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秘家园>> 文史撷英>> 鉴古知今>> 野史趣闻

野史趣闻

司马迁为何受腐刑

繁体中文】  作者:佚名   发布:2007年03月23日   阅读: 次   【以稿换稿


    司马迁,字子长,西汉左冯翊夏阳(今陕西韩城)人。我国古代著名的史学家、文学家和思想家。
    司马迁自幼酷爱祖国的文化,十岁能背诵古文,从青年时代起就开始到各地考察风俗,足迹遍及祖国南北。初仕郎中,汉元封三年(前108),继任父职为太史令。天汉二年(前99),正当他施展才华,全身心地投入撰写伟大的历史巨著——《史记》之时,却被汉武帝投入监狱,并处以腐刑,蒙受了奇耻大辱。那么,其受腐刑的原因是什么?目前说法颇多。
    一般认为,当时汉武帝派贰师将军李广利率三万骑兵出酒泉抗击匈奴,同时又派李陵率五千步兵,策应李广利。当李陵率兵深入匈奴后,却遇上匈奴的主力,尽管李陵带领将士奋力抗战,终因寡不敌众,被俘而降。消息传到长安,汉武帝十分恼火,满朝文武官员趋炎附势,附和汉武帝指责李陵的罪过。但是,司马迁却站出来替李陵辩解,这就冒犯了汉武帝的龙颜,由此被投入监狱,受了腐刑。
    然而,对此说史家亦有不同看法。有的认为,司马迁遭受腐刑的原因主要有三,一是“沮贰师”,即诋毁汉武帝的宠臣李广利。二是“诬上”,司马迁极力为李棱的失败投降辩解,那么失败的责任在谁呢?显然是归咎于汉武帝。因为汉武帝给李陵的兵力太少,且又都是步兵。当李棱陷于困境时,又无得力的将领去接应,从而导致孤军无援,兵败而降。三是“为李棱游说”,即为李陵投降变节开脱罪责,甚至说好话。简言之,“诬上”是司马迁遭受腐刑的主要原因,“沮贰师”是借口,“为李陵游说”是导火线。
    有的认为,司马迁受腐刑的原因,不只是“沮贰师”、“诬上”或其他,还有汉武帝难以说出口的原因,这就是司马迁所写的《史记》。司马迁的《史记》,有许多进步的方面,如肯定秦王朝的历史功绩,同情在汉王朝残暴统治下爆发的农民起义,不为汉朝统治者歌功颂德。而且,司马迁撰写《史记》,具有“不虚美,不隐恶”,坚持真理,秉笔直书的精神,敢于揭露当时君主将相的种种隐私等,这些都是汉武帝以及他所宠信的将相所不能容忍的。卫宏《汉书旧仪注》也说:“司马迁作《景帝本纪》,极言其短及武帝过,武帝怒而削去之。后坐举李陵,陵降匈奴,故下迁蚕室。”(见裴驷《史记•太史公自序集解》)因此,李陵事件,只是汉武帝对司马迁进行迫害的一个借口而已。
    还有的认为,司马迁受腐刑,是汉武帝的刚愎自用、事事独
    断的结果。武帝在位五十四年,先后任命丞相十三人,御史大夫十八人(其中四人升为丞相),这些丞相和御史大夫,或曲意逢迎,或恭谨保位,无人敢于犯颜直谏。司马迁为李陵辩解,本意是为了维护朝廷的利益,减少人们对朝廷调兵不当的指责。可是在盛怒之中的武帝,根本不体察司马迁的苦心,不等他把话说完,就将他下狱治罪,处以重刑。司马迁在入狱六年后写的《报任安书》中,也认为此事是武帝处事不周所致。另外,司马迁受腐刑与汉武帝的变态性格有关。汉武帝晚年,乖张暴戾,听不得一点不顺耳的话,动辄就对大臣加罪,他先后任用的十三位丞相,就有六人因不太大的过失被杀或被迫自杀。所以,武帝对司马迁为李陵辩护的行为不加宽容,也就不奇怪了。

【来源:网络整理】

 

文秘文章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