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画教学和中国画创作
【以稿换稿】【繁体】 作者: 邵大箴 来源: 网络整理 阅读 次 【小 中 大】【收藏】
20世纪之前的中国画教学采用的是师徒制,从临摹入手,培养了那时的中国画画家,其中的利弊是大家知道的;20世纪以来,按照西方模式办美术教育,在学校(院)里的中国画教学,受到西画教学模式的影响,从素描着手,强调写生,结合古画的临摹(对临摹的重视,各院校的情况不完全一样),又培养了一批另外类型的中国画家。今天我们站在新的高度审视中国画教学问题,当然会有新的认识、新的思考和新的抉择。首先,我们必须总结上一世纪尤其是1949年之后中国画教学的经验、教训。这几十年的道路曲曲折折,有两个时期比较重要,一个是50—60年代初,一个是1979年之后到现在近20年的时间。现在学校里的骨干教师,画坛上活跃的中青年画家,大多数是在这两个时期接受中国画教育的。同时,我们也得看看1949年之前的情况。在回顾、总结时,我们有个参照系,那就是20世纪之前的中国画教学和创作。当然,今天由我们来总结和整理我们经历过的事情,很难客观、公正和科学。这没有办法,尽力而为之,任何人的思考、眼光和见解,不可能不打上时代的烙印。
中国画教育中最重要的问题,是临摹、写生、创作三者的关系如何处理,它们各自占有多大的比重,它们如何谐为一体地在培育中国画创造人材中发挥作用。这是在50年代就热烈讨论过的问题,近20年来也没有停止过争论。争论的各方,都认为在中国画教学中要包括这三方面的内容。只是三者的先后、比例以及具体的安排,有不同的认识和做法。有两所学院大家公认为是有代表性的,这就是中央美术学院(北京)和中国美术学院(杭州)。解放之后,这两所美术学院都拥有过杰出的中国画教育家,也都培养了不少杰出的中国画创造人才。新浙派、新京派(姑且这样称呼它)就主要是这两座学院培养出来的画家挑起大旗的。这两创作派别、这两所学院的中国画教学有什么特点,有什么共同处,又有什么差异,社会上、国画界有各种议论,这是很自然的。我想,它们都是在中西融合大文化背景下产生的,都有艺术面临现实,关注人生的思考、认识和自觉的追求;也同样,他们在教学和创作实践中,也或迟或早地加深了对传统文化修养、传统绘画技巧在现代中国画教学中重要性的认识。传统精神与技巧在许多方面体现在笔墨之中,而对笔墨的认识与理解必须通过对经典古画的临摹方可获得。这两所院校中临摹课的比重逐渐增加,说明大家对传统的重视。这里有两个情况值得提一提,一就是中国文人画传统中人物画比较薄弱,学习人物画的画家当然也要上临摹课,要临摹人物、山水、花鸟,以体验笔墨的精神,掌握笔墨的技巧,但相对山水、花鸟画专业的学生来说,他们要更多地掌握写实造型能力。这写实造型能力的掌握,有多种途径,民族传统的经验和技巧积累是一种,西画的素描造型又是一种,只是后一种即西画的写实造型需融入中国画的格调与情趣之中;二就是对临摹的摆法,从临摹入手学习中国画,大家意见比较一致,但是不是要在中国画教学中提以临摹为主的主张,则有不同的看法,有人主张“三三制”,即临摹、写生、创作各占三分之一。不过有一点大家的意见是一致的,那就是临摹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传统精神,从而培养他们的创造能力。总之,在上述两校以至其他院校中,具体做法不完全相同,在这种情况下强求统一是不可能的,只有在实践中允许做不同的试验,才是明智的做法。艺术创作允许有不同流派,而且有成就的派别愈多愈好,同样,艺术教育中也允许有不同学派,这样,中国艺术教育才会生气勃勃,中国画坛才会充满活力。
参加首届黄宾虹奖评选的11所艺术院校都有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他们选送的作品都显示了各自出色的教学和创作成果。相信通过这次评奖活动,将会进一步推动中国画教学改革的步伐,使其更具中国传统精神,更符合新世纪人们对中国画的期待。
国画的美感与欣赏
对于一般人来说,能否欣赏一幅绘画作品常常是能否“看懂”,他们的欣赏步骤是:画的是什么?画得像不像?画家画这种形象的寓意是什么?如果都回答出来了,便认为是看懂了,如果回答不出来,便认为是看不懂。这种方法就是一种传统的讲“故事”的方法,他们对于绘画作品的欣赏往往过多借助“文学性”的描述。那么,用这种方法来欣赏中国画,一般来说,工笔的、写实的作品就容易欣赏,因为它是具体、真实,看得懂。
但如果是粗放的。写意的作品,尤其是水墨写意的作品,就较难欣赏了,因为它不写实,形象不具体,就看不懂,而且更无从知道作者的寓意了。当然,一般人用这种方法欣赏绘画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因为画得像,看得明白,才容易引起联想、产生共呜。但是我们必须明白,一幅绘画作品的好坏,却不是以“像”或“不像”来衡量的。
就艺术而论,我们衡量一件绘画作品的好坏,或我们欣赏一件绘画作品,首先不在于它像或不像,而在于绘画作品的主题,或者说绘画作品中所辐射出的某种观念、某种思想、某种情绪,能否紧紧地抓住观赏者的心弦,能否给人以充分的艺术审美享受,并使人从中获得某种启迪和教育。应该说,这才是一切艺术作品的真正目的。像与不像仅仅只是作品一种达到目的的手段而不是目的本身。因此像与不像就不能作为衡量作品的好坏或欣赏作品的标准。
那么,画家们是怎样来看画的呢?就国画而言,内行人看画一般是看画面的整体气势,用美术术语来说就是先体味其“神韵”,或者“神似”,然后再看它的笔墨趣味,构图、着色、笔力等。最后才看它的造型,即像不像或“形似”。内行人的这种抓“神韵”的欣赏方法当然是抓住了实质,因为“神韵”就是一种高的艺术审美享受,常常是中国画家们的追求达到的目标。
当然,一般的人要从画中去体验到一种“神韵”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那不但需要一定的审美能力、艺术修养,也还需要具备一定的绘画方面的基本知识,特别是通过绘画而训练出来的一种“感觉”。所以要很好地欣赏绘画,还得具备多方面的才能和艺术修养。
但是,如果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欣赏绘画作品也许更能理解一些。有人提出,艺术的欣赏需要经过审美感知、审美理解和审美创造三个阶段,那么从这样三个方面去欣赏绘画作品是很有道理的。
审美感知就是要求我们直观地去感知审美对象,即艺术作品本身,我们可以去感知作品上画的是什么?画得像或是不像,色彩是鲜明的或是灰暗的,线条是流畅的或是笨拙的,表现手法是工笔的或是写意的等等,总之要自己亲自地平心静气地进行直观的感受。第二步,在审美感知的基础上进行审美理解。即在直观感受的基础上,进行理解和思考,把握作品的意味、意义和内涵。这种理解包括对作品的艺术形式和艺术技巧的理解;对作品表现的内容和表达的主题的理解;以及对作品的时代背景和时代精神的理解等等,这就需要充分调动我们的思考能力。
我们可以一步一步地想下去:作品画的内容要表现什么?是怎样表现的?所采用的艺术手段是否恰当?能否充分地表达出主题?同时,透过作品的画面,猜测作者的心思,是热情地歌颂或是辛辣地讽刺;透过画面的气氛,体验画面的情调:是深沉或是豪放,是乐观或是悲伤。再还可以根据已有的知识结构,结合作者的身世、创作特点和所处的时代背景等进行分析。
到了这一步,艺术的审美欣赏并没有完结,还有一个审美创造阶段。就是通过审美的感知和审美的理解后,在对作品审美的基础上进行再创造,通过自己积累的审美经验、文化知识、主活阅历等进行丰富的联想、升发开去,再创造出一个新的意象来。这样,你才真正获得了启迪和教育,欣赏绘画才获得了真正的意义。青少年朋友们不妨用这种方法去欣赏中国画(或其他绘画),认真试一试,看能否有所收获。
手机扫码后也可查看
- 上一篇:怎样欣赏书法
- 下一篇:林风眠的位置—兼论中国绘画的传承与创新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