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秘家园>> 文史撷英>> 传统文化>> 两性文化

两性文化

性文化:古代的乱伦与野合!

以稿换稿】【繁体】  作者: 佚名   来源: 网络整理   阅读 次  【    】【收藏

  一、古代的乱伦野史
  乱伦和野合几乎是同时出现的,这事在动物的世界算是很正常的,而人类原始社会的群居生活,跟一般动物也差不多。
  后来人变得聪明了,成了高级动物,出现了血婚制来规范性关系,使得父母和子女没机会乱伦了,但是兄妹之间却没办法彻底禁止。
  其实,关于血婚制的出现,也是人类迫不得已而为之的,原始社会时,生产力不发达,人们还没琢磨出怎么开荒怎么种地,就像那些一般动物一样,一个地方可猎取的食物差不多快猎取完了,就换个地方,也就是族群迁徙,但是年老的已经没有体力在洪荒里奔波了,只好留在原地,苟延残喘,让年轻的去发现“新大陆”,这种人为的分离,使父母辈和子女辈没有机会进行交配了,久而久之,大家也就认为年老的和年轻的交配很不应该,也就把这种父母和子女的乱伦给禁止了,这就是血婚制。>>>贞操锁与母子乱伦探秘
  血婚制虽然把父母和子女的乱伦问题解决了,但是兄妹之间的问题却很难解决,都是年纪差不多大的,又生活在一起,的确不好办。中国人大概到了周朝的周公才特别谴责乱伦。女娲,也就是那个被国人认为是人类始祖的神灵,她和伏羲就是兄妹结合成为夫妻,然后繁衍人类,这样看来乱伦的行为一直潜伏在人类的基因里。
  夏商的时代并不那么在意乱伦。周公以后,统治者为了方便统治,用道德钳制人民思想行为,开始排斥乱伦。周公之后,人们进化到已经懂得开始追求精神,开始礼义廉耻的教化之后,才觉得兄妹之间乱伦好像有悖于道德,而且还发现兄妹之间甚至近亲之间的联姻,会导致后代的残疾,无论是从个人道德上还是后代延续上,都没好处,才算彻底禁止了兄妹之间的乱伦。
  不过还是有例外出现,最著名的当属春秋时齐襄公姜诸儿和他妹妹文姜,这事《春秋·公羊传》里有记载,《诗经·南山》“南山崔崔,雄狐綏綏。魯道有蕩,齊子由歸。既曰歸止,曷又懷止?葛屨五兩,冠緌雙止。魯道有蕩,齊子庸止。既曰庸止,曷又從止?藝麻如之何?衡從其畝。取妻如之何?必告父母。既曰告止,曷又鞠止?析薪如之何?匪斧不克。取妻如之何?匪媒不得。既曰得止,曷又極止?”说的也是这事,可能这对兄妹真的是那么回事吧。不过我一直以为是八卦,兄妹怎么可能干那种事?我以为,文姜小姐大概有点缺心眼,喜欢率性而为,觉得和当国君的哥哥坐同一辆马车很威风,于是就经常这样招摇过市,而她哥哥呢,可能也是个“我酷故我在“的主儿,根本不懂得人言可畏,舌头比利剑还无情,于是,这对可能关系很正当的兄妹在旁人眼里就成了暧昧。
  更糟糕的事姜诸儿替妹妹出气杀了妹夫鲁桓公,也许是人们对文姜的议论太多了吧,她老公鲁桓公对她的态度就有点恶劣了。受了委屈的文姜找她哥哥诉苦。史书上是这样说的,"会齐侯于泺,遂及文姜如齐,齐侯通焉。公谪,以告",意思是鲁桓公到齐国访问,发现文姜和她哥哥鬼混,于是表示抗议,文姜向她哥哥传达了她老公的抗议。
  姜诸儿要么是真为了妹妹出气,要么就是想趁机侵占鲁国,反正他派人把文姜的老公给做了。这样一来,家庭内部矛盾一下成了“国际”纠纷,弄得当时人全都以为文姜作风不好,有乱伦嫌疑,不然姜诸儿干吗不惜血本地做掉她老公啊。
  不过我倒认为姜诸儿替妹妹出气是假,想侵占鲁国是真,你想啊,他妹夫一死,自然是他外甥当国君了,外甥总比妹夫好控制吧。倒霉的文姜,因为政治的原因成了乱伦的典型。
  要说真正乱伦乱得比较有水平的,当属古代日本,不知道各位看过日本古典小说《源氏物语》没有,那里的乱伦故事颇多,经常出现侄儿娶了姑姑,姨妈嫁给外甥的情况,虽然那书属于小说,倒也反映了不少当时的风土人情,尤其是贵族生活,一般来说,贵族总是引领时尚的先锋,这样看来,类似于书中记载的乱乱在古代日本出现得还是挺频繁的,估计一衣带水的日本乱伦的时间大概一直延续到宋元之后。
  二、天地交融的野合
  追寻祖先的足迹,不难发现有些了不起的大人物,根本就不知道他的爹到底是谁(娘是谁肯定是知道的啦),全是“感应于天”“受之于神灵”的产物,虽然《圣经》上说女人的耳朵也是受孕的渠道,所以童贞女玛利生了耶酥,可咱们的老祖宗比西洋人有创意多了。据说殷朝的始祖契,就是他妈简狄吞了一个鸟蛋,也就是史书上说的那个“玄鸟之卵”,才生下他的,而《史记·周本纪》里记载的周后稷的出生,就更好笑了,契的妈好歹还吞了个鸟蛋,稷的妈姜嫄只踩了踩巨人留下的脚印,就生了稷;至于老子,也就是李聃,干脆就是天外飞仙,空穴来风地让他妈怀孕生了他。
  还有一些就更怪了,干脆就是他妈做个梦,于是就生了他,比如说刘邦,就是他妈梦见了蟒蛇,于是生了他。最后连大车王朝那位有爹有娘的陲萨三太子,也就是释加牟尼,在传到中国的佛经里,居然也被说成是他的妈梦见了白象,所以才生了他。
  我估计这些大人物,可能都是野合的产物,他们如此优秀,他们的母亲肯定也是足以诱惑男人犯错误的啦,所以“只知其母不知其父”。为了为尊者讳,只好说他是神仙的儿子了。再就是为了给那些圣人们增加一点神秘感,好让人们服从他。
  在许多神话传说和后世追述的文献中,也记载着中国古代先民知母不知父的状态,如《吕氏春秋》所载:“昔太古常无君矣,其民聚生群处,知母不知父,无亲戚兄弟夫妇男女之别,无上下长幼之道”,《列子·汤问》里也有“男女杂游,不媒不聘”,意思是说当时的男人和女人,根本不需要履行什么结婚仪式,反正发育成熟了就开始繁殖吧。而性伴侣也不固定,不过当时的生产力十分低下,人们在与自然灾害和野兽的对抗中不占上风,谁知道哪天就被野兽吃了,再说,大家都是衣不遮体的同吃同住,而且……所以,这种野合属于迫不得已,不过周公以后,野合倒成了政府行为。每年的阳春三月,定为祭祀社稷的日子,青年男女自由交往,“奔淫不禁”。如果不遵守这样的命令,还得受到处罚。像当时的齐国,远离京畿,风俗就更加原始。当祭祀社稷神的节日“州闾之会”来临,人们就像雅典、罗马人过狂欢节一样,歌舞喧天,男女相属。极其放浪自由。《史记·滑稽列传》中就记载着当时的情景:齐国州闾之会,男女杂坐,有的眉目传情、有的暗送信物、有的……各自找各自中意的人,或骂俏或打情,先把气氛闹足。等到了晚上,酒喝的差不多了,大堂上的灯烛一灭,一片黑暗,随即宽带解衣,男女相属了。
  野合在中国古代持续了很长的时间,就像节日一样,之所以会有这样习俗,我发现可能是因为战争的原因。打仗肯定要死人了,仗打得多,人口数量也就减少了。那时候打仗还没有高科技,全是人海战术,人多力量大。人口锐减,统治者就鼓励成年男女或者寡妇到山林里开PARRT,大家定期在某个地方集合,歌舞一番然后各自找各自心仪的对象,开始繁殖人口工作。这些PATTY一般都开在森林里或者山上,不知道后来的和尚庙多数都建在山林是,是不是为了丰富和尚的娱乐生活。
  《诗经》里还有很多关于野合的记载,比如说《邶风·静女》:“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郑风·子衿》:“挑兮达兮,在城阙兮”等等。从野合的历史,野合在当时算得是民风,著名的野合产物比较多,不过我认为最引人注目的当时启和孔子,第一,他们是有娘也有爹的,属于典型的自觉野合,第二,启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奴隶制王朝,而孔子,创立了中国最主要的哲学思想——儒学。
  启的爹是大禹娘是涂山之女,不过他却绝对是野合产物,禹和涂山之女在“台桑”下做爱,然后生下启。台桑大概是祭祀台旁边的树林。屈原在《天问》里面说,禹劳献功,降有下方。焉得彼涂山之女,而通于台桑?他用<得>和<通>两字,似乎有贬抑之意,再次证明启是野合产物。而孔子,从他的名字就判断得出他也是个野合结晶。孔丘,字仲尼,孔是指山洞,丘是指野合的地点,在一坐小山丘的山洞里。仲是他的排行,伯仲叔季,他是他父亲的第二个孩子,这说明他父亲已经结婚,而母亲,是未婚少女。尼,通假字,通泥,大概是他父母野合的直接证明,因为在山洞里,所以两个人身上都沾了不少泥土。他的父亲叔訖梁是和一个姓颜的年轻女子野合然后有了他,他的名字大概就是在纪念他父母的野合。
  追寻野合的历史,不难发现,我们的祖先是这样走过来的,我们祖先的基因也曾经在森林里面传递。所以,至今很多男人依旧喜欢野合,当然,现在的叫法不是野合是户外,和女人在树林里或者在海边,野外的环境会使男人前所未有的“生猛”,不知道这是不是遗传基因在引导他们追寻祖先的足迹。
 

手机扫码后也可查看


 

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