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秘家园>> 文史撷英>> 鉴古知今>> 野史趣闻

野史趣闻

苏三新论:甲骨文起源锁定“南阿文字”

繁体中文】  作者:佚名   发布:2008年01月23日   阅读: 次   【以稿换稿

    
    在进一步的甲骨文起源研究中,一个偶然机会,苏三发现一张西人制作的古代中东文字字母意义对应表,在一个称作“南部阿拉伯”文字符号的一栏里,苏三“发现”了甲骨文的起源。假如说先前她认为中国甲骨文只是“借鉴”了古埃及象形文字的话,那么现在她认为甲骨文直接继承了“南阿”文字,那就是甲骨文源头。对于这一发现,苏三自己用“大吃一惊”来形容自己当初的愕然。
    在这个表格中,每一个“南阿”符号都直接出现在商朝甲骨文里,只是个别稍有变形。其中多是意思独立完整的甲骨文字。使用他们的对应意义来破解未解的甲骨文,全部成功,意思通晓合理。如,一个竖立的菱形符号在甲骨文里出现数次,专家认为是未刻完全的白字,意思不明;但这个字在“南阿文字”中意思很明确,是一种小巧的木质“飞去来”器,中国新疆、埃及古墓中都有出土,年代都在3000年前,今天的澳大利亚土著还在继续使用,它的主要功用是捕猎飞鸟。在甲骨文中有“(菱形)隹”,用“飞去来”器解释就全通了。“隹”的意思就是鸟,所以意思就是:“用飞去来器捕鸟”。类似一例是一个近似“3”形的符号,在“南阿”中意思为“弓箭”,甲骨文至今无人破解,套用“弓箭”的含义,或将其转义为“用弓箭狩猎”,甲骨文语义皆通。
    “南阿文字”出现于大约3500年前,与古埃及象形文字有着密切的关系,这就是为什么先前苏三会得出甲骨文与古埃及文字有关的结论,实际上确实一些古埃及象形文字直接进入到甲骨文中,这次使用“南阿”进一步看清了这个渊源。苏三同时号召中国的甲骨文专家,要深入研究甲骨文就要到中东去,至今2/3的甲骨文尚未得到破解,苏三认为只有彻底破解了“南阿”这个冷僻的语言文字体系,中国的甲骨文才有彻底获得读解的可能。
    这里的“南阿”主要指也门国附近一带的红海及阿拉伯海区域,它与古埃及王国只相隔一条狭窄的红海,深受埃及文明的影响。这个地区与埃塞俄比亚地区也有着广泛的联系,埃塞俄比亚在古代很大部分属于埃及帝国版图,所以几者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复杂联系。甚至苏三认为,中国的《易经》和“八卦图”等也与红海文明有关,详细会在她的下本书《历史也疯狂》中讨论。
    苏三认为,甲骨文源头的这个发掘只能证明中国商朝与“南阿”之间的文明联系,还不能说明其他文明层的起源关系,需要进一步的清理。但是这个发现足以改写“中国文明独立说”的定论。因为汉字的起源不在中国而在中东已经说明了问题。这个发现的意义是深远的,因为它意味着人类的航海史可能也需要重新改写。因为苏三认为,商朝的文明主要是通过“海上丝绸之路”传播的,而不是主要通过北部陆地“丝绸之路”,这就是说大约3600年前阿拉伯与中国东部地区存在着频繁通畅的远航通道。

【来源:网络整理】

 

文秘文章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