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秘家园>> 文史撷英>> 地域文化>> 荆楚文化

荆楚文化

思想言论—楚庄王重才用贤思想

以稿换稿】  作者:佚名   发布:2015年04月15日   阅读: 次  【繁体中文】【   

楚庄王发展了鬻熊的“敬士”思想,把楚国的一些贤才,团结在自己的周围,实现了春秋霸业,功垂千秋,成为楚国历史上第一人。

楚庄王的重才用贤思想,通过他的具体实践,体现为以下几点:

(一)大智若愚,观察人才。“一鸣惊人”的史事是人所共知的。他少年继位,权臣弄柄,形同傀儡。他希望能在多难中兴邦,却辨不出忠臣良士,就在浑浑噩噩、醉生梦死的外表下,冷静观察,寻求物色,终于发现了苏从、伍参等一批忠贞国士。

(二)统一标准,推举人才。《左伟》宣十二年,晋名将士会评价楚庄王说:“他举用人才,是在同姓中选亲族之贤者,于异姓中选故旧之贤者。标准是举有贤德者,赏有功劳者,照顾老臣,慰劳客臣……都符合敬士之礼。”可见庄王选才是以德(道德人品)、劳(实绩)为唯一的标准,同时在“惠老”、“施客”的尊老礼贤之意中,寓有类似于“顾问“与“人才引进”的某种内容。

史载:楚庄王启用直言进谏的士庆为卿相,他的近臣中庶子跪泣而请:“臣服侍大王十三年,出则为导,入则为卫,今启用士庆而不提拔小臣,小臣不知有何过。”庄王说:“你只向我献出一片爱心,士庆是向楚献出一片忠心。你经常对我嘘寒问暖,但内不及国家、外不及诸侯;士庆却以国事为重,匡正我的过失。所以你还不具备卿相的品德,可以富而不可以贵。”

(三)知人善任,重用人才。在边塞四方烽火、国内严重饥荒的时刻,楚庄王特别重用反对迁都避敌,主张主动进攻的蒍贾,并任他为司马。在庄王亲政三年之后,就与蒍贾进军中原,开启霸图。棐林之战,蒍贾力克晋卿赵盾所率的五军联军,并俘其大将解扬。威震中原。

随后,庄王又拔孙叔敖(蒍贾之子)于草莽之中,授以令尹之职。孙叔敖是与前令尹子文齐名的贤相。庄王对他极为信任。甚至对孙叔敖对他的“顶撞”也完全宽容,这就使得孙叔敖得以放开手足大展经纶,在内政、外事、文治、武功方面都开创了楚国英雄的时代。

(四)不拘一格,擢拔人才。“优孟衣冠”,流传今古。优孟,是楚庄王时宫廷中的一位表演滑稽的奴隶,地位是低贱的。这位侏儒在表演时寓才识于嬉笑怒骂之中,以进谏庄王,一次是批评楚庄王以大夫之礼葬马,是“贱人而贵马”。使庄王发出“寡人之过,一至此乎”之叹。二次是在表演《明主思贤臣》时,讽劝庄王奖励廉吏,惩治贪官。使庄王受到“生于忧勤,死于安乐”的启示。

庄王不仅倚这位弄臣优孟为国士,还擢拔善射的养由基于卒伍之中,让他发挥了“一箭定社稷”的作用。

庄王曾想筑层台,“延石千里,延壤百里”,弄得“民怨沸腾”。有一位“草茅之人”冒死进谏,“逐解层台,而罢民役。”足见他是不计进谏者身份的。

楚庄王时期之所以能人才辈出,显然与它的破格擢拔有关。

(五)不耻下问,广揽人才。楚庄王虚心向人学习,他多次向一位擅长于钓鱼的隐士詹何求教。这位钓鱼能手以丝线芒钩、荆条饭粒从百仗深渊中钩起长度过于车的大鱼。他向庄王从钩道讲到治国之道,从垂钓时的“一心在鱼,轻重得宜”到治国的“用心专而动手均,则天下可以任意操纵。”庄王甚受启迪,他的一生,都是全身心地投入国事,心无旁鹜。

庄王还请詹何为他讲治国之道。詹何告诉他“治国之本,在于为身,身为而家为,家为而国为,国为而天下为。以身为家,以家为国,以国为天下,四者同位而异体。”楚庄王对于他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理,奉为座名铭,他严格要求自己、解剖自己,以身示范,身体力行,在成功与胜利时,能反躬自省,检讨过失。

庄王还曾经向隐士北郭先生求教。

他乐于向朝野求教,吸收别人的智慧,倾听他人的见解,表现出一种泰山不弃土壤、河海不捐细流的精神与气度。所以尽管在那种信息闭塞,思维迟缓的历史年代,他却能耳聪目明,胆识见解都具有超前意识。

(六)自律自省、激励人才。勿责于人,反求于已,这是楚庄王人才思想的精华与特色。

据《渚宫旧事》载:楚庄王见天不现妖(无水旱之灾),地不出孽(无崩震之祸),就祷告于山川说:“上天不要忘记我这个寡德的人,应给予警示。”这和古往今来的那些自诩神圣,妄夸英明,文过饰非,好大喜功的王侯相比,何啻霄壤?

庄王十分倚重其弟子重,在晋楚邲地之役中,庄王发现他有“三言不当。”潘党也是庄王的重臣,他主张“收晋师以为京观”,也是缺乏真知灼见的。庄王当时可能对他们的“庸人之见”感到失望,就批评潘党说:“这是你不能理解的。”然而庄王终究采取了严于责已的态度,他在班师途中,驻跸申地,反躬自省,日中不食。他说:“我听说贤德之君有贤才相辅就可以称王,中德之君有良臣相佐就可以称霸,要是德才平庸之君,其臣下的才智又不及他,他就会自以为是,直至国破身亡。我是德才平庸,而潘党等也是坐井观天,看来我将要成为亡国君了。”他自责说:“任何时代都有圣人,任何国家都有贤才。贤才就不愿为我所用。这次虽然打了胜仗,而楚国的前途是暗淡的。”他的这种反求于已的品质,感染了群臣,更激励了子重与潘党。就是这个“三言不当”的子重,后来显示了非凡的才智,在庄王时,担任了八年令尹,后又受命托孤,辅少主共王,任了二十年令尹,使楚国的内政外交发生了重大的突破,成为楚国历史名臣之一。也就是这个“鼠目寸光”的潘党,在鄢陵之役,勇冠三军,一箭射穿了七层铠甲。当楚共王在战场上因惊恐而堕于车下不起,临阵失体时,潘党等就用脚踢他,使他感到臣下无礼,就怒而奋体,潘党乘势扶他上车,让他继续指挥作战。潘党的这种勇与智,显然是在庄王的自责的激励之下升华的。

楚庄王的不归功于已,不诿过于臣,对群臣起了示范作用。楚史称:晋伐楚,三舍不止,庄王引咎自责,群臣亦引罪自责。君臣都进行自我批评,就能竭忠尽智,矢勤矢勇,共同献身于楚国的发展与壮大。正因如此,所以楚庄王时期的人才之众,品位之高,超过了任何一个时期。

【来源:网络整理】

 

文秘文章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