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秘家园>> 文史撷英>> 地域文化>> 敦煌文化

敦煌文化

地蹦子

以稿换稿】【繁体】  作者: 佚名   来源: 网络整理   阅读 次  【    】【收藏

地蹦子是敦煌一带独具特色的社火之一。

队伍一般由15人组成,有的表演队伍多达28人、36人不等。男青年敲小鼓起舞,称“鼓子”。女青年敲小锣起舞,称“拉花”。少年敲棒槌起舞,称“和尚娃”。还有逗乐取笑的傻公子、丑婆子各一人。领队名叫“膏药匠”,手持花伞灯,摇动拔浪指挥全队表演,并即兴编词说唱,活跃了表演气氛。

关于地蹦子的起源,还有一个传说: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年春节,敌兵包围了京城,眼看就到元宵节了,城中的皇帝、大臣、百姓因无救兵解围,干着急脱不了身。这时,老丞相出了个主意,与敌兵协商,先让百姓闹元宵耍社火,闹完元宵,献城投降。敌兵应充了这一要求。丞相便让皇帝、皇后、文武大臣妆扮成跳地蹦子的社火队,敲锣打鼓,又舞又跳,乘机人多,混出城外,调集大兵,卷土重来,赶走敌兵,收复了京城。由于跳地蹦子救了皇帝的命,保住了王位,使他铭记在心中,下旨每年春节,大耍社火,跳地蹦子以为纪念。

从此敦煌跳地蹦子的风俗便传开了。

手机扫码后也可查看


 

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