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湘溯源—天心阁,曾经拥有的抗日丰碑
【以稿换稿】 作者:佚名 发布:2015年04月15日 阅读: 次 【繁体中文】【小 中 大】
抗日战争期间,长沙的抗日救亡运动风起。长沙经历的抗日会战,有力地配合了全国范围正面战场的作战,并在战略上配合和支援了敌后战场的反扫荡斗争,为1945年8月夺取抗战的最后胜利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时至1946年初,长沙市政当局决定:在天心阁新建石牌坊“崇烈门”,同时将1929年建的十六柱国耻纪念亭更名为“崇烈亭”。如今,十六柱亭仍在,而石牌坊却于上世纪50年代拆毁。近期,天心阁从提升4A级景区内涵需要,开展征集有关历史文物旧证活动,收到省图书馆沈小丁先生捐赠其母的一张旧照,照片为1948年周南女中的一群学生在崇烈门下的全景图,图中牌坊共有四柱三门,中门上刻“崇烈门”,柱联为“气吞胡羯,勇卫山河”(“胡羯”指日寇),均为楷书。左右二门的柱联为“犯难而忘其死,所欲有甚于生”,此联因是篆书,一般人难以完全辨认,同时,联语稍显深奥,较难完全正确理解,故略作如下说明——
上下联均出自中国儒家经学典籍。上联出自《易经》:“说以先民,民忘其劳,说以犯难,民忘其死。”下联出自《孟子·告子上》:“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上联中“难”即灾难,“犯难”为冒险之意。下联中“欲”即欲望、想法,此处为理想之意,“甚”即超过、胜过之意,“生”即活着之意。这样,全联从字面上可以理解为:冒险而忘记死亡,理想胜过活着。从联义上可以理解为:为国赴难,奋不顾身,理想至上,宁可捐躯。此联用典巧妙,主题鲜明、贴切,虽然“犯难”与“所欲”同位词不合对仗要求(均为仄声),但从其深刻的内涵上衡量,可谓瑕不掩瑜。
崇烈牌坊雄伟壮观,铭刻其上的对联也的确气壮山河,表现了中华儿女勇抗外敌、不怕牺牲的民族气节,令人肃然起敬!今天,这仍然是我们应该大力弘扬的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
【来源:网络整理】
- 上一篇:湖湘溯源—左宗棠的生前身后名(四)
- 下一篇:没有了!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