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秘家园>> 文史撷英>> 传统文化>> 图腾文化

图腾文化

伏羲部族以“黄能”为图腾

繁体中文】  作者:佚名   发布:2015年09月28日   阅读: 次   【以稿换稿

楚帛书《创世篇》有“黄能雹戏”氏的记载。这里所说的“黄能”,本是指三足鳖讲的。鳖是生活在水泥中的爬行动物,形状似龟,背上有软皮,亦名为能。《说文?黾部》:“鳖,甲虫也。”《尔雅?释鱼》:“鳖,三足能。”《论衡?是应》:“鳖三足曰能”。鳖形体较大者称为鼋。《说文?黾部》:“鼋,大鳖也。”《惠琳音义》卷五十三注:“鼋似鳖而大,腹黄而头斑。”因这种大鳖体呈黄绿色,故亦名黄能。《山海经?中山经》载:“从水中多三足鳖,枝尾,食之无虫疫。”这种生活在水泥中的小动物,肉质鲜美,富有营养,自然应是

尾氏捕捞的对象。因能、蠃古音相近,可以通用。《左传?昭公七年》:“今梦黄熊”。《经典释文》作“黄能”。《楚辞?天问》:“化为黄熊”。洪兴祖补注:“《国语》作黄能”。是“能”通作熊。《左传?宣公四年》:“葬我小君敬嬴”。“敬嬴”,《公羊传》、《谷梁传》作“顷熊”。《左传?宣公八年》:“夫人嬴氏薨”。“嬴氏”,《公羊传》、《谷梁传》作“熊氏”。是“熊”通作嬴。《战国策?燕策二》:“羸则兼欺舅与母”。黄丕烈按:“羸,《史记》作嬴。”《晏子春秋?内篇谏下》:“冠无孤羸之理”。羸,《淮南子?本经训》作“蠃”。《周易?井》:“羸其瓶”。焦循注:“羸,与蠃同。”皆是其证。所以以“黄能”为图腾的伏羲氏,有可能是从有娲氏分离出来的。弗洛伊德指出:“氏族图腾通过母系或父系传承。可能起初是由母系传承盛行于所有地区,只是后来被父系传承取代”[14]。

在距今八九千年的原始社会,我国尚处于母系氏族时代,那时的图腾传承制度应是通过“母系传承”的。于是,伏羲氏从有女娲氏分化出来后,便以与其母族图腾名称相通而又有区别的“黄能”来作为图腾徽号,故帛书称其为“黄能雹戏”氏,是合乎情理的。

然而,古史传说多认为伏羲氏是以“黄熊”为图腾的部族。例如,《诗?含神雾》:“大迹出雷泽,华胥履之,生宓牺”[15]。《帝王世纪》载:“燧人之世,有巨人迹,出雷泽,华胥以足履之,有娠,生伏羲于成纪,蛇身人面”。“成纪”在今甘肃天水市境。《宋书?符瑞志》也说:“大昊庖牺之母,居华胥之渚,履巨人迹,意有所动而生大昊”。“大昊”即伏羲。这里的“大迹”、“巨人迹”,与《史记?周本纪》“姜原出野,见巨人迹”所说的“巨人迹”,都是指黄熊直立行走时留下的脚印而言。熊是一种大头短尾、四肢粗短、脚掌大,能爬树的哺乳动物,种类有棕熊、白熊、黑熊,其中的棕熊被称为黄熊。伏羲氏本以“黄能”为图腾,因能、熊古音相近,可以通用,故后世就演变出华胥“履巨人迹”而

“生伏羲”的感生神话。

这个问题的澄清,有利于解决伏羲、黄帝之后到底是以“熊”还是“天鼋”为图腾的纷争。孙作云先生在《周先祖以熊为图腾考》中力主“周先祖以熊为图腾”的看法[16]。赵光贤先生评论说:“孙先生喜用图腾解说初民习俗,《周先祖以熊为图腾考》,根据《史记》黄帝号‘有熊氏’,而周人与黄帝同姬姓,因谓周祖以熊为图腾,立论亦殊牵强。……《周语》记伶州鸠之言:‘我姬姓出自天鼋’,据此说周人以鼋为图腾,不是更有力吗?”[17]其实,这两种说法并不矛盾。周族本是伏羲、黄帝之后,《国语?周语下》记载伶州鸠所说“我姬姓出自天鼋”的话,古“天”、大同字,“天鼋”即大鳖之义。这则史料进一步说明伏羲氏本以“天鼋”(即黄能)为图腾,后来才演变成以“黄熊”为图腾的。

【来源:网络整理】

 

文秘文章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