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的山阴道
【以稿换稿】 作者:佚名 发布:2015年04月16日 阅读: 次 【繁体中文】【小 中 大】
说起徽派建筑艺术,你自然会想到安徽南部的徽州古民居。徽州古民居以马头墙、天井、斗以及砖雕、木雕、石雕等为鲜明特色,风姿绰约,在博大的华夏建筑流派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然而,如果打开《安徽古建筑》一书,你便会发现,安徽的古建筑并不仅局限于徽州,江南江北,淮河平原,无不留下珍贵的建筑遗产。
肥梁瘦柱又是徽派建筑的一大特色,上面还挂着方形的灯笼
安徽,自古就是人杰地灵之地,孕育过新安文化和桐城文化,积累了丰厚的文化底蕴。在地理位置上,处于江淮之间,是南北文化的交汇处,也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因而在建筑种类上表现为多样性,如寺庙、祠堂、民宅、店铺、牌坊、园林、亭台、楼阁,再者雕梁画栋、女墙照壁等;在建筑风格上南北各异,皖南清新俊雅,与青山绿水相得益彰,皖北基本属朴实凝重型,一些建筑细部制作精致,表现出南北风格的融合和统一。
有人说,要了解明代帝王生活,到北京去;要了解明清寻常百姓生活,到徽州来。甚至有人说,不谈徽州建筑,就不能真懂明史。由此可见徽州建筑的价值和地位。徽州建筑首推民居。它们多建于明清时期,由于民风淳朴古雅,崇尚孔孟之道,加之山峦重叠,避开了战火兵乱,故大部分保存完好,居民们依旧在祖先建造的房屋里生活,庭院中养鱼种花,街道上漫步购物……黔县的西递村和宏村是最典型的古村落。西递人家,家家庭院深深,房舍饰砖雕,园林多盆景,村里的履福堂、走马楼、大夫第、西园等从多角度展现了徽派建筑和园林的魅力。宏村的特色在于村子的布局构置,山溪沿一条人工水渠顺巷流淌,流入每户门内再流出门外,最后进入位于村中心的月塘。溪水带走了盛夏的酷热,也给村民带来了便利,人们在家中门坎下就可洗涮什物,蓄活水养鱼。1999年,西递村和宏村通过了国家有关部门的认可,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称号。
标志着徽文化忠孝节义儒家思想的代表建筑是宗祠和牌坊,徽州古村落几乎村村都有家族宗祠,书中专门介绍了大坑口村的龙川胡氏宗祠,我国新文化的创始人胡适的故居也在这个村里。宗祠外观气魄雄伟,细部华美精致,集中了徽派木、石、砖、竹“四雕”的精华,被列为全国文物重点保护单位。牌坊主要有棠樾牌坊群和歙县城关的大学士坊等。
如果说徽派民居反映的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文化,我国的四大道教圣地之一的齐云山和四大佛教圣地之一的九华山,其古建筑则分别体现了老子的道教文化和佛家文化的精华。齐云山在休宁县境,仍属古徽州,九华山已出此范畴,但相距不远。这两处的宗教建筑与典型的徽派民居迥然不同,虽还是白墙青瓦,却风标卓异,少了许多精细雕琢,追求的是一种朴实无华的风格,如齐云山的月华街,九华山的百岁宫、肉身殿等。
安徽历史上出过不少名人雅士,因而出现了一系列纪念性古建筑。顺皖南一线而行,可在东至县牛头山见到“陶公祠”,晋代诗人陶渊明任彭泽县令时曾在此种菊;去泾县可寻访“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中唱咏的桃花潭“踏歌岸阁”。越过长江,可到和县寻觅唐代政治家、诗人刘禹锡的故居“陋室”和西楚霸王项羽的灵祠“霸王祠”;在无为县瞻仰“米公祠”,北宋书画家米芾曾在此藏过墨宝;上滁县琅岈山探望“醉翁亭”,欧阳修在这里写下了不朽之作《醉翁亭记》;去安徽省会合肥参拜“包公祠”和曹操点将台——“教弩台”。渡过淮河,颍上县有“管鲍祠”,三国著名人物管仲、鲍叔牙即此地人士;再往北去,在古城亳州可参观“华祖庵”,神医华陀的故居即在庵内,这些建筑物虽历经沧桑,但大多保护完好,从中不难看出徽派建筑文化传承渊源的久长与深厚,使人如行走在中国古代文化与历史的山阴道上。
安徽是全国的文物大省,古建筑精品远不止书中展示的66处。“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安徽古建筑》不仅文采焕然,读后能让人走入对古建筑文化充满憧憬的世界。建筑是人类共同的需要,对建筑艺术的理解是没有国界的。相信世界上不同语言的人们都能从安徽古建筑中获得愉悦和启示。
【来源:网络整理】
- 上一篇:徽商四大行业之三茶商
- 下一篇:迎江寺和天柱山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