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秘家园>> 文史撷英>> 文化艺术>> 神话传奇

神话传奇

谎说曹操的两份遗嘱

繁体中文】  作者:佚名   发布:2013年06月06日   阅读: 次   【以稿换稿

趁着河南省文物局宣布在安阳发现了曹操墓的消息、引发大家对曹操的又一次热烈讨论之际,来说一说曹操的两封遗书,或许,能对大家议论安阳曹操墓真伪和了解曹操其人的真实情况,有点助兴作用。

《三国志·魏书·武帝纪》和《宋书·礼志》等史书文献都记载了曹操的两份遗嘱,一份作于建安二十三(公元218)年六月,即距离曹操去世一年半时。这份遗嘱被称作《终令》,全文如下:

古之葬者,必居瘠薄之地。其规西门豹祠西原上为寿陵,因高为基,不封不树。《周礼》冢人掌公墓之地,凡诸侯居左右以前,乡大夫居后。汉制亦谓之陪陵。其公卿大夫、列将有功者,宜陪寿陵,其广为兆域,使足相容。

这份遗嘱,交代自己死后的墓葬问题,主要包括择地、形制、陪葬等内容。这一份遗嘱,值得注意的有以下几点:

一、墓地不得占用良田;

二、地址是邺都西门豹祠西边山丘上;

三、坟墓依山开掘,不在墓顶封土,种植树木;

四、遵循汉周制度,要让一部分文武官员死后在旁边陪葬。

遗嘱中,看不出曹操有特别主张薄葬的意思。这份遗嘱,大约只是曹操一时的设想,原则性的安排,不是很当真。因此,并没有安排人去落实。

另一份遗嘱作于建安二十五(220)年正月,曹操临终前不久。这份遗嘱被称作《遗令》,全文如下:

吾夜半觉小不佳,至明日饮粥汗出,服当归汤。吾在军中,持法是也。至于小忿怒,大过失,不当效也。天下尚未安定,未得遵古也。吾有头病,自先著帻。吾死之后,持大服如存时勿遗。百官当临殿中者,十五举音,葬毕便除服;其将兵屯戍者,皆不得离屯部;有司各率乃职。敛以时服,葬于邺之西冈,上与西门豹祠相近,无藏金玉珠宝。吾婢妾与伎人皆勤苦,使著铜雀台,善待之。于台堂上安六尺床,施繐帐,朝脯上脯糒之属,月旦、十五日,自朝至午,辄向帐中作伎乐。汝等时时登铜雀台,望吾西陵墓田。馀香可分与诸夫人,不命祭。诸舍中无所为,可学作组履卖也。吾历官所得绶,皆著藏中。吾馀衣裘,可别为一藏,不能者,兄弟可共分之。

这份遗嘱,是真正的遗嘱,内容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是介绍自己病况以及对付办法;

二是交代自己死后收敛方法;

三是交代丧葬期间朝廷官员、屯戍将士的安排;

四是交代埋葬之地:邺都西郊山岗上西门豹祠下方;

五是吩咐不得随葬金银珠宝;

六是交代妻妾、妓女的居处和生活就业安排;

七是交代遗物的分割方法。

这份遗嘱,语句明显有些错乱,也有重复之处。如果不是文献记载出的问题,例如错简,那就应该是曹操在拟这份遗嘱时,神志已经不太清楚。权倾朝野的政治家、指挥千军万马的军事家、卓有建树的大诗人,最后的遗嘱,竟然是如此地具体琐碎,絮絮叨叨。鸟之将亡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遗嘱中的那些话,我相信,是曹操临终之际的真实想法。因为,这个时候他已经没有必要作秀;那些话,也不像是在作秀。

这份颠覆常规的遗嘱,“内容竟然讲到遗下的衣服和妓女怎样处置等问题”(鲁迅《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曹操是一个十分务实的人。遗嘱中,仍然看不出曹操有强调薄葬的意思——生前衣服是他所喜欢的,不随葬金银珠宝是为了防止坟墓被盗。值得特别注意的是,遗嘱中还在交代埋葬之地,似乎可以透露这么一个信息:曹操临终的建安二十五年正月,还没有开始着手修建陵墓。就是说,曹操高陵是在曹操死后才开始修建的。很可能,曾经有过一个权厝或者简葬的阶段。

【来源:作者原创】

 

文秘文章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