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秘家园>> 文史撷英>> 文化艺术>> 书画篆刻

书画篆刻

初学书笔记

以稿换稿】【繁体】  作者: 冬子   来源: 网络整理   阅读 次  【    】【收藏

  一、
  1、第一个字写的时候软沓沓的就像在描画,写了一整张之后就胆大了许多,慢慢就开始像写字了。
  2.、书法跟写诗一样,认识再多,没有实际操作过,也很难体会的那么微妙。写着理解着,然后对书法的理解会越来越多,比如字里面的构成,笔力等,比如你划一横的时候,会跟书上的对比,你会觉得,诶?怎么他的感觉像一把刀,那么硬,我的怎么软塌塌的像面条,,然后写了好几笔,还是做不到,达不到他那种丰满的体格,这个时候你就开始审视这一横里面差异了,然后你慢慢开始体会到好的书写者那种力透纸背的“功力”,然后慢慢也就会读“书法”了,,下次看展览也能入了门,看出个好歹来。
  3、写隶书的时候发现它的特质,有时候用笔很“拙”,像幼儿刚会写字,一笔一划皆显稚嫩,有时候又很“刚硬”,跟楷书一样严肃,一横拉过去像刀刻在石头上的。构成上也很有趣,每个字在整体上都是有意的安排,比如笔画少的字会粗一些或者小一些,以便跟整体协调起来,这种“有意的安排”在每一个字上也有体现,比如上下解构的“留”就会被写的扁方一些。有时同一个页面里面出现相同的两个字的话,这两个字一定不会被写成相同形状的,变化很微妙,十个八个同样的字也会有所不同。建筑像诗,一首诗里尽可能的避免同一个形容词出现。变化像人,每个人都是一个鼻子两只眼,一张嘴巴两扇耳朵,数以亿计的产出,却不会有一张完全相同的脸。
  4、练着也顺便思考,去认识这门艺术。书法地位很高,趣味和门槛必然也像诗一样有广度深度和难度。
  5、上课之前,写的很专注,也很上瘾,两点二十学生画完了自习的作业乱糟糟的时候,我就发现越写越差。好几个横折都被写成了楷书的形,一撇一捺,速度也越来越快。必须心静才能写好每一个字,,如果心烦气躁,败笔就会很多。每一个字都必须心静,不然,一笔乱,全篇皆散。书法修身养性的的一面即在此得到体现。
  6、最初练字,练的是笔法,横竖撇捺点的运笔和写法,熟练了以后,再勤读贴。一本帖起码写上百遍之后,再找高手指点。不能断,每天一个小时便好。
 
  二、
  7、张迁碑笔力刚劲,以方笔为主,端正严谨,落笔果断,棱角分明。但在每个字的细节上又“至少有一笔”俏皮之处,比如突然拐出的斜笔,生动、稚拙;比如撇画会用力拉长再向上弯转,方中见圆,使得严肃的字一下子灵动起来。好比一个沉稳的老男人,对话时一定不失风趣,才有味道。只是不苟言笑,一本正经,就会很呆板,有距离。
  而在没有斜画,也没有撇画的的纯方结构的“中”字里,则会在字的右肩上,挺起一个角来,就像画一个正面人物速写时,为了让画面生动些,不那么死板,会故意把肩膀动态画的更夸张一些。那灵动的一笔,就是为了破掉方笔的严肃,有破有立。
  8、临张迁碑,难度有三。一,先做到方、平、齐、直、稳。二,如何破。三,如何破出“稚拙”。
  9、每个字都可解读,趣味百生,可见书写者写的有多享受,明显是在把玩他笔下的字。
  10、浓墨和枯笔,是一幅字里面很重要的整体虚实构成,何时蘸墨,蘸多少,都需要考虑在内。跟大小,疏密一样,是节奏,是一幅字必备的建筑美。
  11、在写了几遍张迁碑后,临了一张曹全碑。这个时候,终于能体会到,桂斌老师为什么让我从张迁碑练起了。曹全碑笔法纤柔,结构秀美,只要控笔能力稍微成熟点,就能写的非常“好看”。但同样的控笔水平,临张迁碑时,一笔一划的力度和构成,稍微一个细节没照顾到,字就残了。写了两个多星期,依然处处是败笔。
 
  冬子(张二冬),诗人
  87年生,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油画系。现居西安
 

手机扫码后也可查看


 

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