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秘家园>> 文史撷英>> 文化艺术>> 神话传奇

神话传奇

帝尧

繁体中文】  作者:佚名   发布:2004年01月01日   阅读: 次   【以稿换稿

尧,姓伊祁,名叫放勋。他是帝挚同父异母的弟弟,帝喾的儿子,先后被封在陶、唐两地,因此人们又称他为:陶唐氏。帝挚死了以后,人们推选尧作共主,都邑设在平阳。他即位那天,曾经连续出现十种吉瑞之象。

帝尧的仁德如天,智慧如神,接近时给人太阳般的温暖,远望时就像祥云一样绚丽。他不因富有而骄纵,不因显贵而傲慢,举止和行为都具有无与伦比的风范。即使是做了人间共主,生活也一样节俭朴素。他住的是茅草搭成的屋子,草都没有剪整齐,椽子也没有砍平滑;平时吃的都是粗米饭;乘坐的木车只是用红颜色漆了一下,而没有不加彩绘。

帝尧认为自己当共主是为天下人做事的,而不是受天下人奉养的。因此,他经常戴着黄色冠冕,穿着黑色的粗布衣服,乘白马驾辕的红车,由内及外,由近及远,潜移默化地把自己的德行发挥于施政之中,使九族亲近,百官尽责,各地大小氏族和平相处。

那时候,农耕是社会的经济基础,而农事受季节变化的影响最大。因此,制定准确的历法就变得极为重要。

帝尧命令羲氏族与和氏族,负责敬顺上天,观测天象,遵循日月星辰运行的规律制定一年的历法,小心翼翼地推定把四季的顺序和节气时令的变化传授给各地百姓,以方便人们的耕作与生活。

他派羲仲住在东方郁夷的旸谷,敬谨地迎接初升的太阳,记录日影和昼夜的差异。昼夜时间相等那天傍晚,鸟星会出现在正南方,这天就是春分的日子。并因此督导人们进行春季的耕种。

派羲叔住在南方的大交山,敬谨的祀日并记录日影和昼夜的差异。白天最长的那天傍晚火星会出现在正南方,这天就是夏至的日子。并因此督导人们夏季的农作。

派和仲住在西方的昧谷,敬谨的恭送太阳的隐没,记录日影和昼夜的差异。昼夜时间相等那天傍晚,虚星会在正南方出现,这天就是秋分的日子。并因此督导人们进行秋收。

派和叔住在北方的幽都,敬谨的祀日并记录日影和昼夜的差异。白天最短的那天傍晚昴星会在正南方出现,这天就是冬至的日子。并因此督导人们做好冬天的储藏。

帝尧和下属用这种办法确定一年为三百六十六天,又用置闰的办法来调整四时的误差。使百官恪尽职守,百业兴旺发达。

帝尧不但自己是一个好国君,在他下属也都是一些有名的贤人,如:后稷做农师,任做工师,皋陶做法官,夔做乐官,舜做司徒,掌管教育;契做司马,掌管军政等等。

帝尧耗费了半生心血,眼看着一切都很好。不过仔细想想,又说不出什么功绩。问自己身边的人,他们也不知道。问外边的人,他们也说不出所以然。帝尧决定私下出来探访,在市井之上,他听到小孩子们唱歌:“立我烝民,莫非尔极。不识不知,顺帝之则。”

他又看到一位八十多岁的老人在路上击壤,击壤是一种游戏,用木板削成两块壤,形状像人的鞋子,一个放在三四十步的远处,拿另外一个投掷它,击中为胜。老人玩得很高兴,旁边看的人说:“我们的帝尧真好啊!”这个老人说:“吾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于我何有哉!”

帝尧很高兴,知道自己成功于无形之中。

帝尧兢兢业业地劳作了七十多年,不幸的是天灾人祸开始相继降临。先是十日并出,赤地千里,凶禽怪兽到处危害百姓;好不容易在射神后羿的帮助下平定了这场灾难,突如其来的洪水又降临人间。看到洪水滔天,百姓流离失所,帝尧日夜焦虑,一筹莫展。

一天,帝尧问管理四方的属臣四岳:“各位,现在水灾严重,洪水围住大山,阻断交通,淹没丘陵平原。人们只得躲到高处去,不能在耕种了。谁能够负责治平水患呢?”

四岳齐声说:“大神鲧可以,他从天界下凡,听说有治水的宝贝——息壤。” 帝尧说:“他恐怕不行,太鲁莽了,据说经常自行其是,他在凡界的部族都没落了。”四岳说:“这倒无妨,就叫他试一试吧!”

帝尧虽然觉得大神鲧不够稳妥,但是一时也找不到更合适的人选,只得派大神鲧去治水。大神鲧用从天帝那里窃来的“息壤”,把洪水围堵在各处。后来,天帝发现“息壤”被窃,盛怒之下,派火神祝融把大神鲧杀死在羽山,夺回息壤,结果稍稍平息的洪水又重新泛滥开来。

身心俱疲的帝尧觉得自己老了,他决定把共主的位置传给一个贤者,来完成消除水患,使百姓重新安居乐业的工作。于是召集了四岳和其它的氏族首领,让大家举荐贤良人士。众人向帝尧推荐了一个名叫虞舜的人,他是个没有结婚的平民,很有才德,以至孝闻名天下。

为了考察虞舜的品行,帝尧先是把自己的两个女儿:娥皇、女英嫁给了舜,并且给他仓廪牛羊,同时命令自己的九个儿子侍奉他。通过这些观察舜在贫富转变的巨大反差之后,如何为人处世。

舜居然使娥皇、女英甘心屈尊降贵住在妫水之滨,行为举止符合为人妻之道。使帝尧的九个儿子不敢自傲,恭敬从命。

帝尧又派舜去宣扬五种伦理,教百姓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五种伦理很快都被人们所接受。接着任命舜担任各种公职,舜在每个位置都得心应手,政事处理得井井有条。随后派舜在国都的四门,与各方大小氏族的使者交往,远道而来的宾客都肃然起敬。

最后,帝尧决定通过上天进一步考验舜。他让舜独自一人进入原始的山林川泽,自己想办法走出来。结果舜在暴风雷雨中,依然没有迷失方向。

经过三年全面的考察,帝尧觉得舜可以担当大事,就把帝位禅让给舜了。

有人问帝尧:为什么不把帝位传给自己的儿子丹朱?帝尧说:“把帝位传给舜,天下百姓都可以得到好处,只有丹朱一个人会痛苦;而把帝位传给丹朱,天下百姓都会痛苦,只有丹朱一个人得到了好处。总不能拿天下人的痛苦,去造福一个人吧!”

二十八年之后,帝尧死了,天下百姓悲痛欲绝,就像自己的父母去世一样。三年之内,民众也无心作乐歌唱,以表示对尧的怀念。

豢龙氏曰:

帝尧是人们公认的上古时代最具贤德的人间之主,有关他的传说记载,“人话”的成分要远远大于“神话”成分,但是他的事迹与许多神话传说联系紧密。

他对一年四季的明确划分,在当时是非常重大的事情,使百姓顺应自然的变化休养生息。他选择培养接班人的方法,即使是对今天的人们,也一样很有借鉴意义。

帝尧的政绩在于以“天下为公”,不因私而废公。于无形之中引导百官和民众走向自然而然的轨道,而大家又不觉得有什么要求和不满。不经常发布命令和宣告,却使人们不知不觉地按着他的教导做事。

在最高权力的传接方式上,帝尧创立了“共主禅让”制度。即:在位共主召集各部落公选出一个未来共主的继承人,让其代理政事,试验他的能力,树立对民众的威信。共主死后,这位候补者正式摄政三年,再退位待各部落和民众的公决。假使大家拥护他,他就可以正式做天下共主。后来,舜传位给禹也是这样做的。

尧、舜、禹作天下共主时,中国上古社会的制陶业达到鼎盛,而青铜制造业由于适应大禹治水的需要而兴起。

尧,做氏族首领时又被称为陶唐氏,他的氏族和制陶业有非常密切的关系。舜,所在的有虞氏族也以制陶业闻名,舜作平民时的工作是“耕历山,渔雷泽,陶河滨。”舜的后代胡公满在周朝初年做的官就是主管制陶业的“陶正”。

在尧、舜之前的共主,游牧或农耕处于主导地位,制陶等手工行业刚刚开始;从禹开始青铜制造业则大兴起来。

尧、舜、禹时期在政治上最明显的进步是:部落公举共主的制度——禅让,代替了黄帝时期的武力争夺。因此,后来的历代帝王、文人墨客都对这一时期寄予了无限的向往和充满主观意愿的动人描述。

【来源:作者原创】

 

文秘文章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