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秘家园>> 文史撷英>> 鉴古知今>> 野史趣闻

野史趣闻

中国人需要一个“标准祖宗”吗?

繁体中文】  作者:市楼独唱   发布:2006年03月21日   阅读: 次   【以稿换稿

    
    国人向来是好大喜功的。
    仅从成语和俗语里面,就可以找出一大堆“大”字来。从地大物博,到一大二空;从大气磅礴,到大话连篇;从孙大圣,到马大哈;从国学大师,到牛皮大王;不一而足,可谓生活中无处不“大”。
    相关评论:炎黄二帝如何超越自由女神?
    说到具体表现那就更多了:说大话、大炼钢铁、大鸣大放大字报......总之,“大”字无处不在。因为“大”字观念作祟,人们攀比比大的意识,也就无处不在。
    我就见过两个三四岁的小朋友站在一起比谁的鸡鸡大,结果,比败的那个,很气馁。于是,嘴里就嘟囔着说:“我爸爸的鸡鸡比你爸爸的鸡鸡大!”此言一出,鸡鸡大的小朋友,气焰便“刷”地就消减了大半,鸡鸡小又俨然赢了一局,有了出口恶气的得意。
    《阿Q正传》里,Q哥因为自己的虱子没有王胡的大,用牙咬虱子的声音也没有王胡的响,便觉自己受了侮辱,与王胡厮打了一架。
    可见,比“大”的重要性,不仅关乎面子问题,更已深入老幼人心。
    我是河南人,知道我乡的决策者们,是很喜欢“大”搞和搞“大”的。文革时期,这里曾经放了世界上第一颗粮食高产的大卫星,后来,这些人又总是爱吹些大牛皮,弄得老百姓跟着他们在全国没面子、受窝囊、受歧视。
    现在,我们河南又搞了一个炎黄二帝像来,可谓有一种“大”搞和搞“大”的现代化。据说,这个雕像高106米,比美国自由女神像高8米,比俄罗斯母亲像高2米,是“地球第一雕”。这尊断断续续搞了20年,耗资1个多亿的地球第一雕的“二帝”,眼长3米,鼻长8米,两张脸加在一起有1000多平方米,可谓“大”的吓人。这尊“地球第一雕”,恰似又放了一颗比赛祖宗大小的卫星,我们又挣了个第一。不知道这下美国人和俄国人见了,会不会气馁,矮下半截来,反正我们就已经有了王胡的得意。
    如果单纯做为一个商业项目来说,投资者要塑造谁的像,要塑多高多大,塑成什么尊容,本无可厚非,只要人家有钱,爱怎么花,就怎么花,不关谁谁。可是,拿一个商业上的行为,来说出许多境界崇高的“大”话来,却就让人不能理解了。
    进而上升到中华民族“标准祖宗像”的地步,那就是吹大牛、说大话了。且说出这样可笑的大话,也要很大的胆量。
    可就是这样的大话,还真有人说了出来,而且拿来到处招摇的,这就是那帮折腾出这尊“天下第一雕”的人们。
    官办的黄河游览区管委会主任雒国栋说,通常我们一说是炎黄子孙,都太主观。巨塑的建成将成为炎黄子孙的一种标志,打个通俗的比方:世界上所有的华人都可以指着巨塑说“我祖先就这个样子”。可以预见,无论是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巨塑的前景都是诱人的。
    哈哈,这真是应了鲁迅说的话:“你不说我倒还明白,你愈说我倒愈是糊涂了!”
    明明是为了“经济效益”,发展你的旅游业,却偏要拿来一个堂皇冠冕的幌子,说什么“巨塑的建成将成为炎黄子孙的一种标志”来欺骗大家,就显得有些可笑。更让人不可思议的是,他们还能说出,“世界上所有的华人都可以指着巨塑说‘我祖先就这个样子’”这样的话来了!又似乎他这个游览区不是在塑造景观,而是在给世界华人塑造地球上第一大的标准祖宗!
    这不由地让我们想起了不久前发生的,为文圣孔子和武圣关帝做标准像的笑话来。像许多不怎么高明的商人一样,冠冕堂皇的幌子刚一打开,就被人们看出他们衣袍下急欲发财的“小”字来。无非也是一个拿了祖宗来吃饭的噱头而已。不过,这一次,我们吹得更大,更牛皮,竟然连我们几十亿炎黄子孙的祖宗,也有了标准像了!
    从文圣人的标准像,到武圣人的标准像,再到民族祖宗的标准像,你不得不佩服中国人吹牛皮的胆量,也不得不佩服搞这些名堂的人,脸皮的厚度。
    我们不妨再看看一些河南某些官方、半官方人士对于这个“地球第一大”祖宗标准像的高论:
    河南省旅游协会秘书长温民中说,巨塑是世界上最大的炎黄二帝雕像,确实可以称为全球华人的一个“文化标志”,其号召力无与伦比,是全世界华人心中的一座丰碑。因此和异地的祭祖大典应该是一种合作关系,而并非竞争,很有潜力。旅游是注意力经济,游客不仅是看巨塑,更重要的是感受文化的气息,想通过旅游活动了解一些历史知识,开拓自己的视野,展览一定要跟上。此外,还要根据实际发展的需要在重大节日和旅游旺季时举办大型的祭祖文艺演出,既反映古代的风俗文化,又有时代气息。这样,巨塑前景还是很值得期待的。
    雒国栋认为,炎黄二帝巨塑与全国的祭祖活动应该是一种合作关系,特别是新郑的拜祖大典,与景区的祭祖活动是一种相互补充和合作的关系,有利于壮大河南乃至中国的“寻根经济”。
    河南省战略经济学会党委书记王金成对雒国栋的看法表示赞同,他说,地区之间的人为割裂是炎黄文化产业力量分散、无法成拳的一个体制性障碍,今后,从政策层面上加强引导,实现层次分明、彼此联合的格局,才能最终打造出寻根文化产业的凝聚力和核心竞争力,炎黄二帝巨塑的出现恰恰起到一种助推作用。
    “不得不承认,巨塑是一个民族共同努力的结晶,它的政治意义和社会价值远高于其经济价值。”巨塑发起人王仁民说,这尊巨塑不是河南人的巨塑,也不仅仅是中国人,而是属于世界上全体华人的。它的建成,将会大大增强全球华人的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
    “连当时的郑州市委书记李克都说‘这样的工程即使花上三五个亿也值得,这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王仁民说。
    这些高人们说来说去的,无非还是如何拿了这个“祖宗的标准像”或者叫“标准的祖宗”,去勾引世界各地的人们,尤其是海外华人来观光旅游、寻根扔钱而已。至于是否能够成为“全球华人的文化标志”,“大大增强全球华人的自豪感和凝聚力”,我看也只是这些人信口开河的一厢情愿而已。能够将一个塑像,预测出如此之多的重要意义,也的确是这些官僚、半官僚们的水平。
    记得当年鲁迅见到到处悬挂的梅兰芳饰演的林妹妹,曾经诧异:“没有看见‘黛玉葬花’的照片的时候,是万料不到黛玉的眼睛如此之凸,嘴唇如此之厚的。我以为她该是一副瘦削的痨病脸,现在才知道她有些福相,也像一个麻姑。”
    同样地,在没有这尊黄河游览区版的炎黄二帝标准像之前,我们知道的是历史传说中,驱着狮虎豹与炎帝大战、与九天玄女大战、与女娲人神蛇尾交媾、演绎先天八卦的万能神人轩辕皇帝;以及与蚩尤大战,败了蚩尤炎帝。以及炎帝失败后臣服了黄帝,最终二人成为了华夏族也就是早期汉族祖先象征的故事。显然这两个个祖先,是集聚了上古中国大地上无数英雄的化身,而不是单纯的两个人。正因为如此,华夏民族,特别是汉民族,一直将炎黄二帝视为自己的祖先,并以炎黄子孙自居。但到底炎黄是个什么样子,那也只是停留在我们的想象里和血液中。
    可是,有了这尊“地球第一大”的标准祖宗像,我们才知道自己的祖宗,竟然是这样的大嘴,还有如此大的脸面。而且是高出了自由女神和罗斯母亲,这些白种人的祖宗的祖宗。
    问题又出现了。既然世界上所有的华人都可以指着巨塑说“我祖先就这个样子”。那么,子孙自然要和祖宗有些亲缘相象了。那么以后,是不是长得与这“标准祖宗”相似的人,就大可以自豪地说,我是天皇贵胄了。而那些长得不像的人,则是怨不得祖宗长得不够标准,而是你子孙长得不够标准了。甚或有些与祖宗不像的,也就因此有了杂种的嫌疑,说不定还有羞得就近跳进黄河自裁了的,也未可知。须知有句话叫“跳进黄河也洗不清”啊。甚至有些,因为不像,我们简直就可以直接将其归入“非我族类”的夷狄,哪里还有什么凝聚力,“其心必异”才正是我们要警惕的!
    可以想见,如果这个标准的炎黄是个双眼皮,则那些单眼皮的就有些不能认祖归宗的心虚;相反,如果这标准的炎黄是单眼皮了,则那些双眼皮的,又有其非正宗苗裔的嫌疑了。全球华人亦必将分为单、双眼皮两大阵营,如啊Q和王胡一般地互掐、斗鸡了。
    当然,对于56个民族的大中华来说,那些史证可考不是炎黄子孙的民族,如维吾尔等少数民族兄弟来说,这个炎黄二帝的标准像,因为乃是地球之最大,是否就可以甘心地改了自己民族的历史和血统,来拜服了做标准祖宗的子孙,我看更是未必!因为这标准像,也只是你汉族的标准像。如果你硬要拿来做自己的标准祖宗,那也只是你汉族的事情。其他不是炎黄苗裔的华人,也只需要做个华人就可以了。但非要武断地拿了你自己的祖宗,做别人祖宗,乃至全球华人的标准祖宗,恐怕要应了咱们河南的一句俗话:“老公公背着媳妇过河--出力落了个王八蛋”,还是要挨骂的!
    最后,我还要说的是,政府不要再拿百姓的钱,来为这个所谓的“标准祖宗”贴金了,那会成为愚蠢笑话的。若说真的要做些功德,让这标准祖宗高兴的话,那就拿了钱来,为他们的子孙,多建几所学校,那这标准祖宗肯定高兴的。
    而海外的华人,也未必就要非来拜祭这个标准祖宗不可,因为你祖宗的形象,是埋藏在你心里的,而不是这块粗糙的破石头!
    相关:“炎黄二帝”成了赚钱工具
    博客
    一座目前全世界最庞大、最高的雕塑,历经20年终于与世人见面,它就是屹立于黄河岸边的炎黄二帝的塑像。此像高106米,比美国自由女神像高8米,比俄罗斯母亲像高2米,绝对是“地球第一高雕塑”。
    作为炎黄子孙,为炎黄二帝立碑竖像无可厚非,不过有没有必要将雕塑做得如此之大,劳民伤财,这到底是民族标志还是面子工程?不知道这雕塑的炎黄二帝像是不是标准像,受人尊敬度是否与塑像高矮成正比?我想:一个受人尊敬的民族,不在于你有一个多么高大的祖先塑像吧?
    雕塑的发起人王仁民说,这尊巨塑是属于世界上全体华人的。没错儿!它肯定不属于某个人!据说,当时的地方政府领导说:“这样的工程即使花上三五个亿也值得!”听这话,口气多大,三五个亿!不从自己口袋掏钱说话当然很轻松了!有关负责人表示:“希望借此壮大‘寻根经济’!”终于说到点子上了,经济,也就是利益。炎黄二帝雕塑确实可成为一个民族的标志,不过它也将成为一个赚钱的工具,寻根只是幌子,经济才是关键。不然,有这钱还不如治理黄河。
    不知道炎黄二帝矗立在黄河岸边看着黄沙滚滚的黄河和两岸的人民做何感想,这回站得高,106米加上座基50米的山头怎么也得150多米,但不知能否看得远?

【来源:网络整理】

 

文秘文章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