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秘家园>> 文史撷英>> 地域文化>> 藏文化

藏文化

藏戏—简介

以稿换稿】【繁体】  作者: 佚名   来源: 网络整理   阅读 次  【    】【收藏

  藏戏,是藏族戏剧的泛称,它在藏语文中被称为“阿吉拉姆”,是“仙女大姐”的意思,简称“拉姆”(即仙女)。它是藏族人民创造的古老的表演艺术形式。古老的民间歌舞和×仪式是藏戏的萌芽。早在公元八世纪,藏族民间的祭神×舞“羌姆”中已出现了面具,这是×形式向藏戏过渡的标志之一,面具在藏戏的形成中起了很大作用。公元十四世纪,×的噶举派×唐东杰布为修桥奔走募化时,邀请山南穷结县的一户叫白纳的家里的七位聪明、美丽、能歌善舞的姑娘,组成演出班子,两人扮猎人、两人扮王子、两人扮仙女、一人击钹,唐东杰布亲自编导节目,设计唱腔唱词,以佛经故事为内容,编排出了具有简单故事情节的歌舞剧,到各地村场小巷卖艺募捐。这便是藏戏的雏形。“七姐妹”组成的“宾顿巴”就是最早的藏戏白面具派。唐东杰布称得上是藏戏的改革者和创新者。正是由于他的努力,把“羌姆”等×仪式由庙堂引向民间,使藏戏的形成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到了五世达赖时期,这位博才多学、勇于革新、并对藏族文化艺术有很高建树的活佛,在师法前人的基础上,兼容并蓄其他民族艺术中的精华,不断丰富本民族艺术的表现力、提高了藏戏表演造诣,并使藏戏艺人职业化。五世达赖阿旺·罗桑嘉措对于藏族文化艺术、特别是藏戏的发展和成熟作出了重要贡献。据史文记载,五世达赖期间,藏戏在前后藏地区及山南普及起来,各地职业剧团如雨后春笋纷纷破士而出。当时每年仅到拉萨支藏戏差的演出剧团就达十二个之多,从而形成了早期藏戏流派——白面具派。到公元十八世纪时,藏戏发展已非常迅速,流行地域也不断扩大,除西藏地区外,川、滇、甘、青等省的藏族聚居区也都采用了藏戏表演形式。此时出现了新的藏剧流派,这就是后期的蓝面具派的崛起。蓝面具派的出现,对于藏戏表演,无论从内容到形式上,都是一次充实与提高。传统节目号称八大藏戏——《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朗萨霁波》、《苏吉尼玛》、《卓瓦桑姆》、《诺桑王子》、《白玛文巴》、《顿月顿珠》、《智美更登》。此外,还有《赤松德赞》、《阿得合拉毛》、《若玛乃》、《松保高德》等等。

  藏戏在几百年的表演实践中,逐步形成一种比较固定的程序。藏戏的演出,一般是广场戏,少数也有舞台演出形式。藏戏演出时,化妆较简单,除戴面具外,其他就是一般粉面与红脂,没有复杂的脸谱。其乐器也较简单。打击乐只有一鼓一钹,演出时有一人在旁用快板向观众介绍剧情发展情况。剧中人的道白很少,演员专心致志地吟唱。由于是广场演出,唱腔多高昂、嘹亮,拖腔也较多,显示出粗犷有力的性格。后台一般有帮腔,形式与川剧差不多。藏戏唱腔很多,大致分为表现欢乐的长调,藏语叫“党仁”;表现痛苦忧愁的悲调,藏语称“党统”等等。这些腔调的变换,细致地表达了剧中人物的感情,入微地刻划了人物的内心世界。  

手机扫码后也可查看


 

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