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秘家园>> 文史撷英>> 鉴古知今>> 野史趣闻

野史趣闻

秋风五丈原

繁体中文】  作者:佚名   发布:2005年11月30日   阅读: 次   【以稿换稿

    
    建兴十二年。
    蜀汉皇宫内,一派歌舞祥和的气氛,汉主刘禅正在大宴文武,以遥庆汉相诸葛亮的北伐成功。
    刘禅举杯大声说道:”这次丞相北伐一定可以攻取长安,扫平魏丑!”群臣附和道:”皇上万岁,丞相英明,旗开得胜!”
    站在刘禅一旁的得宠宦官黄皓趁着主子高兴,偷偷凑到刘禅面前小声说道:”皇上,咱们这么搞,如果被前方的丞相知道了,会不会?”
    刘禅一定有了几分醉意,面对最得他宠的黄皓,小声说道:”告诉你个秘密,诸葛亮临走前亲自给我上了一个密本,他要先杀了你,出去朝廷的内患。”黄皓听到浑身发抖,面如死灰,若不是群臣在场,就差点跪下求情。
    刘禅得意的看着黄皓,突然无奈的说道:”不过被我拒绝了。而且我当面还力保你的忠心!”黄皓看刘禅的话还没有说完,不敢应答。
    ”这也许是最后一次了”刘禅猛地恶狠狠的对着黄皓继续说道,随后就继续举杯跟群臣庆贺。
    ”这也许是最后一次了?”精明的黄皓一直再琢磨着句话,”为什么是最后一次了?这最后一次到底是什么意思?”
    大殿外的士兵听着殿内杯盘交错,欢笑一片,菜黄色的脸上都流露出鄙夷和愤恨的表情,有的还用长矛狠狠的跺了跺地。
    蜀汉地大军缓缓地出了斜谷,屯兵在武功的五丈原。与此同时,魏军也渡过渭水,背水扎营。
    望着灯火通明的魏寨,站在五丈原上的汉朝丞相诸葛亮感叹了一声:”这样的军队怎么能挡住我五次进攻那?”旁边的几个随从也随声附和,说道:”以我蜀汉兵锋之盛,小小魏丑怎么能嚣张那?”说罢,诸葛亮转身回帐。
    就在同时,对面魏营中的统帅司马懿也在窥视蜀汉的营帐,他指着对面诸葛亮的营寨说道:”那就是诸葛亮的营寨,你们看有什么特别之处?”站立在他旁边的大儿子司马师仔细观察,随后说道:”父亲,没有看出跟我魏营有太多差别。”司马懿微微笑了笑:”我儿好在没有遇见诸葛亮,为父替你们挡住了这一大敌呀!”说罢摇摇头转身走了,临走说道:”这次诸葛亮把蜀汉的所有家底都拿出来用了。咱们可要小心了。”
    黄皓跟蜀汉近卫军统帅向宠在密室中观看着西川地图,向宠面带媚笑的对着黄皓说道:”大人您看,从建兴三年到今年,丞相已经四次出了汉中,其中每次的兵力都在四万到八万左右,在几次受挫之后,这次决定联合吴国同时出兵,但这次丞相已经将我朝所有的兵力都调动了,一共在前线有接近十二万军众,而且这次征用百姓更高达了二十万,可以说现在宫内府内的兵力都被用来北伐了。”黄皓昂着头,根本不屑一看向宠,但却仔细听着他的汇报,小声到:”那我们汉朝内部岂不是成为一个空壳了!”
    ”大人说的对呀,为了这次北伐,丞相准备了三年,前四次北伐都是让诸军梯次轮流出击,每次都留下军力的三分之一,或者三分之二在汉中,但这次丞相全部都带上了。”向宠觉到自己似乎说的多了一些,不过他心中算计到,这黄太监可是皇上的红人,虽然丞相不能得罪,但如果现在得罪了黄皓,那就马上面临灾祸,再说朝廷内外,全国上下都能感觉到这次北伐的重大,现在连乡野中的农夫都被征用到前线了,甚至连皇上的近卫军都征调到前线了。换一个想法,如果丞相这次北伐如果再次失利,那就会。。。。。。
    黄皓那里想到向宠心里琢磨众多的事情,他听了这次的情况,心里更加不安,朝廷对于这次北伐一直有两派力量在争斗,一派主守,一派主攻,而丞相诸葛亮自然是主攻派的领袖,因为他为了攻打长安已经筹划了十年了,而且无论是对外舆论还是对内清除异己都已经做的很完美了。而主守派的的领袖―――就是当今的皇上,还有费玮和蒋婉,当然自己也是算主守派。可是诸葛亮兵权紧握,尤其是重兵留守汉中,只是在西川留下一些二流部队,这次更是过分到几乎把所有的军队都调集北伐,看来先主在白帝的话,他还真是牢记在心呀。可是为什么主上会说:这也许是最后一次了?莫非诸葛亮再这次北伐会有变化?
    蜀汉中军帐内,丞相诸葛亮跟大将军魏延正在探讨军务。
    在明亮的火把的映衬下,丞相一副志得意满的样子,高声对着魏延说道:”文长,你认为这次我们可以拿下长安吗?”魏延沉思了一下,回答道:”从出兵的当天开始,我就没有怀疑这一点,尤其是这次,我们从根本上改变了我们的军队。我更是信心满满。但是。。。”魏延停顿了一下,继续说道:”孙子说,用兵在奇,您这样大张其鼓的出正兵,是不是跟孙子的用兵有违那?”
    诸葛亮猛地哈哈大笑起来,随后正色对着:”文长,奇正之说本来荒谬,孙子本就临阵过一战,他那里懂得临阵之要。文长你看自从李郭之乱后,无论是官渡大战,还是赤壁大战,还有先主在夷陵之战,都是堂堂之兵对阵,这奇从何来?孙子所谓用奇,无非是包夹,迫击,迂回而已,从大面来说,无外是正兵之辅,很难决定战役的胜负的。更何况,出征临阵的机要在于统御一致,若是正奇分至,那岂不变成千里分兵,安能不败?所以用奇之术从何说起哪?”
    魏延听到最后两句,知道丞相是在嘲笑自己当初在出祈山时出过伍千人奇袭长安之策,后来自己仔细琢磨,从用兵之道看:千里分兵,关键在于难以协调,更何况自己分出来的奇兵需要丞相的正兵配合才能达到奇效,可是从后来曹真入寇汉中看,自己的设想的确有点冒险。
    ”文长,论韬略你的确不如姜维,用兵之术在于两点,就是势和补,何为势,就是集中优势形成局部的威压,再辅以奇,文长,你记住用奇未必是用兵力,也许是用心。”
    ”用心?莫非是利用对方的心理?”魏延喃喃的低语。
    ”嗯,其次是补,我汉军千里出汉中,沿途补给不易,而魏军也深知以战养战之要,故此想从他们那里夺食几无可能。而就地屯田则收成太慢,如果一旦魏军得势,则我们则白白给人作嫁衣服。”
    ”文长多谢丞相指点,但不知道丞相如何用好势和补这两个字那?”魏延心里已经暗暗佩服丞相的用兵了。
    ”先来谈谈补这个字,既然以战养战不现实,那只能用一个技字了!”诸葛亮缓缓的说道,目光凝视着魏延,希望魏延也能理解自己的思维。
    ”技?莫非是方技?”魏延虎目中充满了疑惑。
    诸葛亮望着他摇摇头,知道他难以理解自己的思维,大声说道:”技是技术的技!”
    ”技术?”魏延更加迷惑。
    ”想想咱们屡次北伐的时候,川中百姓尽一半运送军粮,而且还要出嘉陵江水运到祁山,在沿渭水东下,我们的战略意图因为一个补字而明显暴露在敌人的眼前。”诸葛亮道。
    ”嗯,的确如此,那的确是我们屡次出川中,屡次不顺的一点。”魏延回想几次北伐教训,的确如此。
    ”可是当我发明了木牛流马后,不仅节省了百姓的人力,而且可以四处出击,例如这次我们就是从斜谷进兵武功。而且不再需要水运,不仅隐蔽了我们的战略意图,而且更加机动灵活。”诸葛亮略带几分得意的说道。
    ”的确如此,当有了流马后,我们的进军速度也加快了,而且每个士兵的负载也小了很多,打起仗来更加便利,丞相的确是天才呀!”魏延听丞相解悟,不由得赞叹起来。
    ”文长,其实我敢于出正兵跟魏军作战就是在势上我军占绝对优势呀!”诸葛亮自豪的说道。
    ”丞相请明示,文长愚钝,每次都是附和其他人说丞相英明,这次闻听丞相教导,真是感觉茅塞顿开了。”魏延有点羞涩的说道。
    ”文长,势也要求技,这次我带着元戍军伍千,一弩十发,连环发射,可以以一当十,不仅节约了人力,而且更是增加了杀伤力,而且更加制造了轩辕车,车中藏弩,激射六百步,所到之处,军将皆毙。而且还有伍千精锐的近卫军也更换了藤甲,并且统一使用特别淬炼的百战刀。有了这些装备,再加上这次我们调用了主上的近卫军,你说这次我们还不能胜算吗?”
    “可是,丞相光依靠这些技术?”魏延还有一点疑惑。
    ”文长问的好,的确光有这些还是不能形成我军锐利,为了配合这些技术,我还特别设计了八阵之组合,利用每种技术的疏漏和破绽,组合而弥补。而且在养兵这三年间,士卒已经训练成熟了。虽然我这次出兵有十二万之多,但精锐之兵还只是汉中的四万人。”
    ”但丞相何必要抽调十二万之多?”魏延惊讶道。
    ”攘外必先安内,我不希望在我最有成就的一次北伐中再次出现李严的事件。”诸葛亮面带威严的说道。
    魏延虽然是领兵在外,但对朝内主战主和之争还是清楚一些的,上次李严事件其实幕后的主使是皇上刘禅,而李严在诸葛亮节节胜利的时候,却伪称朝内有变,召丞相回师,结果是主战的丞相大胜,贬李严于边疆,而后上表叱责主和派,其实对皇上。。。。。。不满。
    ”文长,将才和帅才的区别就在于对技和兵的使用技巧上,为将者驾御诸兵,养士以用,而为帅者驾御技物,统御诸将,士卒,制定方略。”诸葛亮笑道。
    魏延猛地从心中泛起一个念头,为什么丞相会跟我说这么多的用兵为帅之道?而且还要悉心讲述为帅之要?历次北伐的大军一直是由丞相驾御,莫非丞相在选择未来可以驾御之主?要说新进的姜维的确深得丞相爱宠,但无论是资历还是战力都是我汉中太守魏延为强。而且我魏延还是先主遗命中所认可的大将,当初先主的三弟张飞都没有当上汉中太守,先主反而任命我为汉中太守,可见对我的认可。
    ”文长,明天我们就同司马懿见上一战,让他领教一下我汉军的威力!你也看看咱们训练的成果。”诸葛亮信心满满的说道。
    魏延现在满脑都是丞相是否能让自己继承他的统帅位置,闻听后只是点点头,没有答话。
    ”好好休息,明天大破魏军!”
    魏军大帐内,灯火通明,众将都聚集在这里等候主帅的发令。而主帅司马懿正站在地图前仔细观察,一言不发。
    站在一旁的将军胡遵站了出来,说道:”统帅,当初要建营在渭水以北,您为何一定要渡水为营那?这样会不会是背水一战那?”
    司马懿闻听笑了笑:”诸葛亮兵出眉县,而渭水南岸为百姓聚集之所,此为必争之地。这次诸葛亮借用流马之力,兵出无端,所以我们也需要多加小心。”
    另一个将军魏略站了出来:”统帅,这次诸葛亮这个愚才没有兵出武功,依山驻扎,反而西上驻扎在五丈原,我大魏可谓无忧也。”
    闻听此话,司马懿没有说话,他只是想起了昨天大将郭淮对他说的话。
    昨天晚上筑营的时候,郭淮匆忙找到司马懿,气喘吁吁的说道:”诸葛亮驻扎五丈原绝非想跟魏军争一城一地之所。”
    停顿一下,他继续说道:“因为汉军已经有流马可以四处出击,可见诸葛亮是想要变五丈原为基地,把基地从汉中移至祈山,天水,而让渭水为后方交通线,从而利用陇西之资源强汉军军力。您想这次诸葛亮出汉中,向西已经攻克陈仓,雍城,开通了故道,更分兵攻击天水,并且使用流马运送陇西粮出渭河上。如果让诸葛亮得逞的话,西,南两路补给的粮草将源源不断地运送到五丈原,而屯粮五丈原的目的在于什么哪?这些都是汉军准备发动一场大规模进攻地前兆。所以请求大将军批准我先于汉军占据距离五丈原二十五里北原(积石原),以掩护大军地右翼,并且切断汉军西路的粮道。”
    今晨来报,说郭淮军昨夜连夜筑垒,而垒未筑好,汉军大至,郭淮奋力血战,打退汉军,但损伤巨大。今天郭淮又报,汉军西进,准备攻击阳遂,而他准备分兵驻守阳遂。
    司马懿看着眼前的诸将,暗暗盘算,你们那个可比郭淮哪?
    但他又转念一想:如果诸葛亮这次以五丈原为基地,东进将受挫于我司马懿,而西线沿渭水进攻又将被郭淮所阻,那他的下一步准备干什么那?只有攻取散关和陇城,而后寻求调动我军主力与其在渭南决战,如果击溃了我,他就可以顺畅的到达长安。如果这样的话。。。
    “传令下去,散关守将严禁和汉军作战!”
    “得令!”
    散关城下。
    散关守军正在出城与汉军对阵作战。
    散关守将远远望见汉军阵内有十几辆蒙着牛皮的大车缓缓出营,旁边的亲随告诉他说,那是诸葛亮亲自制造的轩辕车,轩辕车四周簇拥着很多身上涂着异彩的巴人弩军。而看总数不过一千左右。散关守将心里盘算着自己的散关驻军有接近一万,其中还有接近三千是铁骑,分兵伍千去消灭那一千弩军简直就是易如反掌。于是他下令出关迎敌。
    他的军令刚刚下不久,一个传令官冲了进来,说司马懿有令严令不许跟汉军作战,只要驻守好散关即可。
    可是站在城头的守将看见自己的三千骑兵已经开始冲锋了。而且那两千步兵在后面尾随着。
    ”连弩手准备!轩辕车准备!”一个汉军的传令官下达着指令,并且他高高的举起红旗,似乎是跟身后的主营内的军队达成了什么默契。
    黑黝黝的强弩已经从轩辕车内探出弩头,瞄准着从四面八方涌来的魏军骑兵,当距离可以看清楚骑兵狰狞的面孔的时候,一杆杆劲弩从车中激射出去,无数的魏军被长达一丈的劲弩射穿,马匹也没有见过如此威力巨大的武器,吓得四处奔窜。而汉军的巴人连弩手也缓缓的形成以轩辕车为中心的环阵,当魏军骑兵距离二百步的时候,满天的连弩非射出去,而且当第一排射完,第二排继续,无数骑兵被劲弩射的倒挂在马匹上痛苦的死去。
    这个时候跟随在骑兵后面的魏军步兵也被这阵势所骇住,都距离很远不敢充分,这时从他们的两翼冲出了披挂着藤甲的汉军的近卫军,他们手中持着明晃晃的百战刀,可谓是刀枪不入,而且一刀生生劈断魏军的长矛,杀伤力惊人。
    散关的守将虽然也领教过汉军北伐,不过对于威力如此强大的军队心中也萌生了惧意。就在城下的杀戮快终止的时候,一阵震天的鼓声想起,他远远看见汉军主帅诸葛亮出现在汉军大营之口,而汉将魏延亲自来到城下让他投降,可以免去城内守军的死亡。
    而他没有其他选择,只能选择屈服了。
    关破后,有三十个参加过城下战争的士兵被释放了。
    汉军强大的攻击力从散关很快就传到了渭南司马懿的主营,司马师和司马昭都很担心自己主营如此背水而陈,是否能够抵挡兵锋如此锐利的攻势,一旦营破,那不仅长安无险可守,而且更将会影响大魏军兵士气。
    司马懿还如同以往一样,每天要一个人站在高坡眺望驻扎在五丈原的汉军主营。但今天早晨他知道了散关大败的时候,当他转身一看,发现司马师和司马昭都站立在身后。
    司马懿用手遥指着五丈原,对着司马师说道:”天道是要顺天而行的,而人道不过是天道的一个补充,违反天道的必然遭到天谴,如果人力可以完成神想完成的事情,那就是遭到天谴的时候了。我们大魏是顺天而行的,而汉已经被天给抛弃了,而诸葛亮想利用技术来逆天而行,必然遭到失败。”
    司马师皱着眉头,不明白父亲到底”天道,人道”的想说些什么?而司马昭已经有点领悟了,父亲司马懿在说兵法。
    司马懿慢慢的蹲下,用手折断一根树杈,在黄土上画着。司马师和司马昭也跟随着蹲下,看着父亲在地上画了三副图,当他们定睛细看发现画的是官渡,赤壁和夷陵之战的地图。司马懿知道自己的儿子已经看出自己画的图,他缓缓的说:”自从跟随武帝曹操南争北战后,我是一步步看着武帝从不会用兵到用兵如神的。你们仔细听着,也许现在你们难以理解,不过将来必然理解了一定能成为天下无双的帅才。”
    司马师和司马昭都静下心来,准备接受父亲的教诲。
    司马懿静了一下说道:”用兵有三个字:持,忍,奇。而真正可以在危难时候体现的就是一个持字。而想做到此点需要忍,而当机会来到的时候,才是这个奇字真正出现和使用的地方。”
    司马昭微微有所领悟,而司马师依然木木的蹲在那里,完全不知道父亲从刚才就说的”天道”和”用兵要诀”的关系。
    司马昭猛地动容道:”曹操在官渡,周瑜在赤壁,陆逊在夷陵都是一个持字,他们都是阻对方于一点,让对方难以发挥自己的优势,最后都以一个奇字克制对手。”
    司马懿根本不说话,让司马昭继续发挥。
    愚笨的司马师也渐渐开悟,说道:”的确用持,更要用忍,因为曹操在官渡,周瑜在赤壁,还有跟是陆逊在夷陵都是强忍着内外的煎熬。”
    司马懿说道:”这点忍根本不算忍,昔日高祖刘邦忍在汉中,最后龙出井困,最终飞翔天下。想我们司马家也是河东大族,一直忍在曹氏下多年,诸葛亮五次北伐其实是帮助我们,你看这全营的将士那个不听命于咱们。而大魏的军队的精锐除去御林军都在我们这里了。我们在这里时间越久,我们在朝中的地位就越巩固,你们看诸葛亮,平定南夷后,他身多在汉中,少回成都,手握重兵,随时可以颠覆刘禅,根本不用畏惧刘禅的任何举动,尤其是铲除主和派的李严后,更是大权独握。我们从吴国得到的消息说,说是现在的汉国已经饥民遍野,民不聊生了。而且朝廷内部派系纷争,更是宦官得宠,所以诸葛亮这次北伐如果出现任何失利,那他再回到朝中将面临身败名裂的地步。”
    ”那父亲我们为什么不趁势消灭了汉国那?”司马师迫切的问道。
    司马懿沉吟了一下,说道:”诸葛亮在川内建立苛法,百姓动一下,无数法令上身,更加加大徭役,但是诸葛亮利用技术来促进了生产,所以得到了暂时的平衡,可是如果诸葛亮一旦死去,那么这平衡很快就会被打破。那个时候。。。。。”说罢,他转头望着司马昭。
    司马昭会意的点点头。
    猛地,司马昭想起父亲对于”奇”这个字还没有解释,正想问,突然明白,”奇”这个字是父亲最喜欢用的,想当年在宛地驻守地时候,父亲用”奇”破孟达,本来上庸地孟达以为父亲回反馈洛阳说孟达造反,往返需要三个月地时间,足以固守城池,结果父亲用兵入神,直接攻击上庸,力斩孟达首级。于是他会意地点点头,不再继续询问。
    成都黄皓府内,黄皓正在大厅内走来走去,他终于明白了为什么皇上会说:”这也许是最后一次了?”因为如果丞相这次倾全国地军力北伐再次失利的话,不仅无颜在见朝廷内部的大臣,更难以面对无数支持过他北伐的百姓,而且如果再次北伐的话,汉国内部无论是百姓还是大臣,将军都不会赞同他,这样已经身处高位的丞相将难以想想自己失势后的情况。不过如果丞相这次失败后,那未来的政局将如何变化那?丞相一定会选择一个将军继续北伐?但规模一定会很小,这个将军会是谁那?姜维?魏延?张翼?一定是魏延!而丞相将安抚国内的民众开始闭关休养。但休养好休,可是声望和民望怎么修补那?
    猛的黄皓想到一个可怕的但的确会发生的情况。
    从兵出斜谷到今天已经过了七个月了,散关攻陷后,诸葛亮在五丈原已经跟司马懿对峙了接近半年,西部的粮道受阻于郭淮,而东想和司马懿决战,但司马懿就是死活不出战。
    前几次北伐,汉军主要吃亏在野战上,但由于魏军一直防守,导致汉军的针对以前北伐所设置的野战阵形一直很少奏效。
    而整个魏营只有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三个人最耐的住脾气,司马懿就是依旧每天登上那个高坡眺望五丈原。其他诸将已经非常不耐烦,因为他们被每天都骚扰并辱骂的汉军骂的连脸都不能要了。
    黄皓也在掰着手指头算着时间,因为半年过去了,国内的粮食已经被丞相的军队快吃尽了,而根据密报,陇右的粮食因为魏将郭淮而迟迟不能运到五丈原,而丞相又难以突破东路司马懿的主营。如果一直这样下去的话,丞相再没有进展,就算皇上不下诏诏回,诸葛亮也会因为粮尽而归。不过在这个当口,如果用什么东西刺激一下丞相,保证丞相。。。。。。想到这里,黄皓暗暗一笑。
    就用一件女人的衣服放在盒子里送到五丈原吧,里面还有一封信,上面写着:”夫君,家中田无耕,牛无食,请速归。”
    诸葛亮也站在五丈原的一个高坡上,他每天都可以望见对面也有一个人也对着他望,他可以算定那个就是司马懿,可惜不能发明一种飞天弩,不然早早飞过去,而他今天就不会收到朝廷内的密函了,而那包裹中居然有一件女人的衣服,朝廷和百姓已经不能再等下去了,而如果司马懿再不出营决战的话。。。。。。
    不过朝廷既然如此,诸葛亮只能把那件女人衣服转送到司马懿的大帐内。当诸葛亮看见自己的使者从司马懿大帐出来的时候,他站在高坡都可以听见魏军对自己的辱骂声,不过骂自己是小,司马懿承担的压力更大,可是自己的压力就会因此而小了吗?
    司马昭知道父亲的苦,每天父亲都会在土坡上画官渡,赤壁,夷陵的地图,而后写:曹操,周瑜,陆逊。并且一直默念在心。
    终于,有一天,秋风大起……
    五丈原上的诸葛亮望着自己的军营,并且遥望着司马懿的军营,对着身边的魏延说道:”朝廷里再也没有来信吧?”
    魏延摇摇头,说道:”最近没有。但是秋风起了,不知道丞相准备坚持多久?”
    诸葛亮无语。
    司马懿下令,出营决战之事需要请示皇上,当皇上批准才可出阵。
    暗夜,蜀汉的大军缓缓后退,司马懿依旧站在那个高坡上,长吐一口气,说道:“最后一次了。”旁边司马师一副跃跃欲试的样子,准备时刻听从父亲帅令追击。司马昭只是静静的等待,但双拳握的紧紧的。
    秋风五丈原,一代名相诸葛亮因为劳累死在五丈原,司马懿最后也忍住了,没有追击汉军。魏延因为认为自己是丞相的继承人而被杨仪杀害。司马昭在十几年后消灭了蜀汉。

【来源:网络整理】

 

文秘文章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