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秘家园>> 文史撷英>> 文化艺术>> 神话传奇

神话传奇

“龙”的源起

繁体中文】  作者:佚名   发布:2010年12月24日   阅读: 次   【以稿换稿

龙,是中华文明的象征之一。从远古到现代,在中国人的精神世界中,龙的内涵和外延不断被加深扩展,并且逐渐渗透于东方文化的各个层面。 迄今为止,我国发现的年代最久远的“龙”,是出土于辽宁阜新查海原始村落遗址的“龙形堆塑”。查海遗址是“前红山文化”遗存,距今约八千年。可见,“龙”的起源应该在新石器时代早期。

那时候,上古初民从被动依靠大自然的恩赐,转向主动从事生产活动。由于最初的生产方式是狩猎或者渔猎,因此,动物就成为人们日常必须密切关注的对象。各种动物的身体形态、迥异能力,会让人们产生诸多崇拜和幻想。由于很多动物的习性,随四季轮回、天气变化呈现一定的规律;因此,当人们发现这个秘密之后,就会认为那些动物具有“神性”,并逐渐使其图腾化,作为自己氏族部落的标志。 尤其是那些以蛇、鼉(tuó)、鳄鱼、蜥蜴为图腾的氏族部落,在展示本部落图腾标志的过程中,不自觉地创造了后人认为的原始“龙”的形象。比如神话传说中记载的:人头蛇身的女娲、人面龙身的雷神、蛇身人首的伏羲等等;以及考古的物证:河南濮阳西水坡一处古墓中,出土了一具用白色蚌壳摆塑的“龙”型图案、内蒙古赤峰赵家沟出土的“中华第一龙”——碧玉龙。当然,这些原始“龙”与今天人们脑海中的“龙”有很大差别。 另外,当上古初民开始认识和改造世界时,已知的扩大一寸,未知的就会扩大一尺。

天地之间各种非人力所及的现象迫使人们不断进行思考,进而做出自圆其说的解释,以获得心理上的慰籍。 这样,原始宗教就产生了。在原始宗教中,人们把捕获猎物的一部分作为祭品,向主宰自然界的各种神进行献祭。同时虔诚地认为,狩猎的结果体现了神的意志。被献祭的动物因此成为人与神沟通不可或缺的媒介。 随着生产力的不断提高,上古初民的生产方式从狩猎向畜牧业和农业经济过渡。献祭活动也从最初简单的祈求狩猎成功,不被动物伤害,演化成一种庄严的仪式,广泛地应用于部族中各种需要向神祈求的事项。仪式上,祭品除了原先选用的动物之外,还要使用大量的祭器和礼器。在这些器品上,人们摹拟所崇拜的各种自然形象,刻绘出具有了宗教神圣含义的图案,其中带有“龙”形特征的纹饰出现了,专家们把这种纹饰称为“原龙纹”。 “龙”的基本形态大约确立于商朝时期。商朝人“尚鬼”,重祭祀,因此非常重视宗教活动中礼器——青铜器的铸造。商代的龙主要铸造刻饰在青铜礼器上,线条错落凸突,深沉雄健,再加上青铜礼器那厚重沉稳的造型,使龙有一种巨大的威慑力,折射出一种无以言表的宗教理念和神的权威。

“龙”成形于商朝的一个突出标志是开始有“角”了。商朝以前的“龙”,形象中没有“角”,商朝以后的“龙”才生出角来。这主要是因为商朝人对有“角”的动物非常崇拜,认为“角”代表阳刚之美,具有神性。这时的“龙角”形状各式各样,并不像现在固定为鹿角。 有了角之后,“龙”就摆脱了原型动物蛇、鼉(tuó)、鳄鱼、蜥蜴的形态,成为一种与世间任何动物都不同的神灵之物。 武王灭商建周时,认为周朝是代表“天”来对商朝进行惩罚,周因“德”配天下。

因此,不但夺取了代表商朝通天权力的鼎器,而且在新铸的祭器中,突出自己人文主义色彩浓重的宗教观念。 据说武王讨伐商王之前,天降瑞应,一只巨大的红色凤鸟,口衔玉硅落在周的社庙之上。所以在周朝礼器的一些图案中,龙头上出现了凤的冠状物,形态中少了张扬和狞厉,变得平和而趋于艺术化。 春秋战国诸侯割据、百家争鸣的世风,使原始宗教观念发生了重大变化。尤其是阴阳五行学说的出现和盛行,使“龙”形象逐渐演变成以阴阳相合为特征的吉祥图案,大量的蚊龙、蟠曲龙以及龙凤合壁的造型,不但出现在礼器上,而且开始出现于一般的日用器具,如铜镜、丝织品、帛画上,变成了一种突出祥瑞气氛的图案。龙的形体上突出了兽的特征,与虎相似的四足被艺术加工在龙的身上,使龙变得神采飞扬、威武矫健。 也就是在这一时期,“龙”开始被视为君象,居于一国之尊的国君逐渐被喻为“龙”。秦始皇被称为“祖龙”。 秦汉以后的人们吸收了许多动物形象中最神奇的部分,比如:鹿角、驼头、兔眼、蛇颈、蜃腹、鲤鳞、鹰爪、虎掌、牛耳等,经过艺术改造后加到“龙”的身上,使“龙”更具神意。那时的“龙”与今天的“龙”在形象上已没有本质的区别,只有个别形体部分的差异而已。

“龙”作为皇帝的代称——“真龙天子”,出现在汉初。司马迁在《史记·高祖本纪》中,利用“龙”为汉高祖刘邦的身世涂上一层神秘色彩:“高祖,沛丰邑中阳里人,姓刘氏,字季。父曰太公,母曰刘媪。其先刘媪尝息大泽之陂,梦与神遇。是时雷电晦冥,太公往视,则见蛟龙于其上。已而有身,遂产高祖。高祖为人,隆准而龙颜,美须髯,左股有七十二黑子。仁而爱人,喜施,意豁如也。常有大度,不事家人生产作业。及壮,试为吏,为泗水亭长,廷中吏无所不狎侮。好酒及色。常从王媪﹑武负贳酒,醉卧,武负﹑王媪见其上常有龙,怪之。

” 有关“龙生九子”的故事出现在明朝,明孝宗朱佑樘突然心血来潮,问礼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李东阳:“朕闻龙生九子,九子各是何等名目?” 李东阳仓卒间不能回答,退朝后左思右想,糅合民间传说,才凑出“龙的九子”: 虫八虫夏,性喜水,被雕成桥柱上的兽形; 嘲风,喜好冒险,因而人铸其像,置于殿角; 睚眦,平生好杀,喜血腥之气,其形为刀柄上所刻之兽像; 赑屃,力大,其背亦负以重物,即今刻在石碑下的石龟; 椒图,形状似螺蚌,性好闭,铺首衔环是其形象; 螭吻,平生好吞,即殿脊的兽头之形; 蒲牢,平生好鸣,它的头像被用作大钟的钟纽; 狻猊,喜欢蹲坐,佛像座下的狮子是其造型; 囚牛,性喜音乐,其形为胡琴琴杆上端的刻像。 当农业耕作成为社会主流经济时,掌握天气的变化规律就越来越重要。

因此,古人始终相信一定有一个善于变化,天上可飞水中可藏的“神物”,掌管着与之相关的一切,这个“神物”就是“龙”。“龙”的神性也由此被概括为:喜水、好飞、通天、善变、灵异、征瑞、兆祸、威武等。 “龙”字的音调,应该源于天空中“隆隆”的雷声,它给人的感觉是恐怖、壮烈、崇高和神秘。而“龙”字的字形最初则像鳄、像蛇、像闪电等等。于是,甲骨文和金文中就有了各式各样的“龙”字。后来,逐渐演化、简化成现在的“龙”。

【来源:作者原创】

 

文秘文章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