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壁堂游记
【繁体中文】 作者:佚名 发布:2010年02月17日 阅读: 次 【以稿换稿】
刚走到五楼,电话响了——又挂了——是皓雅,按OK拨过去,
在那里?
在单位,正在下楼。
我逃课了,你方便吗,我想去县西巷。
我就是要去那儿,我们在杆石桥右拐歪那儿见。
好,我马上到。
这几天,报纸上一直在报道这个轰动全城的考古发现——唐玄宗当时下令全国州郡建开元寺一所,但齐州的这所一直不知在何处,县西巷佛寺地宫的发现证明了城里开元寺的确切。
从泉称路与舜井街口北拐就是县西巷,因为道路拓宽,这片老城区已经黄土漫天。一只推土机正在干活,骑过一段坑坑洼洼就看到了那个百十米见方的探方。报纸上色彩艳丽,雕刻精细的地宫就在大坑的偏西位置,前天的一场雨加之地下水的关系,有积水,几台抽水机努力的工作。
对,就是这里,和报纸上的一样。
好象残破了,是要搬迁吧,异地重建。
幸好今天来,看到原装的。
探方约有五米深,从土层可以清晰的看出地址年代,就象千层饼。地宫应该是宝塔下的,是一个四五米见方的正方体建筑,四周是精美的砖雕,据说当时发现了大批的财宝,金银锭,宝玉石什么的。地宫西边有几个房基遗址,应该是寺院的建筑。
绕了一圈,不让下,也看不清什么。
那天,从省府前街西拐过鞭指巷,望北走到西公界,过了两三个巷口西拐,在一条不知何名的巷子里,发现了一座宏伟的建筑,也许在这里只有府文庙可以和它相比。当时怀疑是一座大戏楼。看完地宫,和皓雅一起来到这里。
穿过临街的大门有七八米长的过道,把车子放在小门前,一座巍峨的全木殿阁立于眼前。飞檐吊角,乌瓦青砖,尽管班驳破旧,但气势不减。歇山顶,两个侧门,二楼正中是个带顶的凉台。高有十几米,十几米阔。还没进去,看到小门一侧站着一个五短身材的长脸老头,抱胳膊站在那儿望着老建筑,眼里分明是一股浓浓的眷恋。
大爷,这里原来是大戏楼吗?
这里叫题壁堂。一挂木头的。
题壁堂?
哎,原来是学堂,我小时侯就在这里上学。原来这两边都是厢房,这一圈都是。清朝时候是戏园子,民国改的学堂。
看着满院的拉拉秧,四周倒塌的砖瓦,竟听到了朗朗的读书声拌着西皮流水的韵律从老房子里飘出来。一定要和这老者好好聊聊。
皓雅走进去了。
这房子真是可惜啊。
没办法,农民,当官的,嘿嘿。只重眼前啊,他们哪懂这是什么啊。原来这里全是大青石的,这院子里,这里,
他指着小门到大门的过道,
一进大门就是登台,从那里下来,一直到这里。你看看现在,全是建筑垃圾垫起来的,你看看破坏的。
皓雅出来了,接着与老者攀谈,自己走进去。
进深得有三四十米,两个侧门之间是青石青砖砌的戏台,也有四十个平方。两根合抱粗的柱子直通屋顶,连着两根方梁。戏台前应该就是摆茶座的地方了。房子四周都是大柱子,窗户是万字花棱的,绿色的漆还很光鲜,柱子是红漆的,很多破损的地方可以看见有好几层漆。上二楼的楼梯都坍塌了,窗户有许多残破,有的直接用砖垒起来。后面的门外是个大杂院,乱糟糟的,这戏楼成了大杂院的过道。戏台的西边用红砖接了一块,好象是为了扩大台子的面积,也许是当时为了做教室吧。不时有鸽子从屋顶飞进来,碎木头,石灰什么的就掉下来。
走出来,看到东厢房的废墟里,有两根大梁,爬上断墙,屋檐上的辟邪还很完整,制作的也精细,梁柱上雕着花纹,只是破旧的厉害。
皓雅和老者聊的正开心。
二位还没发财吧?我看也是,学文的都发不了财,迂腐啊。
是不识时务。
哈哈!
历朝历代的都是什么啊?穷酸书生,穷秀才,干这个就发不了财啊。是吧。这些得意的也没有什么传世的东西,也就李白算一个。你看蒲松龄,屡试不第!现在看就是个狗屁不是。对不,现在来看,他就是个狗屁不是啊!可他写的东西就流传下来了。可那些达官贵人有几个象他这样的呢。
是啊,不过现在学文的把这个当作了扬名立万的捷径,当作家就可以发财。
对,作家,可他们写的东西都是没有价值的,炒作的,快餐文学。真正有功力的太少了。
象茅盾当了部长就没写出一部作品,都是功利作怪啊。
钱钟书也不行,他写的太少,就一个《围城》。还是老舍不错,他写的东西有看头。鲁迅就知道骂人,其实说他少年丧父,家道中落对他后来产生了影响是不对的,现在来看这些是不重要的,不过是牵强附会。周作人,周树人,周建人兄弟仨,都不简单。
可现在都把周作人的汉奸经历看的很重啊。
周作人为什么当汉奸,他之所以做日伪的教育部长,就是为了如果我不当,就得别人当,还不如我来当这个汉奸。而且当时在北京他还养着老母亲。其实一直就是他养家,周树人什么都不管,有时还需要他哥哥接济。周作人是北大的教授,有时就让周树人去代课,贴补一下。家父就是周作人的学生。
那时侯的教授可是响当当的,拉出一个就是拔尖的。我当时在石油大学的时候,一共就三个副教授,讲师才二十几个。你看现在,教授一抓一大把。抄片论文就是教授,哪象原来啊。
这到是不错的,陈寅一生最看中的就是自己教授的名分吗。那既是头衔,更是荣誉。
你们看过武松吗,电视剧武松?
看过啊,就是祝延平演的那个。
对,就是从这里拍的,就是这里啊。那时侯这两边的厢房还有,就在这里。
才不到二十年就破成这样了?
是啊,二十年啊。那时侯,这街上有老多练武的,剧组的请他们当演员,就是一打起来,他们就上,干么的都有,一片混战。干一晚上,你猜给点么?半斤油条!哈哈哈!我过来玩,俺那街上的练武的给我说,忙活一晚上就半斤油条!
咱这边练武的挺多的,有这种传统吧。
可不,原来老城练么的都有。长拳,八卦,形意拳,通臂拳,南拳,梅花拳,太极拳,太多了,还有摔跤的,练硬气功的。
这和济南原来被金元统治过有关系吧。
不,摔跤的是清末才从宫里传出来的。那时候宫里的卫士出来了,得吃饭啊,就几个人合伙摆摊子,后来大家都想学就教徒弟,慢慢地就多了。当时,他们主要在北京,天津,济南,这三个地方。三大跤场吗!济南就在新市场——南岗子。那时侯的人身体真棒,你知道吃么吧?
馒头,还不得吃七八个。
馒头可不行。你知道锅饼吧,现在的就二指厚,那时侯都有五指厚,一块锅饼,啪,掰开,在从腿上一杠,切好的猪头肉塞里面,就吃那个,这么大的锅饼。
他比画着,那锅盖大小,十厘米厚的锅饼,夹着猪头肉。嘴里滑滑的。
南门练硬气功的,那可是真功夫。躺在钉板上,身上铺层帆布,压上大石板,徒弟就抡大锤望上面砸。他们吃的也好,龙山刚下的小米,蒸的半斤一个的窝窝头,掰块大盐粒子腌的青萝卜,这个手五个手指头叉开,一下子五个,五个啊,二斤半窝窝头啊!吃完了,喝着水就溜达去了!
哈哈哈哈哈!
老济南有意思吧,挺好玩吧。
真是太新奇了,我们可是第一次听说。
状元府去过吗,就在鞭指巷。你们可以去那里看看状元府的布局。
他说着就往外走,我们推车子出来,就不见了。怎么走的这么快?往前追了追,也没有。简直太神了。
在我的要求下,我们又去了鞭指巷的状元府,也就是明清济南唯一的状元陈冕的家。有两个院子,北边的那个是一个完整的四合院,青砖瓦房石板地。院子里种着石榴。正巧北厢的老奶奶出来接水,忙问道是陈冕的府邸吗?答曰不知道就知道是个陈状元。
南边的院子是个三跨院,南院已经拆除,西院的正屋高大,确有气势。只可惜全成了大杂院,正院的南厢是翻盖的,红砖与青砖对比鲜明。
出来,两个人一前一后在小巷里逛,那气息袭遍周身。还要来的,一定常来。可是,我的孩子们呢?
补记:题壁堂
建于唐宋,重建于明,本为道观,后荒废。因诗得名:
曾否方年旧酒楼松亭水色静悠悠
熏风日跻蓬莱岛筇仗常经此地游
世法须从身上想机关宜向个中求
离离青草会心处何事浮生空白头
署名为木石道人,因题诗于壁,故名。后来于嘉庆8年(1803年)再建,为戏院。
另,关于齐州开元寺的挖掘,后来又曾出土大量窖藏佛像,几于龙兴寺媲美。并证实此寺早于开元寺即以建立,且规模宏大。可惜,后来因为道路工程,挖掘中断。众多迷题沉于沥青之下!
【来源:网络整理】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