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龙脉“忽隐忽现”其实是地质断层
【繁体中文】 作者:佚名 发布:2010年02月17日 阅读: 次 【以稿换稿】
南京大学历史系博导胡阿祥教授向记者分析南京的风水时说:“民间说龙脉,就是连续不断的山体……从地质学角度说,山峰断体的地方多是断层,往往地质活动频繁,容易渗水、地震、火山爆发,不适合人居住。”十多年前,于希贤教授也有过类似的论述,并说龙脉“是忽隐忽现、可以追踪的脉络,这种脉络往往是一种连续出露的青色或黑色的石头”。
事实上,断层是否存在,并非仅仅根据它在地表的外部形态特征就能确定,而是决定于它内部的地质构造,即地层的组合关系。原来连续的地层断裂,并沿断裂面错动位置,才形成断层。
地层的划分不仅要看组成它的岩石的性质,更决定于它形成的时间,同样是石灰岩构成的地层,前后可以相差几百万、几千万甚至几亿年。岩石的性质不是仅从颜色就能确定的,同样颜色的岩石也不一定就是一类。并非如于希贤教授所说,这些“青色或黑色的石头”可以成为追踪山体“脉络”的依据,在地球科学中没有“脉络”这个词。于希贤教授此前在周庄举办的城镇规划与地方文脉论坛上,把这个脉络与人体的经络相比,说人体的穴位和风水的穴位相应相通,大地是一个活体……会把它生命当中的一些信息,传递给不同……动物体、植物体、高等动物还有人类。这不是科学的概念,说明他这龙脉与地质构造是两码事。
用地质学的眼光看,山势陡然下落,造成地盘上下错动的情况确实比较多,还有些断层垂直方向错动不明显,而是水平方向位移,如美国西部临近太平洋海岸的圣安得烈亚斯大断层(SanAndreasFault),1906年旧金山大地震前,人们没有认识到,以致有的房屋正盖在断层线上,地震时因两边的地盘错动被撕裂,却并未倒塌。
断层形成后,地表上的形态会因各种地质作用而改变,发生过错动碎裂的部位容易风化,年代越久改变越多。如北京玉泉山的山脊中间有一凹处,就是因为那里有条断层,它的规模很小,容易被我们一眼看出。但那些大断层错动碎裂的地带可能宽至几百、上千米甚至更多,就非人的目测能看出来的了。
如果这里的地壳在断层形成后又整体下降或上升,下降的区域会因泥沙堆积将断层掩盖,地面上就看不见它了。1976年唐山大地震的发震构造,就是一条在地面上并无显示的断层。1999年9月21日台湾大地震的发震构造,也是一条埋在台湾盆地下、地面上看不出的断层。
地壳上升的部位受到风化剥蚀的作用,原有的地形会变得面目全非,绝非依靠风水之术可以轻易辨识的。
分布有活动断层的地带,是岩石圈中容易破裂的部位,蓄积在岩层中的能量通过地震从这里释放出来,这也是绝大多数地震都与断层活动相关的原因;但火山爆发,只能出现在地下贮存有岩浆的区域,中国就那么几处;而地下水通过断层上来,正是我们所需要的,北京的玉泉,杭州的虎跑泉,都是来自断层的名泉,济南能成为泉城,也多亏断层所赐。
尽管地壳的断层很多,但我们并非处在完全无知、危机四伏的险象当中,绝大多数的断层是已经稳定不会产生灾害的,因此不必闻“断”色变。风水说中“龙脉中断的地方不能盖房子”只是一知半解的发挥加上自由想象的武断,其列举的依据大多也是站不住脚的。要想获得安全、健康、舒适的居所,惟有依靠科学手段,认真进行地质勘查,弄清断层所在和判断它是否处于活跃期,这需要用地球物理勘探方法和打钻等现代技术手段,并经过充分的科学论证。
【来源:网络整理】
- 上一篇:关于留美幼童的一桩历史公案
- 下一篇:评说伦敦市长肯·利文斯通先生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