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夏、元代时期的敦煌菩萨
【以稿换稿】【繁体】 作者: 佚名 来源: 网络整理 阅读 次 【小 中 大】【收藏】
西夏、元代是党项族和蒙古族两个少数民族占领统治敦煌的时期,长达三百年。由于这两个少数民族统治都都信奉佛教,虽然没有中断敦煌艺术,但是以汉民信奉的大乘显宗佛教壁画艺术已经衰败,而佛教密宗壁画艺术在此时期却得到了发展,并且达到了最高水平。
密宗菩萨中绘制最多、形象最丰富的是《千手千眼观音》。据敦煌研究院调查统计,仅莫高窟492个洞窟中,历代绘制的《千手千眼观音》共40幅。最早的为盛唐,最晚的为元代。其中盛唐绘制最多,形象也达了最完美的阶段。其代表作品如榆窟第一流窟西夏《千手千眼观音》和莫高窟第3窟元代《千手千眼观音》。
榆林窟第3窟是西夏晚期开凿的一个大型洞窟。从建筑形式、洞窟内容、壁画题材、布局到画风,都具有藏传密宗艺术的特色和西夏民族特点。同时,又显示出唐、宋汉族文化艺术传统的巨大影响。《千手千眼观音》绘在该窟东壁南侧,画面纵高3.7米,横宽2.2米,面积为8.14平方米,是敦煌石窟最魇千手千眼画像。画面内容布局是中央画巨大的五十一面千手千眼观音菩萨正面主像,观音脚踩水池中的莲花,头顶有宝盖,天空雨宝花,宝盖下面有一位化佛。两侧各有一身圆月中的化菩萨。下方水池两侧是观音的部众天神、吉祥天女、婆薮仙人、火头金刚、毗那夜伽神。这幅《千手千眼观音》有两大突出特点:一是观音的面最多。观音画五十一面在敦煌壁画中很少见,仅此一例。五十面作宝塔重叠,上下分为十层,由下而上,中间一面较大,两边较小。头面由大为小,数量每层多少不等。第一层三面,第二层至第六层是七面,第七层至第八层是五面,第九层是两面,第十层一面,在第十层最大面上画一座七层宝塔和五十一面重叠。好似一座完整的尖形宝塔,高树在观音头上,使人看起来并没有怪异的感觉。二是观音的手臂多,一般的千手千眼观音最多画十只大手臂,其他手臂均为小手组成的扇面背屏面代替。而此观音像画九十只大手大臂,这在敦煌擘画中也是很少见的。九十只大手分左右两侧,对称地画在观音身后椭圆形的红色背光中。其中四十只手所持的法哭、宝物依照佛经仪轨所画的,如日精手、月精手、宝轮手、宝剑手、甘露手、拂尘手等。其他五十手,各持一手,各示一业,表现了人间生活的内容。表现生产行业的有:农耕图、冶铁图、酿酒图、路碓图、商旅图等。表现生产工具的有:斧、锛、铲、锄、耙、曲尺、墨斗、斗斛、水壶、航船等。表现歌舞乐哭的有:杂技图、舞狮图、箜琶、排萧、古筝、腰鼓等。表现支植物的有:双鸡、海龙、大象、卧牛、麒麟、菩提树、芭焦叶等。表现敬佛哭物的有:七层塔、舍利塔、宝盖、宝盒、大钟、袈裟、须弥座等。古代画师把一个百行百业、三教九流、五花八门、包罗万象的复杂社会浓缩到由千手组成和椭圆法光之内,表现观音菩萨无所不能的无边法力,正是此幅千手千眼观音画像的历史和艺术的珍贵价值所在,所以深受学术界研究者的特别关注。
莫高窟第3窟是敦煌石窟中唯一以观音菩萨为主题的洞窟,俗名观音洞。南北二壁《千手千眼观音经变》构图为横长方形,纵高2米,横长2.4米,面积为4.8平方米。其构图、布局、人物完全一样。相比之下,北壁比南壁艺术水平略高。图中观音为十一面,正面有三眼,面相丰圆。头戴宝冠,斜披长衣,腰系长裙,璎珞环钏饰身,神态端庄,立于大莲花上。身内两侧伸出四十只大手臂各持法器、宝物。其中一双大手臂,高举化佛于头顶,其他小手,手各一眼分为四至五层,组成巨大的圆轮形法光,配做观音的背光。观音背光两侧是面相相对的吉祥天女和薮个人,上方两侧角是两身飞天,下方两侧角是对称的火头金刚和毗那夜伽神。
这两幅《千手千眼观音》虽无榆林窟第3窟的规模宏伟,内容丰富,但在人物徒造型和绘画技艺上却是菩萨画像中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精品杰作。观音造型,姿态优雅,意境完美。其十一面:在正面耳廓后面,各有一面,头顶发髻上排列五小面,中间较大的是恶面,恶面上面是一佛面,与一双大手臂高举的化佛配合在一起,好似一座尖型小塔,均衡相称,十一面均为三眼,其二十双手臂用细铁线描绘,仔细观看,臂臂都出自观音身上,排列得十分巧妙自然。其余小手,每手一眼,巧妙地组合成圆形法光,看上去即像莲瓣编成的大花环,又像发出万道光芒的一轮红日。观音好似站在花环和红日之中,设计精巧,构图完美。
总之,我们可以从敦煌石窟壁画中找到菩萨的衍变轨迹,佛教传入中国时,菩萨是一位“勇猛丈夫”。在近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国人民把这位外来“洋神”改变成了一位中国“善神”,又逐步从“非男非女”,“女相男身”,“男相女身”,最后变成了一位外表上具有中国性外貌风姿,内心上具有中国文化内涵气质,面善心兹,大兹大悲、救苦救难的“东方圣母”。可以说菩萨女性化,是中国人民在×美术史上的一大创造。
手机扫码后也可查看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