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墨精要>> 文史撷英>> 地域文化>> 中原文化

中原文化

中原访古—古都名城—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荆紫关

以稿换稿】【繁体】  作者: 佚名   来源: 网络整理   阅读 次  【    】【收藏

荆紫关镇,位于淅川县西北76公里丹江右岸西部边陲。地处豫、鄂、陕三省交界地,南与湖北省郧县、西北与陕西省商南县毗连,面积164平方公里。辖250余街村,人口45502。有汉族、回族、蒙古族和满族。这里为荆紫关乡政府所在地,一条南北走向的街道,长2.5公里多,聚落为条带状。 

荆紫关镇地处秦岭余脉地带,猴山(海拔943.8米〉和古铜山(海拔796.5米)盘亘于镇之东北,属深山区,山地占50%。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丹江由镇北向东南流去,形成河谷小平原,丘陵和平原各占25%。这里地势险要,濒江为关,曾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说。荆紫关自然环境优美,地理位置优越,自古以来,就是豫鄂通陕的门户。它上控西北,下扼东南,为南北交通的要塞,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公元前313年秦楚“丹阳之战”、西汉末年刘秀与王莽之战、金正大八年(1231年)宋将孟珙与金武仙之战均在这里进行。明末以来,李自成农民起义军、太平军和捻军、白朗义军出陕入陕均通过此关隘。1932年10月红四方面军主力由豫鄂转移川陕、1935年红二十五军由豫鄂北上、1946年新四军第五师中原突围西进均在此关经过。历史上在这里曾发生过许多著名的战役。 

荆紫关镇名之由来,是以附近山上多生长灌术荆得名。始名草桥关,南北朝时期称白关,元朝时称荆子口,明朝时称荆子口关,清朝时称荆子关,民国年间则改名荆紫关,沿用至今。 

荆紫关镇是南阳地区西南部著名的商业古镇,西周末年、春秋前期属都国,春秋后期至战国前期属楚三户邑,战国后期是秦国所属商(今陕西商县东南)、於(今河南内乡县东)地。因秦国筑商城于於中,遂名商於,其地“六百里”,可见商於之盛,范围之大,均超过今渐川县。秦至晋诸代,该镇属丹水县,唐代曾属内乡县,宋代属淅川县,元代又复属内乡县,明代至清道光十二年(1832年),属渐川厅荆子里,民国初年为西二区,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属河南省第六行政督察公署管辖,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改为乡。1948年解放后,行政建制为第六区;1956年撤区改乡,1957年又改乡置区;1983年12月再改乡,1986年6月改为镇建制。 

荆紫关镇是唐代后期才形成的商业古镇。“安史之乱”后,因藩镇割据,阻断了淮河和汴河的漕运,当时官府只得用丹江航运,转运江淮至关中地区的货物,这样荆紫关就成为湖广诸省通往关中的一个水路码头。自此,荆紫关镇商业兴盛,物资丰富,日趋繁荣起来。到了明清时期,便形成“康街数里,巨宝千家,码头上百艇接桅,千蹄接踵,熙熙攘攘,异常繁荣的闹市。”豫、鄂、陕附近商贾云集于此,曾出现“三大公司、八大帮会、十大骡马店和二十四大商号”的繁荣景象,经久不衰。解放以后,全国陆路交通迅猛发展,使得水路交通退居次要地位,荆紫关镇逐渐萧条下来。 

境内主要名胜古迹有荆紫关门、平浪宫、山陕会馆和法海禅寺等。


手机扫码后也可查看


 

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