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墨精要>> 文史撷英>> 地域文化>> 越文化

越文化

浙江九千年—上山文化的九大猜想(二)

以稿换稿】  作者: 佚名   发布: 2015年04月15日   阅读: 次  【繁体中文】【    】【收藏

万年前先民是否“吃香喝辣” ——关于大口盆的3种猜想

摊开浦江县“出产”的新年贺卡,可以看到一只古朴的“大口盆”,这是上山遗址中最为典型的出土文物。敞口无盖、口子的外延远远大于底部,是上山大口盆的“体态特征”。

蒋乐平说,陶器是新石器时代的标志之一。由于它的可塑性比石器大,尤其能够代表一个群体的生活方式和文化特征。那么,这种被学术界称为“敞口盆”的特殊形制,能给我们带来怎样的遐想?

猜想一:大口盆是“石煮法”的工具。用火将石头烧烫后,投入放置水或食物的大口盆,就可以用来烧水或流食。假如这一猜想成立,我们的先民早在万年前就已结束了“茹毛饮血”的生活。

猜想二:大口盆是安放磨盘的盛器。将上山出土的石磨盘放入大口盆中,再拿块茎植物(如番薯等)在上面磨浆,流质淀粉直接收集在盆中,避免了浪费。上山先民早就有了“节约型社会”的设想?

猜想三:大口盆是没有盖子的“储存罐”。当时,地球上的气候刚开始从干冷向湿暖转化,还没有“防潮”的概念。

作为重要“食物资源”的稻米 ——探索栽培稻起源之谜

“大口盆”传递的另一个重大信息,是在它的残片——夹炭陶的表面,含有较多的稻壳印痕,胎土中也羼和了大量的稻壳、稻叶。

现代人司空见惯的稻米出现在万年前的上山遗址中,就有了特殊意义。蒋乐平介绍,农作物的出现,是人类发展史上第一次伟大革命。人类何时、何处将野生稻驯化成为栽培稻,是中外考古学家探索了半个多世纪的话题。

上世纪70年代,河姆渡遗址中栽培稻的发现,将原先属于植物学界“兴奋点”的栽培稻文明起源问题,引入了考古界。学者们也由此将水稻的起源地认定为中国。

近年来,稻米的“长江中下游起源说”,占据了学界的主流。那么,作为长江下游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文明,上山遗址是不是栽培稻的起源地之一?

蒋乐平说,此前发现的湖南玉蟾岩遗址,两度出土了超万年的有人工育化迹象的稻谷,但数量远不及上山遗址;江西仙人洞遗址也有距今超万年的水稻遗存,但仅仅是栽培稻的植硅石标本。

作为面积超万平方米的旷野遗址,上山文化所蕴藏的丰富稻作遗存,对于探寻新石器早期的农业文明,具有着独特价值。

北京大学严文明教授说,研究稻作农业如何起源需要有多方面证据,但上山遗址发现的稻壳,证明当时的人已把稻米作为一种重要的“食物资源”,很可能已经开始了栽培水稻的过程。

蒋乐平指出,陶器胚胎中发现的稻作遗存,应该区分瘪壳和稻壳。如果是瘪壳,可能是先人将部分发育不良的野生稻,作为坚固、耐火的材料加入制陶的泥土中;如果是稻壳,则说明先人有意识地取用稻米作为食物,就更能支持栽培稻的起源说。上山发现的稻作遗存,恰恰是后者居多。

端详大磨盘上的“斑点”——“盘、棒组合”还是“盘、球组合”

上山先民开始人工栽培水稻的一个辅助证据,就是“满目沧桑”的石磨盘。

石磨盘的表面,具有明显的规则弧度:盘中心低凹,四周稍凸。仔细端详可以发现,盘面并不光滑,有着许多坑坑洼洼的“斑点”。专家认为,这些“斑点”并非天生,而是人类有意识地凿出来的。

将它们与稻壳联想在一起,一个有趣的猜想诞生了:先民将稻谷放在大磨盘上,用石棒或者石球充当磨具,脱粒工具产生了。而高低不平的盘面,更有利于增强脱壳取米的效果。最近,蒋乐平等人模拟的一次“现代实验”,也证实了这一点。

石磨盘和石磨棒(石球)的组合,由此成为上山遗址的又一文化特征。当然,这一猜想是否确实,又是我们需要探索的一大谜题。

让人心怀好奇的还有,“盘、棒组合”与“盘、球组合”哪个更接近现实?

蒋乐平在日本考察时,曾经见到过石磨盘和石球的组合。而在我国北方的磁山文化、裴李岗文化中,都曾发现石磨盘和磨棒组合。值得一提的是,与上山文化宽厚的磨棒(其实更像磨块)不同的是,它们的磨棒呈长条状,很像今天的擀面杖。

【来源:网络整理】  

 

文秘文章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