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墨精要>> 文史撷英>> 地域文化>> 中原文化

中原文化

中原访古—名人名胜—三国魏大臣钟繇

以稿换稿】【繁体】  作者: 佚名   来源: 网络整理   阅读 次  【    】【收藏

  钟繇(约151—230),三国魏大臣。字元常,颖川长社(今长葛东)人。举孝廉,除尚书郎、阳陵令,以疾去。

后又辟于三府,为廷军在正、黄门侍郎。汉献帝至西京长安(今陕西西安),因李催、郭汜把持朝政,与关东断绝。曹操遣使上书,催、汜欲拒而不纳,赖繇周旋其间,使方得通。催挟持献帝不得出长安,繇与尚书郎韩斌用计佐献帝出长安。以功拜御史中丞,迁侍中尚书仆射,并录前功封东武亭侯。曹操用兵山东,忧关右马腾、韩遂等掣肘,乃荐繇为侍中守司隶校尉,持节督关中诸军,繇说服腾、遂皈依曹操。

后在平阳败匈奴军与袁尚。献帝西迁,洛阳残破,繇徙民垦田,民皆殷实。曹操征关中,粮秣充足,奏繇为前军师。

魏国初年,任大理,迁相国。未几,罢官。文帝曹丕即位,拜廷尉,封崇高乡侯,迁太尉,转封平阴乡侯。

明帝时封定陵侯,增邑五百户,迁太傅。太和四年(230年)卒。工书法,尤善于楷、隶,挥洒之间,多有异趣,结体朴茂,出乎自然,与晋王羲之并称“钟王”。著有《千字文》一卷,今已佚。

手机扫码后也可查看


 

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