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墨精要>> 文史撷英>> 地域文化>> 越文化

越文化

民间习俗—航海女神与杭州的天妃宫遗址

以稿换稿】  作者: 佚名   发布: 2015年04月15日   阅读: 次  【繁体中文】【    】【收藏

在民间信仰中,有一位传承千年的航海女神,俗称妈祖,亦称天妃、天后、“海神娘娘”。据说实有其人,她原名叫林默,祖籍福建莆田湄州屿,是个海岛。天妃信仰极为普遍,妈祖庙或天妃宫也遍及沿海各地。很多国外旅游者来到杭州,都要寻找妈祖庙或天妃宫,结果找不到,以为杭州的航海事业历来不发达。其实这是一种误解。杭州的航海事业早在三国东吴时代便已开拓。据查考,杭州原有三座天妃宫,均以废圯,只留下三处遗址,吴山上的一处今尚存。本文呼吁有关部门对它加以保护,并立碑昭示于众。

在民间信仰中,有一位传承千年的航海女神,俗称妈祖,亦称天妃、天后、“海神娘娘”。据说实有其人,她原名叫林默。祖籍福建莆田湄州屿,是个海岛。林默的生卒年,据一些史书的记载,也很不相同。她的生年竟有六种说法,卒年也有四种。比较一致的说法是,生于宋太祖建隆元年(960),卒于宋太宗雍熙四年(987),只活了二十七岁 ,所谓“室居未三十而卒”。(参见马书田:《华夏诸神》,北京燕山出版社1990年2月版)

天妃林默的祖辈可追溯到唐代。唐宪宗时,莆田有个林牧,有九个儿子,据说都做了刺使,人称“九牧林氏”(刺使又称“州牧”)。林默是林牧的十世孙女。林默的父亲林愿,做过兵马使(也有说做都巡检),林默在家最小,是个“老闺女”。为什么叫“默”呢?据说,她出生后一个多月,从来没有啼哭过,因此父亲给她取名“林默”。正像别的许多由人成“仙”的神明一样,林默的出生自然也被后人披上了神异的色彩,被大大地神化了一番。《莆田县志》说,林默出生时“地变紫,有祥光异香”。《三教搜神大全》说,林默母“尝梦南海观音与以优钵花,吞之,已而孕,十四月始免娩身,得妃(林默)”,“诞之日,异香闻里许,经旬不散”。总之,林默的出生伴随着无比的吉祥。

大概林默天生是个当“神”的坯子,刚刚一周岁,尚在襁褓中,见诸神像,即“手作欲拜状”。五岁能诵《观音经》,十一岁“能婆娑按节乐神”。小林默似乎与神佛有不解之缘。林默长大后,即“通悟秘法,预知休咎;乡民以病告,辄愈”。看来,林默还是个年轻妇巫之类的人物。而她最大的能耐,则是对海事有着不同凡响的“灵感”。

一次,林愿与四子分乘五船去福州办事。林默与母亲呆在家中。夜晚,林默忽然手忙脚乱动。母亲赶忙推醒她,问女儿是否做了恶梦。林默睁开眼睛道:“不好,爸爸他们的船遇上了风暴。”母亲大惊失色。林默埋怨母亲道:“我两手各拉住一条船,两脚又挂上了两只,嘴里还叼着一只,本来没事了,可您一喊,我嘴一张,叼着的那只船给刮跑了。”说完哭了起来:“我大哥性命难保了。”

几天后,父兄们回来,哭诉海上遭遇风暴事,大哥的船已沉没海中;并说风作之时,见一女子牵五条桅索而行,渡波涛若平地。全家这才明白,林默当时瞑目而睡,“乃出元神救弟兄也”。(《三教源流搜神大全》卷四)此事越传越神,林默名声大震。

林姑娘长大后,誓不嫁人,经常乘船渡海,云游岛屿间。凭着她一身好水性和一颗菩萨心,在海上多次救护遇难渔民和商人,被人们呼为神女、龙女。她的海上救难行善事迹,在莆田地区广泛流传。

在一千年前的一个暴雨天,林默奋不顾身,在海上抢救遇险船民,因风浪太大,林默不幸被台风卷去……

人们不愿承认林默遇难而死,却认为她已“升化”——变成了女神。有人编造说,林默升化时,“闻空中乐声,氤氲有绛云若乘,自天而下,神(林默)乘之上升”(《扬州天妃宫碑记》)。后来还有人见她“常衣朱衣,飞翻海上”。于是莆田百姓修了个祠堂,纪念神女林默。

宋徽宗宣和五年(1123),给事中路允迪奉旨出使高丽。他率领八艘大船航行在渤海之上,忽遇大风暴,一下刮沉了七艘。路允迪惊恐万分,赶紧闭目祷告:“神女下凡,保我平安!神女下凡,保我平安!”说也怪,路允迪忽然觉得船一下平稳了,他睁眼一看,果然有位穿红衣的神女站在船樯上。靠了神女的保佑,路允迪独船驶向高丽,完成了出使任务。徽宗听说此事,亲赐林默祠一块题为“顺济”的匾额。

以后,神女的“灵应”越来越多。宋绍兴年间,江口海寇猖獗,神女“驾风一扫而去”,后屡有助剿海寇事。淳熙年间,“岁屡旱灾,随祷(神)随应”。神女不但保佑商船渔民,助剿海寇,还有捍御水旱疫疠之灾等“法力”。因此,神女的影响越来越广,香火由最初的莆田地区,逐渐扩展到从南到北,沿海一带的极广大区域。

神女的“灵迹”也得到从宋至清历代帝王的褒奖。帝王们在七八百年间对其册封多达四十次,封号累计竟有五六十字:如辅国护圣、护国庇民、灵惠助顺、妙灵昭应、宏仁普济、昭灵显佑、广济明著等。林默的地位,由最初的林姑娘而为夫人、为妃、为天妃、圣妃,直高升至天后!祭礼也由民间祭祀而逐渐升为朝廷派大臣致祭,并载入国家祀典。

应该指出的是,天妃的显赫,与古代航海事业的发达,有极大关系。南宋建都临安(杭州),属沿海城市。南方各沿海城镇经常通过海运,将粮食和物资运往临安。元朝南粮北运,史称“漕运”,多走海路。古语道:“天下至计,莫于食;天下至险,莫于海。”在当时条件下,海运非常危险,“天有不测风云”,安全没有保障。船工葬身鱼腹,十分普遍,正如《直沽谣》所唱:“北风吹儿堕黑水,始知渤溟皆墓田”!朝廷为了安定民心,百姓们也要找到一位海上保护神,于是,天妃娘娘成为最佳人选。这样,与漕运、通商和渔业有关的许多沿海城镇如直沽(天津)、扬州、南京、平江、周泾、泉州、福州、兴化等,都纷纷修建了天妃宫。

明代航海事业极为发达,三宝太监郑和七下西洋,是举世闻名的壮举。郑和多次宣称在海上屡得“天妃神显灵应,默伽佑相”。因此,永乐帝命令在湄州、长乐、太仓、南京以及京师北京建天妃庙宇。永乐帝还亲自写了《南京弘仁普济天妃宫碑》碑文,盛赞天妃“功德”。

以后随着海外发展的繁荣,天妃也漂洋过海,在东南亚一些地区安下了家,受到人们的供奉。

不少人到杭州旅游,因为找不到天妃宫,便以为杭州的航海事业不发达。其实,旧时杭州是有天妃宫的,宋代时大多为海上贸易的商人所祭祀,反映了当时杭州海外贸易的盛况。自元以后,杭州的政治地位日渐下降,经济发展也较缓慢,有关天妃信仰的记载日见稀少,天妃宫作为历史遗亦也逐渐湮没不彰。

然而,作为沿海的重要城市,杭州历史上的天妃宫,自有其研究的价值。

杭州天妃宫的最早记载见自宋《梦粱录》,其中说:“顺济天妃庙,在艮山门外,又行祠在城南萧公桥侯潮门外瓶场河下市舶司侧。”萧公桥,在今上城区南星桥东北;候潮门,在今望仙桥东南。可见,宋时杭州就已有天妃宫了。

根据清人的记载:到清时,杭州的天妃宫已有三座。

一座在武林门内城东北隅,称天后宫。明末天主教入华,改为天主教堂。清雍正九年(1731)有人启奏,得上谕,获准毁天主教堂而重建天妃宫,地处城北,极为清僻,内有“秋鸿馆”,因文人多聚会于此,曾留下不少优美的诗词歌赋。当时上谕重建时称天妃“宝司其职,神之灵应,呼吸可通”、“功德及民”。

一座在吴山三茅观侧,即三仙祠故址。它建于南宋,明末重修,清末时毁于兵火,以后成了一座废墟。

一座在孩儿巷西,傍西牌楼而建。它始于元代,洪武初年重建,清初时商人出资修缮。咸丰年间,太平军攻陷杭州,此宫毁于兵火,只存宫基。其后稍作修葺,当作祀寺。光绪年间,突然倒塌。在当时巡抚的同意下,由乡绅丁松生集资重建。以前,此宫也祀文武帝,重建时,丁氏将文武帝移出,只供奉天妃一神。后殿祀积庆公及积庆公夫人,左右奉灵应仙宫、慈惠夫人,规模较为宏大。

围绕天妃宫,杭城旧时有不少奇异的传说。据清汪楫《使琉球录》,说康熙年间,汪楫在出使疏球国之前,有神托梦于他,告诉他不久即出远门。果然翌年三月,朝廷派他与林麟昌同使琉球国。林到杭州时同登吴山入天妃宫知托梦之神为天妃,后乘风破浪,完成使命,安全返回。传说虽不可信,但它是历史生活的真实反映。

在今拓建吴山的规划中,应当恢复天妃宫,至少应当保留天妃宫遗址,并树碑以作纪念。

在浙江沿海,如舟山、温岭、玉环、洞头和南麂岛以及苍南各地,还有妈祖庙。

南麂岛上的妈祖村,还有始建于明朝成化年间的妈祖宫。东沙村天后宫,保存最为完整。据传,清乾隆年间,有惠安渔船来洞头置网生产,请来妈祖樟木雕像,其像手足和身体之间有关节插连。回去那天,偶然中神像的手足掉了下来。洞头渔民说:“这里风光好,妈祖不想回去了,就把神像留下吧。”就这样,几个村联合建庙,还从湄州运来条石,按惠安妈祖庙的风格建造。过去每逢初一、十二、十五、二十七,当地渔民及航海船员、商贾都到妈祖庙烧香朝圣,尤其是农历三月二十三妈祖生日和九月初九祭祀娘娘的道场更加隆重。

【来源:网络整理】  

 

文秘文章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