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墨精要>> 文史撷英>> 地域文化>> 中原文化

中原文化

中原访古—寻根中原—河洛文化与妈祖文化

以稿换稿】【繁体】  作者: 佚名   来源: 网络整理   阅读 次  【    】【收藏

河洛地区,地处中原腹地,曾经是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的中心,所以古有“居天下之中”的 说法。河洛地区古代文化博大精深,据传,龙马负图出于河,神龟背书出于洛。“河”指黄河,“ 洛”指洛河,在黄河与洛河交汇的流域,古代人民创造了灿烂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形成了华夏 文明源头之一的河洛文化。

 河洛文化以洛阳为中心,西至潼关、华阴,东至荥阳、郑州,南至汝颖,北跨黄河至晋南、济 源一带。河洛文化圈涵盖当今的中原地区,周边与齐鲁文化圈、楚文化圈、秦晋文化圈和燕赵文化 圈相衔接。河洛文化的内容包括原始的彩陶文化(仰韶文化)和黑陶文化(龙山文化)、炎黄始祖 文化、《河图》、《洛书》与《周易》、夏商周三代文化、东周文化、秦统一后至唐代的封建正统 文化、宋代洛学及理学等。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军事、伦理、哲学、史学、文学、教育、×、 科技、艺术、民族、民俗等。河洛文化具有正统性,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主流的儒家文化,渊源于河 洛三代(夏、商、周)的礼乐文化。在儒学变革过程中,洛学兴起,理学形成,根植于河洛。河洛 文化具有源发性,“河图”、“洛书”出于河洛,儒学、道学、佛学等源起于河洛,儒学之礼源于 河洛三代之礼乐,老子《道德经》修于河洛,佛教祖庭白马寺建于河洛,河洛是华夏文明最早的源 头之一。河洛文化具有兼容性,她吸收、包容了古代周边地域文化,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内容。 河洛文化具有极强的发散力,河洛文化辐射到周边的地域,并派生出诸多文化体系,如客家文化等。

 客家文化源于河洛文化。客家是中原汉人南迁过程中在特定环境里形成的汉民族的一个支系。 一批批原居住在河洛地区的中原人,在南迁至闽、粤、赣三角地区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客家民系和 客家文化。客家的姓氏、堂号、堂联,充分反映出客家民系根在中原河洛。客家文化虽然有着自身 的特色,却深深地打上了河洛文化的烙印,因为她是在河洛文化母体上产生、成长起来的。

 妈祖文化是客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客家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妈祖文化与河洛文化一 脉相承。妈祖原名林默,宋建隆元年(公元960年)阴历三月二十三日出生,居莆田湄州湾口,出身 仕宦人家。她自幼识天文、通医理、善舟楫。幼年时从塾师启蒙读书,过目能诵,聪明颖悟。长大 后立志以行善济人为事,矢志不嫁。一生专心致志做慈善公益事业,平素精研医理,为人治病,教 人防疫消灾。她热心为人,为乡亲排难解忧。她通晓天文气象,熟习水性,常带领村民救助遇难的 渔舟、商船。宋太宗雍熙四年(公元987年),林默与世长辞。后人为了纪念她,在福建湄州岛上建 立了一座妈祖庙。自宋至清,历代朝廷先后36次褒封妈祖,封号由“夫人”“妃”“天妃”直至“ 天上圣母”“天后”,妈祖和孔子、关羽等一同被列为清朝各地最高祭典。

 从民间走出来被神圣化了的历史人物妈祖,由人变为海上救护之神。从此以后,航海的人又传 说常见妈祖身着红装飞翔在海上,救助遇难呼救的人。因此,渔民逐渐普遍供奉妈祖神像,以祈求 航行平安顺利。妈祖信仰逐渐从湄州岛走向世界,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世界共有妈祖庙近5000座 ,信奉者近2亿人。

 台湾是妈祖信仰者集中的地方,岛上有大小妈祖庙 800多座,信仰者超过台湾总人数的三分之 二,每年专程到湄州妈祖庙朝拜的台湾民众均在10万人以上。

 从古到今,不同人群对妈祖这位历史人物形成了一致认同,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及理想人格 的向往和赞美。妈祖以自己的行为和精神,为后人展现了智慧、慈爱、善良的形象。她是以河洛文 化为源头的中国传统文化培养出来的女英雄,是一位海内外千千万万华人所尊敬的中华民族精神的 代表,是一位集中华传统美德于一身的文化形象。她的许多美好传说,经过上千年不断的演绎发展 ,最终形成了反映人类“真、善、美”追求的妈祖文化。

 妈祖文化是以弘扬妈祖精神为核心,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民俗、华侨等多领 域内容的客家文化,其核心内容就是热爱祖国、热爱和平、除暴安良、见义勇为、助人为乐、无私 无畏、甘于奉献等。妈祖文化凝聚了中华传统美德,是海峡两岸文化交流的桥梁。


手机扫码后也可查看


 

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