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秘家园>> 文史撷英>> 鉴古知今>> 野史趣闻

野史趣闻

仗义每多屠狗辈

繁体中文】  作者:佚名   发布:2005年08月22日   阅读: 次   【以稿换稿

    
    提起侠,很多人都会联想起武艺高超、身怀绝艺的江湖人士。其实,侠之为侠并不在于武艺是否高超,关键要看是否具有侠义精神。如果有,即便是手无缚鸡之力之人也可成为侠,如果没有侠义精神,即便是身怀绝艺也不是侠,反倒会自恃武功为害民间、欺压良善,成为社会的败类。
    宋代的时候,我国的封建经济发展迅速,表现为都市逐渐发达,现代意义上的城市开始形成,与之相适应,市民阶层开始形成并得到不断的发展。这一时期的社会底层人物中,很多从事被社会上流阶层视为下贱的职业的平民,往往表现出与其自身修养大相径庭的个人情操,追求公正、讲究义气,勇于助人、乐善好施的侠义品质多在这一类人的身上得到体现。这一时期,中国的游侠群体的中坚力量就嬗变为生活在市民阶层中间的游侠。这些人居住于市井瓦肆之中,以贩屠之类的当时社会的底下职业为生,虽迹于常人,却以任侠义气为行为的准则,行侠之举多为路见不平挺身而出,或救人于危难之中,或除恶于其跋扈之日,也有仅仅是出于为友复仇。同先秦、两汉时期的游侠相比较,这一时期的游侠事迹不显,政治色彩相对较少,侠义行为的后果也少了些轰轰烈烈,但其尚侠重义的精神本质却是一出无二。
    城市发展、都市发达起来后,伴随着市民阶层的形成,也衍生出一批游手好闲、专事欺压良善的地痞无赖群体(这一群体生命力之顽强令人叹服,时至今日仍活跃于社会当中)。这一群体不事劳作,相互勾搭,或投靠权富门下,一味仗势欺人,成为市民阶层所直接面对的主要的祸害。市民阶层想摆脱这一群体的祸害,依靠那些读书人组成的官府是行不通的(官府不来祸害百姓就算是好的了,也不能指望它们来保护百姓。今日亦然),而混迹于市民中与市民阶层连为一体的游侠的行为则是打击这一为害群体、保护无辜市民的重要力量,这一点在当时人所做的笔记中多有体现,反映了当时游侠打击市井无赖的行为。宋人刘斧撰辑的《青琐高议》中,就记载了这样的一则故事。
    随州(治所在今湖北境内)人王实为太学士,于京都苦读。忽一日,家中急传父亡凶信,其父遗书与之,内称家中出现不可言之事,并嘱王实他日为其雪耻。王实急返故里,殓葬其父后,却终日无所作为,只是晃迹于市井之中,与当地一狗屠孙立相交游,呼朋为伴,待立如国士一般。邻人不解其为,背后颇多诟病嘲讽,王实虽有耳闻,却仍不以为意。
    一日,王实具酒馔,邀孙立至山林中饮酒作乐。酒至酣时,起身长拜孙立,涕泗俱下。立不解,乃问之,遂以家中隐私实告。盖因王实母与同里恶人张本有私,其父虽知详情,却无奈张本强豪,。其父气愤郁结心中不得解,抱恨身故。王实虽有为父雪耻报仇之心,但自忖身单势弱,远非立弱熊虎的张本的对手,若率性而为,休说雪耻,恐自身亦难保。本欲告官,又思张本与官府多有密从,告官难遂愿,且难掩其母之丑,欲自尽却有违乃父所嘱,九泉有知岂不愧见?百无思处,遂结交孙立,欲求其相助雪耻。立闻言,大怒,须发皆立,慨然允诺。
    他日,孙立径往张本处,直呼张本,纠其出来相见,呵斥道:“你恃富奸淫良家妇女,行径禽兽不如。我若趁你不备刺杀你,是懦夫行径,非壮士所为。今我与你角力一决胜负,谁力尽心服,谁毙命于此。”
    张本心惧立勇,不欲性命相搏,孙立步步相逼,张本被逼无奈,只好答应。二人互搏从晨至午,手足交斗,仆而复起,头面鲜血淋漓孙立仍不肯罢休。张本心下恐惧,卧地求饶。孙立遂挥刃斩断其颈,破脑刨心以祭王实之父。而后自投刃至官府出首,以不连累王实。
    孙立生活于市井之中,以屠为业。并未受诗书教化,也无高超过人之武艺,仅凭自身蛮力与匹夫之勇为友复仇,不惜自身性命,其人虽为一勇之匹夫,其义却足以称一个“侠”字。比之读书为官却不为善,武艺高超却恃强虐民之徒,其人其行岂不为侠?
    于今之世,似张本之辈层见不鲜,官不治盗却与盗合污害民,良善之民既无法托庇官府,又无处寻找孙立之类的侠客以伸屈,小民之苦,思之为叹!

【来源:网络整理】

 

文秘文章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