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最大古宅“十都大屋”
【以稿换稿】【繁体】 作者: 佚名 来源: 网络整理 阅读 次 【小 中 大】【收藏】
十都大屋,坐落于广丰县十都村的中东部,它建于清代乾隆十三年,是当时纸商王直贤所建,故又名“直贤大屋”。据《王氏世谱》所载,十都肇基于元初,始祖童姓开始居住,王姓于南宋嘉熙年间,因战乱从山西太原迁至江山保安,后移居广丰十都。
只要顺着古街道,由东往西走到村子的中东部,十都大屋就静立在游览者的面前,在200多年的风雨飘摇中,大屋也依然卓尔不群。
十都大屋占地27000平方米,建筑面积6780米,单层砖木结构,大屋内厅、堂、室、廊布局错落有致,除厅堂、风道外,有房间108间,小井2口,青石栏杆、鱼池4个,大小天井36个,青石推槽式圆门3个。文物考古专家称,十都大屋是目前江西省遗存最大的古民宅。
鲜为人知的故事
据王家后人介绍,因为王直贤的纸业生意越做越大。不久,他想要置份家业,买田建房,他来到了一个上海纸商家里,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朋友。朋友问他生意如何?他回答日进斗金。同时,他很想建一幢100多间的大屋,请朋友找人帮他设计图纸。于是,上海朋友到杭州请了一位当时著名的设计师为他设计图纸,因他祖籍是山西,就设计了这份承袭山西大院风格的图纸。
直贤拿到了图纸,又愁买田。正巧,十都祝姓一人因族内纷争,想请直贤帮他请人打官司,若官司赢了,姓祝的人就廉价转卖他在十都中东部的一大片田。结果,官司赢了,直贤仅用40担谷换回了一大片田。
有田、有图纸,还要有技术巧木匠才行。直贤用“比技术”选招木匠:每个木匠自制一木匣,匣内放一份纸,木匣浸于水中一段时间后,打开匣子,若匣内的纸没有任何水渍,这位木匠便可留下工作。王直贤的精明能干由此也可见一斑了。
纷繁复杂的工艺
从正门取道而折进,进入十都大屋的主体部分——中堂,它由三厅、3个天井构成。
上厅为家厅,也称香火厅上设的牌位,是家人们就座用餐之厅。中厅为四合厅,又称官厅。闭门设席莫辨上下座,据说当时房屋的主人招待客人时,客人从哪个门进来,就让这扇门开着。客人在客厅中,面朝开着的门就座,这里就是上座。不管从任何一个门进来,都如此安排,绝不会失礼。并不像平常人家那样,受香火桌的牵制,非得按着一个方向坐才是上座。主人为什么这样待客?房子的设计为何有这么奇特功能?后人无从知晓。下厅为书厅,梁上刻有琴、棋、书、画等图样,此厅为宴请宾客时读书人就座之厅。厅厅之间,由天井隔开,却由廊相通。
穿过三厅,向左侧小门进往右拐便可看到大屋的两个鱼池。鱼池用昂贵的青石砌成,青石上雕刻着花鸟虫鱼,十分逼真。堪称奇特的是,两个鱼池的进、排水设施完好,不管旱涝都保持一定的水位,水是活水,不腐不臭。
这两个鱼池,尤其是那口大鱼池,还起到了整幢大屋防火灭火功能。
据说大屋曾几次失火,人们都是用鱼池的水扑灭的。解放初期一次大练兵活动中,当时大屋里居住了五六百名将士,将士们出操时起火了,大伙仅用这鱼池里的水就把火扑灭。原来,这水是从十都港引进来的,长年不绝。
从鱼池往左走,便可看到一防火墙,其实它是一扇青石圆门,圆门顶上刻有“爱吾庐”字样,表达了主人对此屋钟爱之情。门框中间有夹缝,门是推拉式的,用于开、关门。即使发生火灾,把此扇圆门关紧,火势就不会蔓延到其他地方。
整座大屋纯属木质结构,雕梁画栋,工艺精绝,横梁与横梁、廊柱与廊柱、斗拱之间百转千回,却没有用一颗钉子,全是榫卯结构。工匠们这种缜密的计算和穿插,让人不得不佩服其超人智慧。游览大屋,各种鸟兽花木图,当时人们的饮食起居的情景,一一尽现在房檐、木柱、匾额之中,精美的雕刻艺术,无不令人叹为观止。
大屋两侧设有莲花池、望月楼、养鸡场、大菜园,还有占地约500平方米的四合院式的大屋兵站。
“庭院深深深几许。”大屋之大、之豪华世人实在难以想象。据说,他们祖上的老人要到各房串门,即使是下雨天,也不会沾湿鞋,因为大屋108间房间间相通、门门相连。当时专门负责关门的下人每天关好门回到房里,还得使劲地揉揉肩和手。
古建筑的博物馆
十都村全村原有528栋古建筑,其中明代20余栋,清代150余栋,其余民国时期居多。
这些古建筑,历史悠久,时间跨度大,从明代到清代,直到近现代,各个时期的都有,全面展示了明以后各个朝代建筑发展的轨迹。清一色的青砖灰瓦、马头墙,高低错落有致,建筑布局合理,独具特色。村内小街地面均以青石板或鹅卵石铺就,使人免受泥泞之苦。从村落走向、建筑布局、环境特色到空间联系和分割等多方面,用一条溪水把文章做活了,表现出顺应自然,利用自然,又不悖逆自然的“天人合一”的哲理。
从十都大屋往西走,还可见到保存较好的明清建筑,有“上祝家大厅”(建于明代万历年)、“花堂门”(建于清乾隆十三年)、“古戏台”、“沈氏宗祠”、“童家大屋”、“十都石拱桥”、“显白公祠”等。
走进十都,登上十都古石拱桥,看十都大屋等明清古建筑青砖瓦屋,沉淀的古文化,不得不赞叹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和历史的厚重。
手机扫码阅读本文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