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秘家园>> 文史撷英>> 地域文化>> 敦煌文化

敦煌文化

千年敦煌:飞到天的尽头

以稿换稿】【繁体】  作者: 佚名   来源: 网络整理   阅读 次  【    】【收藏

到了柳园,出站口围了好多出租车司机,一个劲儿地问到敦煌吗,马上走。这儿难道不是敦煌吗?车站牌上可是这么写的呀!一个司机告诉我这儿到敦煌还有一百三十公里,只有出租车可以去,问我是否马上要走,我这才知道失算了,但并不想包车,包车太贵,我想打听一下有没有长途车。

就在火车站旁边住下,到处打听,发现车是有的,每天一班,不过由于人少,所以出发得极晚,想试试。第二天到了汽车站,在外面等了半天门也不开,都快上午十点了,冻得要命。没办法,回到火车站,和三个人一起坐了辆桑塔那,这样算来比从嘉峪关坐汽车贵多了。

路很平整,车子开得极快,心脏不好的我一路难受极了,再也没有心情观察周围的风景。下了车到处打听如何去莫高窟,但都说没车去,无意间发现一个简易旅行社提供一日游,莫高窟和月牙泉都去,一问,说是一大早就走了,一天只一趟,失望至极。

一个出租车司机适时地赶上来问要包车吗,没有办法可想,只有这一条路走。到了莫高窟,一个略显成熟的女孩叫住我,说要门票吗,我这儿有。我一愣,前面不远处就是售票窗口,我干嘛要买你的,谁知道你的票是不是真的。她说自己是导游,自己的旅行团早已进去参观了,因有一个旅客不进去,所以票多了一张,想卖给我,不然得自己贴钱,要我帮帮忙。我不肯信她,怕她的是假票,一旦一交钱她马上消失,票被查出来是假的,我找谁去?可她说可以和我一起到检票口,待我进去了再给她钱,将信将疑和她一起到了检票口。相机不让带进去,只能存着。进去时没有出什么问题,看来她说的是真的,只是一路上骗子太多了,所以不敢轻易信人。

莫高窟是我国四大石窟之一,敦煌飞天也早已声名远扬。它开凿始于公元366年。从十六国到元朝,石窟的开凿一直沿续了十个朝代,1500年。在唐朝武则天时代建造的洞窟已达到一千余龛,因之俗称千佛洞。莫高窟经过风沙侵蚀仍保存着十个朝代的750多个洞窟,窟内壁画四万五千平方米,彩塑三千余身和唐宋窟檐木构建筑五座。

莫高窟是集建筑、雕塑、壁画三位一体的立体艺术宝窟。中国石窟艺术源于印度,印度传统的石窟造像乃以石雕为主,而敦煌莫高窟因岩质不适雕刻,故造像以泥塑壁画为主。整个洞窟一般前为圆塑,而后逐渐淡化为高塑、影塑、壁塑,最后则以壁画为背景,把塑、画两种艺术融为一体。壁画内容大量描绘了人们生产活动的片断和佛教史迹等,生动地反映了我国6世纪到14世纪的部分社会生活及艺术发展情况,是目前世界上最长、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保存最完整的画廊。

出于保护方面的考虑,窟内没有照明设施,所以导游在入口处凑足人数,带领着一个石窟一个石窟地开锁,并打亮手电筒,随着光线的起落,做简要的介绍。手电筒的光线太暗,因些壁画的内容和色彩有时看不大分明,而雕塑就不一样了,高大、威严,颇有气势。最大的那三尊几十米高的佛像——两尊巨型的坐佛和一尊巨型卧佛颇为壮观,人站在它底下简直像是蚂蚁。佛像表情安详,轮廓深刻,使人硬是要把脖子长久地仰成钝角,直至酸软。

提到莫高窟不可避免地要面对一个人——藏经洞的发现者——王道士,正是经他的手,千年古物被一批批地搬出洞外,绝大多数被运到伦敦、巴黎、彼得堡、东京、汉城……散落在全世界共计四五十个地方。藏经洞珍藏有至少在公元359年至1002年间,跨越了十六国、北魏、隋、唐、五代、北宋等各代,661年间记载各种×、历史、文学、艺术、地志、民俗等方面的重要文物资料5万多件,却被一拨又一拨贪婪的掠夺者抢夺大半,留在国内的仅号称“八千经卷”。让我们记住这些自称学者的可耻的文化强盗:俄国的奥勃鲁切夫、英国的斯坦因、法国的伯希和、沙俄的鄂登堡、日本的桔瑞超、美国的华尔纳……

莫高窟是中国人的骄傲,同时藏着中国人的痛楚,到过莫高窟的人无一不为之震撼,也无一不为之扼腕。莫高窟正以千年的沧桑、万年的忧郁注视着中华大地,以自己特有的执着固守着敦煌。

敦煌吸引我的不只莫高窟,还有月牙泉。几年前在一张图片上看到月牙泉后,它便已成为我心中的一个结,让我无法打开,也不愿打开。试想,在高大、众多的沙山之中,清澈明亮的月牙泉好奇地眨着充满灵性的大眼睛,看着她身边来去匆匆的旅人,这样的图景怎么不令人感动!月牙泉美得让人心醉,美得让人疯狂。

去月牙泉是正中午,是太阳最为肆虐的时候。进入鸣沙山,但见高大的沙丘一一排布,让人难辨方向。问清工作人员月牙泉的方向后,便向面前的沙山走去。虽已不是第一次见到沙漠,但鸣沙山那么大片集中的高大沙丘不能不让人感到其豪壮。走了一段,鞋里灌满了沙子,鞋底已被滚烫的黄沙传染得如同烤红的钢板,又似乎将要被烤化,鞋底变得极软,极薄。索性脱了鞋,双脚直接与沙子做亲密接触,不大一会儿便又被烫得受不了了,只得又穿上鞋。仍没有见到月牙泉。本来我以为月牙泉就在入口处不远,可进门没发现本已心急,走了这半天仍看不到半点影子,心中的焦渴可想而知。

再走一段,发现一汪水,大致也呈月牙形,只是略散些,周围是散布的沙丘,便以为是了,但隐隐觉得和图片上的不大一样,感觉上也不那么灵气十足。随意照了几张相,然后抱着一丝希望,继续前行。前面的沙丘更高大,出现了一些卖东西的人的身影,顿时醒悟,是了,月牙泉一定在前面,刚才那个位置那么冷清,见不到一个人,怎么可能是呢?

月牙泉藏得太隐蔽,周围全是高大的沙丘,从外面看根本看不出来,走近沙丘,它就那么突然一下子出现在我面前,令我不能言语。如一个迷途的孤儿遇到了亲人,我惊叫着朝它奔去,却重重地摔倒在沙地上。

月牙泉处于鸣沙山环抱之中,其形酷似一弯新月而得名,古称沙井,又名药泉,一度讹传渥洼池,清代正名月牙泉。水质甘冽,澄清如镜,涟漪萦回,水草丛生,处戈壁而泉水不浊不涸,久雨不溢,久旱不涸。流沙与泉水之间仅数十米,但虽遇烈风而泉不被流沙所掩没,风起沙飞,均绕泉而过,从不落入泉内。清道光《敦煌县志》载:“泉甘美,深可测”,“四面沙龙,一泉清澈,为飞沙所不到”。这种沙泉共生,泉沙共存的独特地貌,确为“天下奇观”。

月牙泉正静静地躺在众沙之中,安静得有点儿不可思议。她可曾惧怕过风沙的肆虐?她可曾怀疑过自身的能力?她以坚强的毅力于不可能处寻找可能,于夹缝中求生存,带给人们的何止一点儿启示?

久久伫立在月牙泉边不忍离去,任炙烈的阳光无情地灼伤我的肌肤。爬上一座沙山,不是为了体验鸣沙的乐趣,如同在沙坡头不去乘风而下一样,只是为了更好地看看月牙泉,看看这个选择严酷的不屈的生命。坐在沙丘顶上,如痴如醉,如同一尊千年雕像,保持着初始的想往。

不知不觉,骄横不可一世的太阳无可奈何地停止了徒劳的灼烧。回到敦煌市里,心情仍不能平静,索性租一辆自行车在市里面悠哉游哉。很多人卖桔皮水,相当解渴,犹其对于像我这样刚刚在沙漠接受过酷刑的人。

手机扫码后也可查看


 

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