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秘家园>> 文史撷英>> 地域文化>> 潮汕文化

潮汕文化

民间故事—“巧解鹰桃怨”的故事

繁体中文】  作者:佚名   发布:2015年04月15日   阅读: 次   【以稿换稿

据说苏六娘的故乡吕浦村碑的地形很似一只鹰,鹰头转向毗邻的桃山乡,鹰嘴正好对准其乡中那座状如仙桃的山丘。当时便有活“鹰”啄食“仙桃”的传说。桃山人十分顾忌这只“鹰”冲伤了本村的地理,想方没法要破除它,变吕浦的活“鹰”为死“鹰”。

桃山人每逢出丧只有一条路线,必将棺木抬入吕浦寨门经过其寨内。吕浦人嫌其晦气常与之争执。

吕浦村后有一片竹林与桃山乡接壤,经常有盗贼出没作案,两村因此互相指骂,积怨日深。

桃山乡谢氏族人分布邻近十八围,人多势众,决意要剪除吕浦村这只活“鹰”的地灵,特聘请来了最有名气的地理先生孙仁来吕浦乡破地形。但这个孙仁有个绰号,叫“公亲先生”,他善于依借看地理为人作公亲,化解了许多冤家。这次他了解到两乡结怨之事,为了消除祸根,心中已有一个主意。

于是,孙先生对桃山乡的老大说:“吕浦村后的竹林便是‘鹰’的羽翼,除掉羽翼,‘鹰’就飞不起,活不久。我有办法使他们自己动手除掉,但需如此如此。”老大听着合理,马上吩咐照计行事。

吕浦村自得知桃山乡请了先生来破地理的消息后,十分留意对方的举动。结果,发现桃山人每天早晚为村后的竹林施肥浇水,感到十分奇怪:“其中必有跷蹊。”但又不明其理,再经打听果然是对方要利用这青竹插死“活鹰”。吕浦村的族长定了主意,唤齐全村的人把竹丛连根铲除。这一来正好中了孙先生的心计。竹林砍掉后盗贼难以藏身,西乡再也不因失窃而互相猜疑责骂了。

孙先生一计既成又施一计,要使不存芥蒂。他有意使桃山乡今后出丧时改道而行,但如直言恐怕桃山人不肯答应,故意对桃山人说:“吕浦这只‘鹰’是靠食死人养活贵乡出丧时抬棺木进入吕浦寨内,正是把食物送入‘鹰’腹,如果你们改道而行。其‘鹰’断了饲料必活活饿死。”桃山人对孙先生的话坚信不疑,急忙另修一路,使出丧再也不用把棺木送入吕浦寨内给“鹰”吃。从此,西乡也不因为此而争执了。

活鹰与桃山冲斗的嫌隙一经消除,两乡的积怨随时间的迁移也慢慢化解了。

【来源:网络整理】

 

文秘文章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