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秘家园>> 文史撷英>> 文化艺术>> 书画篆刻

书画篆刻

以物寓意的花鸟画(一)

以稿换稿】【繁体】  作者: 文秘   来源: 网络整理   阅读 次  【    】【收藏

花鸟与人们的生活关系密切,无处不见,无处不在,与人们朝夕相处,因此,在远古时代,花鸟就时常作为艺术表现的对象。早在七八年前的河姆遗址中,就有双凤朝阳的刻骨,在仰韶文化的彩陶图案装饰上,以植物和动物(如鱼、鸟、鹿等)为主题也是普通的,使其成为仰韶文化的重要特征之一。进入阶级社会之后,花鸟画当作工艺美术的一部分,常在各种屏风、器物或装饰品中出现。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花鸟画开始从工艺美术范围中独立出来,已出现了专门从事花鸟创作的艺术家。据画史记载,梁元帝肖绎曾画有《蝉雀百团扇》,南宋一画家也画有《蝉雀图》。但是遗憾的是没有实物流传下来可作佐证。只是到了隋唐,特别是唐代,具有独立审美意义的花鸟画,才正式产生了。从此,花鸟画作为一种独立的画科登上了画坛。

唐代花鸟画,画种分工也日趋明显,出现了各种专长的画家。

薛稷是盛唐最受时人称颂的花鸟画家,尤擅画鹤,史称他在官署、寺庙和私邸中画了不少花鸟壁画,他画的鹤被称为一绝。杜甫就有称赞薛稷画鹤的诗句;“薛公十一鹤,皆写青田真,画色久欲尽,苍然犹出尘。”道出了画家笔下鹤的高昂神韵。边鸾,长安人,他的花鸟画设色鲜明,浓艳如生,能“穷羽毛之变态,夺花卉之芳妍”。他对唐末五代花鸟画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唐代的动物画十分发达,在过去这类绘画一般归入鞍马人物画或花鸟走兽画里,因为中国画传统中没有动物画这一分科。韩干和韩氵晃是较为著名的动物画画家。

韩干,长安人,以画马闻名,初学曹霸,后自成一体。

宋代的苏轼赞美韩干画的“十四匹骏马”,可惜这幅画已失传了。

韩干的代表作现存的只有《照夜白图》和《牧马图》两幅了。

《照夜白图》画的是唐玄宗李隆基的一匹白色的爱马,这匹马全身皆白,像夜晚天上的月亮,它被系在木桩上,然而它不甘心于被束缚羁,怒目圆睁,仰天长啸,四蹄在不停地跃动,似乎要挣脱缰绳而去。

《牧马图》画的是一个牧马官骑在一匹白马上,另一匹黑马在一旁伴行,两匹马均膘肥体壮,毛色鲜亮,肚腹浑圆,韩干能把这一切表达出来,后人评韩干画马是“骨肉停匀”,做到这一点是相当不容易的。

韩氵晃出身贵族家庭,他的父亲曾经是唐朝的宰相,他后来也做了宰相。

韩氵晃在做地方官的时候,就很关心农民疾苦,他善于画农家的风俗、人物、耕牛等。

以农村题材入画,在汉代的石刻和魏晋南北朝时的砖画上经常可以见到,如渔猎、农耕、采桑、扬场、收获等图景是并不少见的。

但在卷轴画里却是很少见,因为封建社会的画家,大都是文人士大夫,他们关注的绘画题材不是政治军事,就是山水风景,要不就是文人雅趣,很少关注农民的生活。

所以唐代画马的画家多,画仕女的画家多,而画牛的画家很少。

韩氵晃的传世佳作《五牛图》就更成了稀世之宝。

这幅画画的是五头皮毛、站姿和角度不同的牛,韩氵晃把这五头牛刻画得和真实的牛很像。

没有在农村生活过的人或不太关心农村的人很难画成这个样了。

从右向左,第一头牛是一头大黄牛,正在低头吃东西,背景是荆棘;第二头牛是一头花牛,身上有黑白色斑,正在昂首前进;第三头牛是一头正面的棕色牛,是最难画的;第四头牛回头伸舌,很可爱的样子;第五头牛是一头红颜色的牛,正在怒目斜视。


手机扫码后也可查看


 

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