黜了王位。母以子贱,王氏也因之被打入冷宫抑郁而死。

史家认为,没有李氏,就不可能有东晋孝武帝,而没后宫佳丽十余年绝无子嗣,那么,天大的雨点,未来的皇太后位置也轮不到“形长而色黑”的李氏身上。

但这个长得又黑又丑的李氏,此后不久却接连为司马昱产下了两个儿子,却是至今难解的谜题。

【第26谜】梅妃之谜

提起唐玄宗李隆基的宠妃,人们自然会想到杨玉环,他们之间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在后世众多的诗、文、词、曲、小说、戏剧、民间传说,乃至神话故事中,有着各种各样的记述。

殊不知,在杨玉环之前,还有一位梅妃江采萍,曾深得皇帝的宠幸。自杨玉环入宫开始,两人为争宠,甚至到了宫中路遇互不行礼的地步。

杨玉环专宠后宫后,梅妃独居东宫,后不明不白地死去,为同情她凄苦境遇的人们留下了又一个千古之谜。

梅妃,人如其名,飘逸俊秀,清丽可人。她本姓为江,祖籍福建。9岁的时候就能吟诵《诗经》中的《周南篇》和《召南篇》,还对父亲说:“身为女孩,我要成为一个对国家有益的后妃。”

父亲见女儿小小年纪就有如此的志向,便为女儿取名“采萍”。

采萍15岁时果然被高力士相中,选送入宫。当时宫中嫔妃几近四万,个个浓妆艳抹、盛装俗饰,采萍的到来,仿佛为宫中送来一缕清风,她温柔婉约,淡妆素裹,清爽宜人。最难得的是,采萍不仅容貌秀丽,而且才高八斗,擅乐器、晓歌舞,还尤其喜爱梅花。她的住所周围,梅树随处可见,花开时节,便徘徊其间,赏花作赋,悠然忘我。玄宗怜惜她这份对花的痴爱,称她为“梅妃”。

【第27谜】泰山封禅之谜

除武则天在中岳嵩山封禅之外,历代有资格封禅的皇帝都亲临泰山举行隆重的封禅大典,在客观上为泰山带来了宝贵的历史文化积淀,使泰山享有“五岳之首”的千年美誉。

按照《史记》中的解释:封禅是统治者祭奠天地、礼拜山神的仪式。但这种仪式并不是每个皇帝都有资格或机会来举办的。

有学者认为,泰山封禅自上古皇帝就已开始。在司马迁《史记·封禅书》中,曾引述管仲向齐桓公列举的封禅帝王,包括无怀氏、伏羲、神农、炎帝、黄帝、颛顼等,并说应有七十二家,而他只记住了十二家。

究竟泰山封禅起于何时,现在还难有定论。

【第28谜】《红楼梦》作者之谜

红学研究者在对《红楼梦》进行长期研究中,透过对许多历史资料的真伪辨析,认为《红楼梦》除了曹雪芹这样一位卓绝的“披阅”“增删”整理加工者外,还应该有一位原作者。因此“红学”研究者在《红楼梦》的作者问题上,发生了争论。多少年来,一直众说纷纭,没有一个统一的定论。

脂砚斋眉批设疑问。脂砚斋在庚辰本第十三回有一条眉批曰:“读五件事未完,余不禁失声大哭,三十年前作书人在何处耶?”

曹雪芹是壬午(1762年)除夕去世的,而庚辰本是乾隆二十五(1760年)年。

在《红楼梦》自述中有这样一段文字“……空空道人因空见色,自色生情,传情入色,由色悟空,遂名情僧;改《石头记》为《情僧录》。东鲁孔梅溪题曰:《风月宝鉴》。后因曹雪芹于悼红轩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纂成目录,分出章目,又题曰:《金陵十二钗》,并题一绝,即此便是《石头记》的缘起。”

这显然告诉读者,《红楼梦》的原作者是“空空道人”,又名情僧,曹雪芹只不过是对该书进行“披阅”、“增删”而已。

又在《红楼梦》甲戌本第十三回的一条批语中有“命芹删去”的说法。这就证明了《红楼梦》的成书,有一个原作者,又有一个进行“披阅”、“增删”的,他们不是同一个人,而是两个人。

《红楼梦》原作者年龄应比曹雪芹大6-10岁的样子,这样他才能了解曹家鼎盛繁华的生活,而在小说中重现。

再者,他的辈分应比曹雪芹高一辈,这样才符合“自传”说法的人物辈分关系。

那些评书者,在谈到《红楼梦》的作者时,大都讳莫如深,不敢直书其名,只用了一个化名——“空空道人”。在写曹雪芹时,却毫无讳忌,直书其名,这恐怕不是没有原因的。

因而,《红楼梦》原作者可能是一位带罪的朝廷命官,后被削职隐匿民间或出家为僧。

现在仍然湮没在历史长河中的《红楼梦》原作者,像一颗埋在泥土中的璀璨的珍珠一样,他的业绩也是同样永放异彩的。

《红楼梦》的原作者到底是谁?“三十年前作书人在何处耶”?

【第29谜】唐伯虎名画玄机之谜

法籍华人曹先生藏有一幅明代唐寅的绢画。此画高近200厘米,宽100厘米。画中一位贵人和十个仕女,在春光明媚的花园里戏蝶。园内梨花似雪,空中蛱蝶飞舞,贵人神态不俗。画的落款是:吴郡唐寅。作画的时间是:正德庚辰(1520年)秋九月。

此外,画上还有好多位收藏者盖的印章。在苦苦揭秘这幅名画过程中,收藏者在万里之外偶然发现唐寅一首藏诗,与名画可谓绝配。经查,此诗竟来源于丹阳孙氏家谱。

从丹阳县志上了解到,丹阳的孙氏族人,基本上全是三国东吴孙权的后裔。在厚厚的孙氏家谱中,在这些家谱中居然收藏着唐寅、祝允明等诸多名人数百首在七峰山房留下的诗句,其中唐伯虎一人就有7首,而且基本都是鲜为人知的诗句。

其中,唐寅在孙氏园林的“抱瓮园”内参加多人的饮宴时,即兴饮酒赋诗《宴孙氏抱瓮园见梨花大开立成一律》,也就是后来画中的意境。

【第30谜】《梦溪笔谈》记录UFO之谜

《梦溪笔谈》是北宋大科学家沈括的著作。书中对UFO的记载: “嘉佑中,扬州有一珠甚大,天晦多见,初出于天长县陂泽中,后转入甓社湖……如初日所照,远处但见天赤如野火,倏然远去,其行如飞,浮于波中……”

在《三国志》裴松之注中,有类似的记载,解释一下就是:公元234年秋天,在西北五丈原地区,天空中出现了一颗发着闪闪红光,来去自由的星星,它三来三往,从东北飞向西南,后来就消失在历史的天空之中了……

三国时期的卫士,茫然的看着天空中飞过UFO,历史就是这样神秘。

【第31谜】三星堆未解之谜

出四川广汉约三四公里,有三座突兀在成都平原上的黄土堆,三星堆因此而得名。

三星堆的发现将古蜀国的历史推前到5000年前。三星堆文化来自何方?这里数量庞大的青铜人像、动物上没有留下一个文字,简直让人不可思议。四川省文物考古所认为,三星堆人有可能来自其他大陆。

古蜀国的繁荣持续了1500多年,然后又像它的出现一样突然地消失了。历史再一次衔接上时,中间已多了2000多年的神秘空白。关于古蜀国的灭亡,人们假想了种种原因,但都因证据不足始终停留在假设上。古蜀国消失在历史长河的真正原因究竟是什么呢?


【来源:读史】

 

文秘文章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