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无情鲁肃冤
【繁体中文】 作者:佚名 发布:2005年12月03日 阅读: 次 【以稿换稿】
如果死后的美名是一种财富,那么诸葛亮绝对是整个三国历史上最为富有的人。他的财富不仅多,而且来得便捷。
未出茅庐而三分天下,足以证明诸葛先生的实力。但随之而来,许多好事便不知不觉归在了先生的名下。什么火烧博望,火烧新野,舌战群儒,智激孙权,草船借箭,巧借东风,三气周瑜,安居平五路,勇设空城计,以至于死后退仲达。这些佳话要么子虚乌有,要么掠人之美,真真假假传播千年,荣光却都实实在在属于了诸葛亮。诸葛先生生前固然鞠躬尽瘁,颇为劳累,死后却倍受推崇,名高千古。毕竟,算得上有所补偿。
可怜的是那些生前一样吃苦受累,死后却籍籍无名甚或被横涂竖抹严重走形的人。他们对得起历史,历史对他们则有些淡忘,甚至有些残酷。
就拿诸葛先生那篇震烁古今的“隆中对”来说吧,的确称得起审时度势,运筹帷幄,根本性地推动了刘皇叔的革命事业。但是,天下的聪明人不止诸葛亮一个。江东鲁肃,便是一位旗鼓相当的智谋之士。
鲁肃受周瑜引荐,往投江东。当时的江东还远远谈不上“国险民附”。孙策新丧,人心不稳,刚刚继位的孙权年幼识浅,谨小慎微,要成为日后的江东霸主,还有待岁月的磨砺和人生的煎熬。初次见面,两人连榻夜话。孙权告诉鲁肃:自己的理想就是继承父兄遗志,成就齐桓公、晋文公那样的霸业。要知道,当时天下虽然大乱,而政治形势并未彻底明朗。汹汹扰扰,分崩离析,一般人恐怕只能目不暇接,手足无措。孙权能有此表示,已足见其雄心和见识。
但是,在鲁肃看来,成就齐桓、晋文之事根本就不可能。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早已掌握了政治上的主动权,“尊王攘夷”、“奉辞伐罪”,那是他曹某人的专利,能无缘无故让给你孙权吗?所以,做事光有朦朦胧胧的理想不行,还得有实实在在、切实可行的目标。鲁肃分析,“汉室不可复兴,曹操不可卒除”。这一点,是天下的大趋势,也是孙权集团一切思考和行动的出发点。孙权集团的任务就是深刻地认识这一点,乘机发展自己,鼎足江东,等待时机,伺机而动。
这样做不但是应该的,而且是可能的。为什么?难道孙权在江东的扩张不会引起北方群雄的警惕吗?当然会。但是,警惕是一回事,有没有能力干预又是另一回事。当时,天下大乱,北方多事,曹操尚且自顾不暇,哪还有精力挥鞭南下?正是纷乱的时势给孙权集团营造了绝佳的战略机遇。然而,这么好的形势和时机又岂是庸碌之辈所能洞彻?当此之时,丝毫的含糊和迟疑,都将导致机遇的稍纵即逝。天佑东吴,鲁肃来投,一番言语,审时度势,分明又是一篇“隆中对”。
正是在鲁肃的多次建议下,孙权快马加鞭,马不停蹄,一口气剿除黄祖,进伐刘表,竟长江所极,据而有之,进可攻,退可守,鼎足而立,彻底奠定了开国称帝的基业。此正如《孟子》所言,“虽有智慧,不如乘势;虽有镃基,不如待时(虽有锄头,不如等待农时)。”要成就大事,不懂得乘势而起,不懂得等待时机,一味好勇斗狠,使用蛮力,又能争得几亩地盘呢?
鲁肃的大智慧不仅在于促成了孙权的鼎足江东,而且在于他深深懂得赤壁大战后的天下大势。
赤壁鳌兵,曹操败北,三足鼎立之势形成,而这个三足鼎立的真实格局又是两弱对一强。对于一强来讲,打破战略均势的奥秘就在于分化瓦解,各个击破。为此,可以远交近攻,不择手段。对于两弱来讲,保持战略均势的奥秘就在于唇齿相依,互为犄角。为此,可以忍痛割爱,百般迁就。
这才是三国争雄的大智慧!也就是说,孙刘联盟是时势所迫,不管你愿意不愿意,喜欢不喜欢,孙刘都得联盟,联盟不得破裂。天下之大,真正洞穿此中奥秘的在魏有曹操,在吴有鲁肃,在蜀有诸葛亮。因此,曹操时时制造孙刘矛盾,惟恐天下不乱。鲁肃则劝孙权借荆州于刘备,消息传到许都,曹操正在写信,笔落于地。曹操的惊慌正好验证了鲁肃的厉害。之后,孙刘反目,刘备白帝托孤,而诸葛亮在刘备尸骨未寒之际竟与他的切齿仇人重归于好,不是宽容大度,而是明于时势。
可惜,孙权、吕蒙贪图小利而昧于大势,刘备、关羽感情用事,轻启战端。他们的所作所为帮助曹魏打破了战略均势,交代了自己的性命,也令鲁肃、诸葛亮这些智谋之士的半生心血付诸东流。
诸葛亮还有千秋美名。鲁肃呢?孙权在时,已在抱怨借荆州是其一短,到了罗贯中笔下,鲁肃不但忠厚老实,简直昏聩无用,英武形象横遭涂抹,一生功业湮没无闻。
唉!历史无情,鲁肃的冤枉向谁说去!
【来源:网络整理】
- 上一篇:元稹有没有“变节”
- 下一篇:魏晋南朝教师怎样教学生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