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非“多疑”:司马懿为何不进诸葛亮“空城”
【繁体中文】 作者:佚名 发布:2005年11月30日 阅读: 次 【以稿换稿】
孩提时的直觉,有时真的是不可忽视的。大人觉得理所当然的东西,小孩子有时却会觉着很奇怪。小时候听大人讲诸葛亮摆“空城计”的故事时,心里就一直纳闷:那个绝顶聪明的司马懿,他为什么竟中了诸葛亮的“空城计”呢?难道他真的是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吗?
后来一天天长大,读《三国演义》了,这个问题仍旧作为一个巨大的问号,一直都悬在自己的脑子里面,久久挥之不去。
似乎不能仅仅用“多疑”二字作为司马懿突然撤兵的惟一理由。那样,似乎总显得过于草率了,况且也难圆其说。是啊,连一个中等智商的人,只要他稍微地去想一想,比如,派出一支小部队先行攻入城去试探一下;或干脆派大兵先将空城包围起来再说(反止他司马懿手下带着十五万大兵,而当时蜀方正遭惨败,已不可能组织起任何强大的反击了),倒要瞧你诸葛亮这琴,究竟能弹到几时?
然而没有!这些措施一样都没有!这些个连我们普通人都能想得到的、显而易见的现成办法,那一向以能征善战且老谋深算著称的司马懿,竟然全都没有想到。面对眼前的那座小小空城,司马懿所做出的惟一反应竟是——退兵!太反常了!而这反常行为的背后,莫非竟隐藏着什么不为人道的玄机?
司马懿在“空城”一役中的反常举措,或许只有在那小邪空城”之外的更大空间里,我们才能寻找到合理的解说。
我们知道,司马懿这个人的仕途,是大起大落,充满着艰险的。他时常遭人嫉妒,政敌很多,做事往往受到多方的牵制。曹操在世时,就对司马懿一向很有戒心。他曾对华歆说:“司马懿鹰视狼顾,不可付以兵权,久必为国家大祸。”曹丕即位后,司马懿一度被新主重用,青云直上,做官做到了骠骑大将军。后来到了曹睿做皇帝时,司马懿领兵与诸葛亮对垒,在战场上成为诸葛亮的劲敌。战场上的数度交锋,诸葛亮是充分领教过司马懿的厉害的。但中国人的“聪明”就体现在,打仗也好,竞争也罢,不喜欢凭“实力”,不喜欢靠“真本事”。好比这诸葛亮吧,他就不太愿真刀真枪地去跟司马懿干。这诸葛亮每每遇到强劲敌手时,通常更喜欢跟对手搞阴谋。这不,他仅是利用曹睿对司马懿的猜疑,稍稍使了那么点儿坏,就把这堂堂的司马大将军给拉下了马!
诸葛亮使出的坏点子叫“反间计”。他派人到洛阳等地散布司马懿谋反的谣言,同时又四处张贴司马懿兴师废君的榜文告示。曹睿果然信以为真。而朝中司马懿的那班同僚们,像很多中国人这种时候通常都会表现的那样,纷纷地对他落井下石,欲置之死地而后快。真正肯替他求情说话的,极少。幸亏大将军曹真可惜他司马懿是个难得人才,上奏力保,司马懿才侥幸捡了一条命。但那显赫的职位自然是保不住的,他便只得回家去养老了。
风云变幻,诸葛亮出祁山伐魏,屡败曹军,朝廷上上下下,竟没有人能是诸葛亮的对手。眼看着,曹氏的社稷就危险了!
事情有时就是这样的耐人寻味,国家的危机,对某些人来说,往往却反而倒是好事,是机会。这说法看似荒谬,却被中国的历史与现实,一而再、再而三地证明着。司马懿的复出,就正可做个极好的例子。魏国面临着的严重危机,使魏主决定重新起用司马懿。而那本来已打算着要老死家乡的司马懿,在这曹魏国难当头之际,竟然戏剧性地时来运转了。
司马懿是何等人物?经此大起大落,他何尝还不明白个中缘由,自己之所以能有今天,能临危授命为“平西都督”,在某种意义上讲,竟全靠的是诸葛亮的“功劳”。因为满朝的文武,此时只有他司马懿可在疆场上与诸葛亮去一较高低。有诸葛亮在一天,他司马懿便一天在朝中有用,政敌就奈何他不得。而如果哪天诸葛亮一旦不在了……在“空城”里虚张声势的诸葛亮虽然势单力孤,此时虽正是歼之灭之的大好时机,但老于世故、深谋远虑的司马懿,这时候却不能不去考虑许多战场之外的东西,比如,在一旦魏军大获全胜灭掉蜀国后,自己个人的生死存亡。很显然,一旦抓住了诸葛亮,魏国面临的大敌也就不复存在了。既然魏国不再有致命的死敌,自己也便失去了独特的价值,就很可能会在动不动就激烈地“内耗”的朝廷中,再一次被政敌们置之死地。
中国的事儿往往就是这样,很多东西不是干不成的,而是当事人出于各自的某些切身的利害考虑,有意地设置障碍,成心地不愿去干成它!而在中国的传统与现实中,形形色色的“内耗”,也向来都是一道异常可怕的“风景”。老于世故的“人精”司马懿,又如何敢无视之?断然地决定不进“空城”,放宿敌诸葛孔明一马,岂不是同时也就为自己留出了生存与发展的空间?我想,这或许才是司马懿最终没有派兵去拿下那唾手可得的“空城”,眼睁睁放走夙敌诸葛亮,那难以向人明言的苦衷吧?朝中残酷的倾轧与“内耗”,或许不能不成为这位“平西都督”作出一项决定时,无法不时时去反复掂量与考虑的重要因素,因为,这些是他的“工作环境与背景”。他司马大将军虽已赶到了“空城”的城下,虽已眼看着胜券在握了,但就在此时,我们看到的却是,书中的司马懿,竟突如其来地下令撤兵了!
大凡是读过一点点“三国”的人,对“空城计”的这段情节,当然都肯定是熟知的。这一明显反常的决定,若稍稍去加以思索,你便会发现很多的疑问。正是这种种蹊跷和疑问,引起了我对此进行探究的强烈兴趣。而随着这一探究的逐渐深入,我的目光,也渐渐由那座小小的“空城”,进入到了弥漫着重重迷雾的中国文化传统中,进入了这一传统中那黑黢黢的深层结构……
【来源:网络整理】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