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文学—民间歌谣—汴城催眠曲
【以稿换稿】【繁体】 作者: 佚名 来源: 网络整理 阅读 次 【小 中 大】【收藏】
汴城人哄小孩儿睡觉时总爱唱催眠曲,这首曲子并不长,只有两句,全文就是“哦,哦,瞌睡吧。老máo来了我打它。”,有时吓唬小孩儿也用“老máo来了!”。老máo是什么?是鬼?是怪?抑或是兽?很少有人考究。其实这里的“老máo”既非鬼亦非怪,它是一个人!
公元605年,隋炀帝杨广下令开凿一条贯通南北的大运河。这时主要是开凿通济渠和永济渠。黄河南岸的通济渠工程,是在洛阳附近引黄河的水,行向东南,进入汴水,沟通黄、淮两大河流的水运。通济渠又叫御河,是黄河、汴水和淮河三条河流水路沟通的开始。隋朝的都城是长安,所以当时的主要漕运路线是:沿江南运河到京口(今镇江)渡长江,再顺山阳渎北上,进而转入通济渠,逆黄河、渭河向上,最后抵达长安。
开凿工程的负责人叫麻叔谋,此人极为暴戾。他强制沿河15岁以上的丁男都要服役,共征发了360万人。同时又从五家抽一人,或老,或少,或女子,担负供应民工的伙食炊事。因为劳动负担很重,加上监工动不动就用棍棒毒打民工,所以不到一年,360万民工死者竟达250万人。
开河督护麻叔谋到达宁陵县境后患病,卧床不起,求医诊治。医生说必须用肥嫩的羊肉蒸熟后加入药物,一起服食。麻叔谋让人找来几只羊羔,同杏酪、五味子一同蒸食,名为“含酥脔”。宁陵县下马村有个叫陶榔儿的,富有钱财但为人凶暴,他家的祖坟靠近河道,害怕挖河时被发掘,就偷了别人家一个三四岁的男孩,杀死后砍掉头和脚,蒸熟装入食盒献给麻叔谋。麻叔谋吃著这肉,香美异常,和羊羔肉味道不同,十分满意,问陶氏,答道“不是羊羔肉,而是小孩肉。”。遂请河改道,麻叔谋无奈,就下令让河道在经过陶家坟地时绕了个弯。后来此事成为公开的秘密。其他乡绅得知陶氏的秘诀,也效法陶氏,偷盗乡间小儿送麻叔谋以换取河道绕弯。一时,附近村庄接连丢失小儿,到处可以听见失去孩子的母亲的哭声。
运河竣工后,炀帝从洛阳顺河而行,船至该段,河身多弯,炀帝的大船卡在河中。炀帝便问令狐达何故,令狐达即说出麻叔谋食小儿而改河道之事,炀帝大怒,遂以“食人之子、受人之金、遣贼盗宝、擅易河道”等罪名惩治他,派大将来护儿把麻叔谋逮捕处死。从那时起,沿河一些地方,黑天小孩一哭闹,大人就说:“麻叔谋来吃小孩了。”时间一长,麻叔谋吃小孩的事也流传越广。以至从黑龙江到湖北安徽随各地语音,演变出“麻猴”、“马虎”、“麻祜”、“马猴儿”、“麻佬”、“毛猴子”、“麻五儿”等说法。 开封语音中多有ao音,如茄子称为qiào,孩子称为hiào,筷子称为kiǎo,瘸子称为quào,同样开封人把“麻子”称为mào。老麻也就读成了lāomào了。这大概就是汴人用来吓唬小孩的“老māo来了”的来处。
晚唐文人韩偓写的《开河记》中描写了修河民工的悲惨生活和麻叔谋吃人的事,明末阮大铖的《牟尼合》中也记载了这样的情节。鲁迅的《二十四孝图》、蔡东藩《南北史演义》、《说唐》中也有类似情节。不知何故,正史中却不见有关麻叔谋记载。
码了一片不登大雅之堂的字,姑妄言之姑妄听之吧。
手机扫码后也可查看
- 上一篇:民间文学—民间歌谣—荥阳果子歌
- 下一篇:民间文学—民间歌谣—开封土话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