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访古—寻根中原—从中国戏曲的发生和晚熟谈戏曲艺术的生命力
【以稿换稿】【繁体】 作者: 佚名 来源: 网络整理 阅读 次 【小 中 大】【收藏】
一、从戏曲的发生看戏曲艺术的国民性
戏曲的发生,有诸多流派:古巫古优说、影戏说、×仪式说、原始歌舞说等等。这诸多说法各有道理,在戏曲艺术中都可找到根据。古巫古优说:由清代戏曲理论家王国维提出。巫在上古时期非常发达,巫被称作脑力劳动,他的重要职能就是在神与人之间起沟通作用。优的出现比巫迟得多,是在西周时期末期,贵族豢养了一些优人,以调谑讽谏为目的,这是最早的职业演员。×仪式说:代表人物是英国的龙陪德、日本的田中一成。田中一成认为:构成戏曲要素的有:歌、舞、祭。乡村祭祀是对社神的祭奠形式。春祈秋报,驱阴迎阳,对歌对舞。乡村祭祀的形式成了戏曲发生的源。×仪式说有很厚重的平民根基。注重乡村戏曲的研究。原始歌舞说:代表人物是张庚、郭汉城。此观点受马克思主义劳动说的影响,认为戏曲起源于原始歌舞,人们在劳动前后模仿劳动场面,载歌载舞,欢庆丰收的形式。
从以上诸多对戏曲发生的不同观点看,戏曲起源有一个非常神秘莫测,复杂多样的流变过程。很难定性也不便定性说戏曲就是起源哪一种说法。戏曲的发生也象人类一样是逐步进化而来的。古巫古优说置戏曲于远古的×,沟通人类与大自然的和谐统一。巫亦叫灵,摄人类灵魂与上苍对话。这就从人的骨子里注入了戏曲生命的源泉。优又叫俳优、倡优,他集娱乐与教化于一体,把戏曲的本质特性定在了此一无可改变的双重功能的原则上。戏曲的教化作用是他生存的政治理由,是中国统治者想禁却无以为禁,而获得的片刻慰藉的一种宽容。田仲一成的×仪式说更接近于以定居型乡村农业为主要生存保障的中国特性。原始落后的中国农村,望天而收导致他们祭祀社神,上苍给了他们好的收成,忠厚朴实的农民就知恩图报。这种循环往复的活动仪式,成了乡村一种必不可少的生活内容。这是戏曲艺术发生的深厚根基。在中国这样一个农业大国,一切以最广大的农民为根基。任何艺术,只要被乡村农民所接受,无论他遭受怎样的禁锢和迫害,他的生命力都是极其顽强的。他的根都会扎的很深很深。以张庚、郭汉城为代表的理论家提出的原始歌舞说,进一步说明了这一点。马克思认为劳动创造历史,同样创造了戏曲。戏曲起源于劳动,发生于对劳动场面的模拟。这一切都使得戏曲这一艺术形式独具中国特色,且根扎于中国厚重的文化泥土里。
考究戏曲的发生,使我们清醒的认识到,戏曲从他孕育的细胞内,便具有了黄河长江所孕育的中华民族的国民性。
二、从戏曲的晚熟看戏曲艺术的平民性
戏曲艺术的晚熟,其一是相对于罗马戏剧,和印度梵剧的,他们发生的晚,却成熟的早。而中国戏曲是发生的早却成熟的晚。其二是相对于中国文明的早熟,中国的戏曲是晚熟的。
那么,中国戏曲为什么发生早成熟晚呢?这有两个根本原因:首先,戏曲与中国统治阶级的礼乐文化是尖锐冲突的。中国文明的早熟,扼止了戏曲艺术的发展。戏:意为战争撕杀,实为娱乐撕杀。剧:过犹不及。戏剧与儒家倡导的中庸之道是相对立的。尤其到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戏剧与礼乐文化更是水火不容,被统治阶级视为乱国之音。至宋代,理学兴盛,戏剧作为有伤风化的一种东西加以禁止。就这样,戏曲与统治者的冲突,导致戏曲只能在乡村,在中国广袤无际的大地上游移生存。另外,戏曲艺术的高度综合是戏曲晚熟的又一原因。唱、念、做、打,综合程度高,使他走过了一条漫长的道路。汉代的角抵戏,魏晋南北朝的参军戏,唐代的歌舞戏、滑稽戏,宋代的杂剧,金代的院本。这一切不同的表演形式,都成为了戏曲吸纳综合的元素。直到元代,经落魄文人综合凝聚,才使戏曲走向了成熟。
戏曲的成熟,从中国历史来看是十分侥幸的,宋代衰落之后,少数民族统一中国,汉族文化受到破坏,礼乐文化遭到冷落,长期受礼乐文化排挤的戏曲,此时趁机发展了。蒙古人灭金建立元朝,统治者废除科考近一百年,使文人通过科考进入仕途的路径被封堵。许多文人沉抑下僚,志不获伸,便走向民间,走向勾栏瓦舍。“这就为他们熟悉下层群众的生活,熟悉群众的艺术和发挥他们的文学才能提供了极好的机会。于是,一批以往历史上没有过的作家——杂剧作家涌现出来了。”(1)
这一时期,产生了以关汉卿为代表的一批伟大的戏剧家。他们从意识上具有了民间立场,树立起了一种民本思想。关汉卿等文人与底层艺人关系密切。他的《窦娥冤》,塑造的不是文人的同情,而是站在底层人的立场上创作的。
戏曲走向成熟的另一标志是戏曲本身的宽容大度。至元代,戏曲一改过去那种单一的表现打斗、冲突的内容。而是吸纳了汉文化传统的礼乐思想。高则诚的《琵琶记》是一典型例子,该剧反映了忠孝节义,宣扬了汉人的伦理意识。此后又出现了教化剧《香囊记》等。为此,朱元璋建立明朝后,接纳了戏曲艺术,他看了《琵琶记》说,比四书五经所起的教化作用还好。此时,戏曲从他的发生算起,经过了一千余年的坎坷经历,终于成熟了。
戏曲艺术的晚熟,正因为经历了传统礼乐文化的排斥、压抑,才使得他的根须无比的发达,深深的埋在了中国的这块泥土里,一旦气候适宜,他便茁壮成长,枝繁叶茂。这就决定了戏曲艺术的本质特性,越压抑越沉淀,越沉淀综合程度越高。晚熟,夯实了戏曲艺术的平民根基,使她具有了顽强的生命力。
三、戏曲艺术的生命力
戏曲艺术的发生决定了戏曲艺术的国民性。戏曲艺术的晚熟决定了戏曲艺术的平民性。国民性与平民性相融合,孕育了戏曲艺术的民族根基和社会根基的厚重发达。使得她具有了极为顽强的艺术生命力。这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找到原因:1、中华文化之根 戏曲是经历了大浪淘沙般的文化沉积后才成熟的。追溯戏曲本质的根,可以发现,她与中华其他文化是扣合在同一条脉络上的。与中国的绘画、书法、诗词歌赋等姐妹艺术的高度融合,使戏曲用她独有的存在方式,共同构成了中国文化的绚丽画卷。“空纳万景的太一舞台,百艺兼备的演员诗人,蕴藉抒情的歌舞动作,委曲尽情的戏剧冲突。”(2)这一切使戏曲囊括了中国文化的精髓。戏曲扎根于中国人的骨子里,从洛书河图里均可寻到戏曲的原生细胞。易经里有一卦叫贲卦,其意是“绚烂之极归于平淡”。这在戏曲中就体现为虚实相生的空灵意韵。舞台上一桌二椅,看似平淡实则绚烂。意韵悠长,空灵无极。戏曲艺术包容了经济、政治、文化、×,是中国文化之大集成者。2、平民文化之源 中国是一个以农业为生存基础的大国。农民对戏曲的接纳,使得戏曲找到了肥沃的土壤。中国礼乐文化对戏曲的挤兑,使戏曲炼就了极强的适应能力。在等级森严的旧阶级社会中,戏曲成为了平民阶层的唯一精神寄托。俗语讲:穷看戏富吟诗。穷人没有文化,但可以通过看戏获取文化养分,得到精神满足。从戏曲里知道了哪朝哪代,明白了忠奸善恶。虽不识字,但通过看戏,明辩了是非,起到了教化作用,达到了知书明理的效果。3、戏曲艺术的宽容大度 由于戏曲艺术与生俱来的平民出身,使得他具有了宽容大度的本质特性,她不排斥任何艺术的滋润。她吸收了诗歌、舞蹈、绘画、雕塑、歌唱等一切姐妹艺术手段来为自己所用。极大地丰富了戏曲艺术内容。戏曲艺术能够繁简适宜,适应不同场合的演出,不讲条件,不挑肥瘦。既能因陋就简,亦能华丽高贵。尤其是明代朱元璋接纳了戏曲之后,戏曲就背负起了“居庙堂之高而忧其民,处江湖之远而忧其君”的重任。4、戏曲艺术不忘根 戏曲艺术最善于把握时代脉搏。因为她独特的平民身份和地位,使她始终吻合中国平民的口味。她荣辱不惊,朴实无华。始终不忘自己的家,把根始终扎在平民的泥土里。与中国的老百姓同呼吸共命运。
综上所述,正因为戏曲艺术早生晚熟,才使她具有了顽强的生命力。那些认为戏曲是暮落文化,早晚要消亡的说法,岂不是杞人忧天了吗?
(1) 《中国古典戏曲名著简论》11页 钟林斌著 1979年 春风文艺出版社出版
(1)《戏曲美学》苏国荣著 文化艺术出版社 1999年版
手机扫码后也可查看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