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秘家园>> 文史撷英>> 文化艺术>> 武术竞技

武术竞技

太极拳论

以稿换稿】【繁体】  作者: 佚名   来源: 网络整理   阅读 次  【    】【收藏

 

  王宗岳《太极拳论》中的两个问题

  学习和掌握太极拳的基础要领是练好太极拳最基本的条件 杨派太极拳用架述真

  太极拳何以能“四两拨千斤” 陈式太极拳训练六部曲

  太极八法的技术规范 推手精义

  太极拳三三原理 太极八法与圆劲

  论劲 论太极拳

  陈式太极拳的练习步骤与方法(上) 陈式太极拳的练习步骤与方法(下)

  老年人练太极拳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太极拳丹田潜转意气潜说

  太极拳的内功及应用 谈太极拳的腰裆功

  太极拳中的意与气 太极拳阴阳浅识

  太极推手十二要素 《太极图说》与太极拳

  你的拳为何不管用 太极拳中的十二对矛盾

  太极拳劲的浑圆——对称、矛盾、抗争 赵堡太极拳简介

  太极拳拳理体现道家哲学,理解了“中空道通”,再去学练松柔功夫,有理可依。为此,思想上要有准备,身体上也要有准备。练太极拳身体是载体,身体从表及里应该首先是一个“空瓶”,这是东方文化之特点。你不遵循太极文化的轨迹,不按照太极阳阴学说的规律,不适应太极拳学的特点,是很难“装进美酒佳酿”的。

  一、九 松

  所谓“空瓶子”,是心神意念要松弛,安静下来排除杂念,以一个安静无为的心态,去学练太极拳。对身体的要求更为严格,太极拳人的头、肩、肘、腕、手、腰、胯、膝、踝、脚、颈、胸、背、腹、臀等部位都要适应太极拳学的规范要求,综合为“九松”、“十要”。“九松”、“十要”也是对习练者的体能要求。

  太极拳其根在脚,我们从下而上一个部位一个部位讲述它的状态与功用。

  脚

  脚为周身、踝、膝、胯、腰、肩、肘、腕、手等九大关节之根基。武禹襄《十三势说略)曰:“其根在脚……由脚而腿而腰,总须完整一气”,“劲起于脚根”。从太极拳的经典著作中,可见脚在太极拳中的根基作用,太极拳人不可不重视脚的训练,不可不重视脚为根之地位。习练太极拳必须有一双太极脚。要双脚乎松落地,与大地融为一体,不踩力,不抓力,十个脚趾都要舒松。

  踝

  脚与踝相接,也叫踝子骨、脚腕子。松脚不松踝管道不通,影响周身放松,不能松贯到顶,不能节节贯串松到手指。松脚的同时,踝不着力,有热胀感,膝部位得到放松。从脚松向上,踝部松,节节贯串,周身松通。

  膝

  滕是太极拳家关注的重要关节。膝之作用在拳术应用中也十分重要,它是大腿与小腿间承上启下,阴阳变动之枢纽。

  膝在拳套路里势势负重,各种步法缺膝难成,象坐步、弓步、马步、歇步等等,还有的拳势扭动双膝,常此下去膝关节不堪重负要出毛病。吴式太极拳对膝的训练是合理的,要求弓步和坐步膝曲不过足大趾的大敦穴(趾甲根部)。臀部尾间坐在后脚跟。这个姿式的关要部位要收腹股沟,形成脚、腹股沟、顶,三点成一线。膝有上提之意,又不是刻意去提,以松脚自然提为难确,如此行功,膝不负重。

  胯

  松胯是拳家之常识,凡练拳人都注意松胯,也互相提醒松胯。胯不松,两人较技,措手便输,这是最好的检验。

  拳家不可不研究松胯之功法,往下松比较困难,找不到放松点。人体结构,大腿骨的股骨顶端股骨头有突出的部位即在髋臼穴部位,俗称“胯尖”。两边胯尖意往两侧突出,然后意往下松,档开一线,这个动作看不到外形,是在意念支配下运动。松胯动作完成后,由别人轻扶听劲,有扶空之感,用力推,推之不动,似铸入地下之水泥柱桩。但是,松胯要与提膝、松踝、松脚贯串一起同时放松才有效果,孤立去松胯效果不佳。

  切忌技击时闪腰移胯,随意扭动双胯,左右旋转似跳,不能放松双胯,扭动也是僵滞,易受人制。

  腰

  先贤的经典著作中关于腰的论述为我们后来学子,在学习太极拳的道路上提供了依据,使我们一目了然,知道腰在太极拳作用中的地位和作用。

  关于腰,武禹裹的论述有“腰为驱使”、“腰如车轴”;王宗岳的论述有“活似车轮”、“命意源头在腰隙”、“刻刻留心在腰间”。

  腰为太极拳体用结合之主宰,是体内“九曲珠”中间那颗大珠子,亦有“九曲珠是在珠子体内有九个弯,故名九曲珠(见《孔于世家》),不是九个珠子”的说法——编者,位居中央,是体之中枢,承上启下沟通上身下肢联系的枢纽。拳家无不奉为主宰刻意修炼,但多摸不到要领,苦恼着不少拳家。

  如何进行腰部的训练是拳家练好太极拳之关要。经过多年实践,从“身知”功夫中悟到一点腰在拳术中的变化和应用。拳论中谈论腰的论述是经典要言,绝无差异,我们练不好是我们理解有误。拳家不应该有腰,准确的说,空腰,也就是没有腰。拳论说的“腰隙”、“腰间”,腰隙前加上十分重要的形容语“命意源头”让后来练家“刻意留心”,留心“腰间”。隙者空也,间者没有也。空间、时间、房间,都是空的,练家不可不察,拳家不可不悟。空腰是命意源头,源头乃是发源地。(对“命意源头在腰隙”句,有人亦有不同见解,认为首先应弄清什么“命意”,其次才是“源头在腰隙”。——编者)高明的拳家不应该有腰,你也永远摸不到他的腰。拳家的腰是“隙”是“间”,是空无。按照拳理拳法要求,所谓没有躯干,即是肩以下胯以上,胸腹部位皆空,拳者感觉没有躯干,对方触模也确实摸不着东西。

  拳友接受空腰的理论以后,要解决如何将腰练空的拳法拳艺。首先练拳时不想腰,不要腰。在遇有上下、左右、转身的动作时,不要以腰带手脚坐腰转身,而是以松脚松腰解之。转身时不转腰转不过去,请不要转,以松脚转身,转不过去不转,在重心上找问题。武禹襄《十三势说略》中有一句要言“有不得机得势处,身便散乱,必至偏倚,其病必于腰腿求之”。怎么求?松腰松腿,除此没有什么其它良方。

  肩

  在太极拳套路中没有肩的单独拳势,在技击训练中,有肩靠一技,外三合之首即肩与胯合。

  在太极拳套路中,无肩难以成为拳,每势每动也离不开肩,肩之重要显现在拳势套路之中。拳家在盘拳实践中深深体会到肩寒全身僵,肩紧全身滞。肩也是呼吸的总“气门”,寒肩气上浮,腰紧受制。

  训练松肩不是短时间可奏效的,要天天注意松肩,盘拳势势松肩,在阴阳变转松腰的同时也应松肩,一招一式肩松沉不着力。在预备式时,双肩从夹脊左右意松至肩,然后双肩下松。经常注意动则松肩,可以达到松肩之目的。

  肘

  太极拳没有单挑出来讲肘,肘在套路中无所不在。肘在肩腕中间,肘滞上肢僵,在技击上吃亏,练拳肘僵也难以将拳练好。

  太极拳要求松肩、垂肘,肘自然下垂,垂肘,肘不着力就是。太极拳修炼中以垂肘为佳,练拳垂肘,日久,肘自然下垂,有“一肘松到脚,巨力难进身”之说。象“十字掌”、“金鸡独立”等势,手高举过头,肘形上提,但仍有下垂之意,不可着力。

  腕

  太极拳的腕骨均应松开,腕应灵活,还要虚松,不能着力。以松腕取胜,腕有力全身受制。

  腕不能孤立松柔,要配合松肩,垂肘,展指松腕。指不展腕不好松。垂肘,展指松腕,先展指,手松开,腕自然舒松。

  手

  以太极手修炼太极拳。按拳理拳法的要求,练家的手应为“形于手指”、“妙手空空”,舒掌展指,指关节也要节节松开。

  在武术中手的运用变化多端,分为拳、掌、勾、爪、指等五类,五类手法中,演变出百余种用法。太极拳手法有四:掌、拳、勾、指。

  二、十要

  “九松”、“十要”是练太极拳之前放松周身以进入修炼状态。九松是松身体的九大关节,身上其它部位当然要放松。十要,是要求下收臀或溜臀、裹裆、收腹、吸腹股沟、展胸、圆背、内吸肩胸窝、弛颈。

  太极拳的身形十分讲究,一定要规范到太极拳的拳理拳法所要求的松柔身形,也就是太极拳所要求的体能。身上的九大关节松开后,身体的各个部位亦应配合,相适应放松。如松腰与溜臀、裹裆、收腹、圆背密切相联系,孤立的去松腰是困难的。在讲述放松臀部等十要部位,还是从下往上,一个部位一个部位论述松之拳法。

  臀

  臀部在太极拳中主身形中正。王宗岳拳论有“尾闾正中神贯顶”的教旨。尾间是脊椎的根部,尾骨部位,位于长强穴。

  身不正而尾闾歪斜,影响身形中正;摆尾必定摇头,破坏了身形的正体中正。太极拳要求身形中正,臀部下收,或称溜臀,方可保持身体正直。臀部下收,呼吸自然深沉,会阴部位自然上提,身体易于放松,呼吸自然安舒,直接影响松腰、圆背、拔脊、裹档等部位的修炼。翻臀则破坏全身的松柔关系。

  溜臀动作并不难,是摸得着看得见的部位,动则臀下溜,手扶有下溜感。

  裆

  裆是任督两脉的交会处。练家裆的功夫以圆裆、裆开一线为佳。裆在会阴穴两侧,会阴与百会穴上下呼应相对,自然疏通任督二脉,王宗岳有“虚领顶劲”“尾闾正中神贯顶,满身轻利顶头悬”之先贤拳论,可见裆在全身之重要。练家在身形拳法中应刻意修炼,技击中常被对方“脚踏中门裆里钻”得势使自己失败。

  在拳势中坐步与弓步的虚实变转,裆圆胯松步法自然变转,稍一用力即受人制。练家要警惕,裆不可着力以虚为要。松裆的关要是裹裆,似婴儿以三角巾从臀部两胯自下而上,从左右而中包住,而完成溜臀、裹裆动作。

  收腹

  王宗岳《十三势歌诀》云:“腹内松静气腾然”,体内轻松不瘀阻,呼吸顺畅深沉,都来自松腹。

  溜臀、裹档、收腹是紧密相联的三个中部部位。臀、裆松活,腰空,背圆灵活不滞,使全身松开,虚实变转,开合自然,这是收腹之功效。腹内松静与气沉丹田是否不协调。太极拳家一般不提气沉丹田。气沉丹田久练小腹似扣着一口锅,看着圆鼓鼓,摸着硬邦邦,影响练家在技击场上操胜券。聪明的拳家在修炼身形的过程中,循拳理拳法遵道而修,气沉丹田有悖太极阴阳变化。丹田为练气不存气,练意不存意,练劲不存劲,使腹式呼吸顺畅,兼有养生作用。小腹硬梆梆象扣一口锅也许是病态。

  前辈太极拳家有“气卸到足底”、“劲起于脚”、“其根在脚”、“上下相随人难进”之说都论及到气到脚。太极拳名家杨禹廷有“用脚呼吸”的教旨,他的腹部、小腹给人感觉是一个深不可测的洞。老拳师从来不说“气沉丹田”,可见气沉丹田,不一定是上乘功法,拳家不可不察。

  腹股沟(右左)

  小腹左右两侧部位各有一条向下走向的沟,名为腹股沟。

  腹股沟对吴式太极拳的身形、重心的变转十分重要。吴式太极拳的特点之一是单腿重心为“主柱式身形”,两脚双重仅仅是瞬间的过渡。弓步和坐步为单腿是实脚,不着力的为虚脚,功法规范不容虚实不清,实脚实,虚脚虚净。拳法要求,弓坐步“三尖相对”即弓膝无过不及,不得超过大趾甲根部,鼻尖上下遥相相对。脚尖、膝尖、鼻尖成三尖相对之势,尾闾“坐”于坐步后脚跟部位。这个动作难度很大,只有吸松腹股沟方可准确完成这一动作。

  胸(含三要:展胸、收吸左右胸窝)

  胸部放松有关周身松之大局,拳论有“腹松净气腾然”之要求。胸松的操作难度很大,如何习练松胸是极为重要的拳法。含胸可以吗,不是不成,前人有“含胸”之说,但我们对前人的身法理解不透。练含胸者,又都松不下来,从外形看可以观察到两肩前倾或两肩前合,胸部仍松不下去,一触即滞。

  胸部放松与松肩关联,在胸部放松时,含胸动作把握不准确,影响背部的放松,胸背不松,影响周身松净。通过实践,笔者认为展胸为佳,展胸与松肩、垂肘同时进行。如此操作胸部仍然不净,这时应轻吸胸肩间之胸窝的部位,胸部自然展松,听劲有追不上的感觉,似有一个深洞。

  背

  背与空胸相关联。空胸背部自然活圆,似龟背,空腰脊椎自然节节上拔,是督脉从会阴向百会的自然走向。空腰,脊椎自然节节上松至顶,有“气温周身”“满身轻利”之感觉。技击运用有“力从脊发”克敌至胜的威胁力。

  空胸、圆背的过程中,空腰、脊椎骨节节上松的同时,脊椎有胀热的感觉,有粗大的感觉,你的背部功夫就已显现出来。请注意,因背是练拳过程中,周身松而得,不是单找此功。单找单练难以如愿。

  颈

  虚松胸腰、背之后,向上是“十要”的上端,要松颈部,松颈部也称谓弛颈。

  弛颈以灵活头部,有“猴头弛颈”之说。不要刻意“竖腰立顶”,如此意大力过,影响空腰、圆背,不利周身放松。颈部以自然虚松为好,为了找到弛颈的感觉,以收下领,两眼平视为准。

  三、虚灵神顶

  “精神能提得起”“虚领顶劲”“顶头悬”等顶的拳法使初学者难掌握。

  腰、背、颈部紧张僵滞不利中枢神经系统对全身各个系统和器官的调节。头部僵紧不利脑平衡,心脑意念僵紧影响全身放松。对初学者来讲拳法简单易于习练,顶上以精神虚灵为佳。使顶上有虚灵的感觉,将精神意念虚虚的想象在顶上已经够了,不要再去“提”“领”“悬”,使头部自然虚灵有神即可。对于修炼多年的练家,能作到顶上虚灵,自有一种新的感觉和“味道”。(此文为笔者1998年10月31日在杭州市吴式太极拳习练者集会上的讲学稿)

  王宗岳《太极拳论》中的两个问题

  黄国南

  在太极拳古典理论著作中,被拳界评价最高的应是王宗岳的《太极拳论》(以下简称《王论》)。它从宏观高层次用我国太极阴阳学说来论说太极学,提纲挚领,立论精辟,文词简炼,条理清晰,对太极拳的走架、推手和散手都有普遍和很高的指导意义。但因该文以理立论,比较抽象,对具体拳法讲得不多,而且言简意赅。因此在某些论述上引起了太极拳研习者的不同认识和争论。对这些有争议的地方作更深入的研究,当有助于太极拳理论和实践的继承和发展。

  1.《双重》

  王宗岳在《太极拳论》中提出:“立如平准,活似车轮。偏沉则随,双重则滞。每见数年纯功,不能运化者,率皆自为人制,双重之病未悟耳!欲避此病,须知阴阳,粘即是走,走即是粘;阴不高阳,阳不离阴;阴阳相济,方为懂劲”。由于《王论》中对双重未作具体解释,于是怎样理解双重,在拳界引起不少争议。首先是,双重之病是只发生在双方比手之时,还是也会出现在走架之中?主张前者的人认为《王论》中指出:“率皆自为人制,双重之病未悟耳”和“粘即是走,走即是粘”,明显地是指双方比手时才会出现双重。主张后者的人则认为《王论》中也指出:“立如平准,活似车轮,偏沉则随,双重则滞,每见数年纯功,不能运化者……”,可见双重也指走架中的毛病。

  对走架中何为双重,也有不同的看法,大致有以下几种:

  (1)两腿平均用力支持身体(如骑马步)是双重;

  (2)双手同时出击是双重;

  (3)同侧手足同时为实是双重;

  (4)两足未分虚实或两手未分虚实只是双实,井非双重,只有两足两手同时不分虚实,才是双重;

  (5)上下不相随是双重。

  对比手中的双重大致有下列看法:

  (1)对方向我加力,我不知柔化而用力顶抗是双重;

  (2)丢匾也是双重;

  (3)只走不粘亦是双重。

  上面对双重的各种解释,有些是明显错误的。有些虽然有相当道理,可惜都是从一个局部去理解和解释,没有从整体和从太极阴阳哲理方面去理解双重的实质。现就此谈谈个人的看法。太极拳的哲学指导思想是太极阴阳论。太极动则分为阴阳,阴阳静则合为太极(太极者,无极而生,阴阳之母也。动之则分,静之则台)。合太极时,阴阳将分未分是统一状态下的协调;分阴阳时,阴阳对立交变是矛盾状态下的协调。总的要求是阴阳相济,互为其根。《王论》谈到双重时固然举出了“自为人制”’‘粘即是走,走即是粘”等有关比手时的双重,但也同时举出了“立如平准,活似车轮。偏沉则随,双重则滞。每见数年纯功不能运化者”等和走架相关的双重。《王论》对双重的基本观点是:“欲避此病,须知阴阳……阴不离阳,阳不离阴,阴阳相济,方为懂劲”。这种观点是从整体去理解双重的,包括了走架和比手。阴阳是矛盾对立而又协调统一的两个方面。太极是阴阳平衡相合相抱的一个球体。太极球中的某一部分阳的减少同时也是阴的增加,它必然导致太极球中另一部分阳的增加和阴的减少,反之亦然。这就是阴阳交变,互为其根。这种此消彼长、互为其根的变化是在保持太极整体阴阳平衡的条件下进行的,这就是阴阳相济。如果背离了阴阳平衡这个条件,就必然导致阴阳乖离,互相牵制、抵触、排斥,而使太极的整体协调遭到破坏,失去了球体运动的圆转顺随和轻灵的性质,而导致滞重不灵。这就是双重的实质。

  以虚实为例,虚为阴实为阳,右虚则左实,上虑则下实,手虚则足实;两手分虚实,两足分虚实。虚实分清当然是避免双重的方法。但是,只从手或足或是其他局部的虚实变换中去理解双重则是片面的,无法达到整体的阴阳相济,解决不了双重问题。武禹襄《十三势说略》中说:“虚实宜分清楚,一处自有一处虚实,处处总有此一虚实。周身节节贯串,无令丝毫间断”就明确无误地说明了局部(如手足)的虚实必须服从全身的总虚实,才能达到阴阳相济。因此,避免双重之病不能只着眼于手和足或其他局部的阴阳虚实,而必须注意全身的阴阳虚实,使矛眉对立的两个方面从整体上统一协调起来,消长转化,互为其根。不互相牵制,不互相抵触,更不互相排斥。这样才能达到全身的安舒、轻灵、圆转、顺随而不出现双重。反之,无论动静、虚实、开合,出现自相牵制、抵触、排斥,即是不知阴阳,双重之病未悟。

  至于比手中出现的双重,其根源仍在于走架中的双重未悟。只是由于另一方的加入,两个运动系统合成一个系统,增加了人我双方的一对主要矛眉使情况更加复杂而已。比手中避双重的关键还是在于保持自身整体的平衡协调,阴阳转化互为其根,达到阴阳相济。正如李亦畲《走架打手行工要言》中所说:“动静固是知人,仍是问己。自己要安排得好,人一挨我,我不动彼丝毫,趁势而入,接定彼劲,彼自跌出。如自己有不得力处,便是双重未化,要于阴阳开合中求之”。具体地说,彼以刚采,我以柔应,避其劲端,接其劲侧。保持自身的中正安舒,不偏不倚。通过腰、胯、腿和粘着点的螺旋缠绕,将对方来力的一部分引化到身外(左重则左虚,右重则右杏),这就是“走”(阴)。“走”只是阴阳交变互为其根整个过程的一半,其另一半是“粘”(阳)。《王论》说:“粘即是走,走即是粘”。也就是说,粘和走是合一的,是整体,不可分成两截。柔走同时也就是刚粘。通过腰、胯、腿的旋转将对方来力中未被引化的部分返回加于对方身上,控制其中心或劲源,这就是“粘”。做到了粘走合一’“左重则左虚而右已去,右重则右虚而左已去”,也就做到了“阴不离阳,阳不离阴,阴阳相济”,而避免了双重之病。这里有一个需要注意的关键是“守中。,外则“立身中正”、“尾闾正中”;内则“中气放收,宰乎其中”。只有在“守中”的前提下,才能达到阴阳的整体平衡协调而相济。

  现举两例说明在走架中知阴阳避双重之理:

  (1)左云手:当左足向左开步时,左足上提变虚,右足松沉变实,随着右足下沉为实,右手上棚为虚,配合右手变虚,左手下沉为实,此时左手之实又正好配合左足之虚。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当左足上提变虚时,左手下沉变实,随着左手下沉变实,右手上捆变虚,配合右手变虚,右足松沉变实,此时右足之实又正好配合左足之虚。整个过程的虚实变换,节节贯串,相顺相随。正如武禹襄《十三势说略》中说:“勿使有缺陷处,勿使有凹凸处,勿使有断续处”,“局身节节贯串,勿令丝毫间断。”

  (2)右蹬脚:左足向下松沉为实,右足前蹬为虚,配合右足之虚,右手前击为实,随着石手前击为实,左手向后放劲为虚,此时左手之虚又正好配合左足之实。有人认为,右足用劲前蹬,应为实,左足负担全身重量,亦为实,因此该式是双重。这是由于未能从整体去知阴阳而得出的错误判断。实际上,右足虽用劲前蹬,但其发劲的基础和源头仍在左足下沉之实。因此,相对于左足而言,右足为虚。譬如人站于结了冰的河的岸边,伸右足用力踩冰以试探其承受力,此时石足虽用力下踏,但仍是左足为实,右足为虚,否则即会跌入河中。在右蹬脚的情况下,虽然左右手分虚实,左右足分虚实,但从全身来看,相对于左足之实,右足和两手都为虚,此即“三虚一实”(实际上,太极拳所有拳势,任何时候四肢都应处于三虚一实的状态,三虚是动,是气势腾挪;一实是静,是精神贯注之处),才能保持整体的安舒、轻灵、顺随,避免了双重之病。

  以上是从身法上论双重,其实,太极拳阴阳交变互为其根达到阴阳相济的另一个关键,是心意的合一和意气的灵活变换。王宗岳《十三势歌》说:“意气君来骨肉臣”;武禹襄在《太极拳解》事说:。心为令,气为旗;神为主帅,身为驱使。;在《十三势行功心解》中又说:“精神能提得起,则无迟重之虞,所谓‘顶头悬’也;意气须换得灵,乃有圆活之妙,所谓‘变转虚实’也”。可见心、意、气的灵活变换对全身阴阳相济的重要作用。

  2.“仰之则弥高,俯之则弥深;进之则愈长,退之则愈促。”

  《王论》中的这句话,是对“左重则左虚,右重则右杏”的引伸,从仰、俯、进、退四个方面来说明以柔克刚,用柔劲顺随走化对方进攻的刚劲所产生的效果,但没有说明达到这种效果的方法和过程。有人解释为:‘彼使我仰,我以更高引之,彼使我俯,我以更低引之;彼退我进,我以更长逼之;彼进我退,我以更促引之。。有人说:“在推手过程中,不论对方向上或向下进攻,还是前进或后退,都沾随对方,随其攻上而上,随其攻下而下,随其前进而退,随其后退而进。由于我的柔顺随从,使对方攻上有高不可攀之感,再攻,脚根就会浮起;攻下有深不可测之感,再攻,身体就会塌坠;前进有远不可及之感,再进,则会前倾失势;后退有身急步促之感,再退,就会仰倾失势”。不过,单从字面去解释并不能解决实际问题。因为,问题的实质不在于从字面去解释文句,而在于弄清在实战中怎样才能做到“仰之则弥高,俯之则弥深;进之则愈长,退之则愈促。。

  如果只是从上、下、进、退去顺随对方,则当对方比自己身高手长时,只会使自己落于背势而失败。这样的顺随就不是“舍己从人”而是。舍近求远”,正是“差之毫厘,谬以千里”了。《王论》在“左重则左虚……退之则愈促”句中只提到了“走”的一面,而没有提到“粘”的一面。我们要理解,由于“粘即是走,走即是粘;阴不离阳,阳不离阴;阴阳相济,方为懂劲”是《王论》的中心思想,因此,提到了走就当然包括了粘。而粘走合一涉及到一系列细致而复杂的技击方法,不是几句话所能说得清楚的。《王论》是一篇提纲挚领,言简意赅的论文,不可能详细地去论述这些细致而复杂的问题,所以只谈效果而不谈具体方法和过程。我们学习《王论》,要全面学习它所提出的太极拳理法和各个要诀,特别是“粘即是走……方为懂劲”的中心思想,结合实践,印证揣摩,方能收到效果。功久则自然“豁然贯通”而达到“从心所欲”。

  杨派太极拳用架述真

  李琏

  本文介绍的“杨派太极拳用架”,即俗称的“杨氏小架”,为杨少侯先生所传,与其胞弟扬澄甫先生所传的“大架”不同。由于杨少侯先生生前传人较少,所以了解和擅演这套拳架的人不多。本文作者李建先生曾得到吴图南先生亲授,对这一拳势的情况知之较详。我们除了向读者推荐本文外,希望李先生能更多的介绍与“扬派用架”有关的知识;同时,也建议熟知这一拳势的其他方家传人撰文,使这一少为人知的太极拳势得以弘扬推广。

  ——编者

  杨派太极拳用架是与练架(又称行功架、慢架)不尽相同的拳法。因其势短小、动作快捷、发劲轻脆、故又称小架或快架。笔者有幸在六十年代末追随吴图南师爷学得此拳,借此机会简单介绍,供同道参考。

  太极拳用架常被人误认为杨班侯所创,往往冠以“班侯xx拳”,“班侯xx架”,以讹传讹。事实上这套拳法在杨禄蝉先生进京以前就有了。据禄蝉先师初至京师落脚教学之处——天义酱园东家张凤歧家有关记录:“太极拳功夫有崩啄拿劈、朋捋挤按、采列肘靠、哼哈呼吸、点击推按、勾挂抖弹、搓折滚甩(抽)、掐筋、切脉、闭血(穴)、断(截)气,怒是真怒,笑是假笑,抖搂凌空”等等。吴图南先生早年在北京香山万安小学教书,与张氏后人张伯允先生往来甚密,并根据交谈著有《张氏随笔》一书。可惜“文革”时被人抄家,此书亦下落不明,虽仅剩下只言片语,却也可作为太极拳用架原貌的佐证。

  吴师爷曾屡次向我提及并在《太极拳用架序稿》一文中记述了杨少侯先生之言:“祖父禄蝉先生尝云:太极拳有体用之分,有大方舒展,玲珑紧凑之别,无论盘拳、打手、应用散手……等,均以此区分其造诣之深浅。虽因人体禀赋强弱之不同,练拳时间久暂之不同,功夫纯杂之不同,教者均用不同之方法,因材施教……若为锻炼身体,却老延年,达到益寿长寿之目的,教以练架;非有相当体质,方可教以用架。”又因“太极拳用架为个中之秘,师弟传授代不数人。”故禄蝉先生传斑侯先生,班侯先生传少侯先生,少侯先生传乌拉布(吴图南)、尤志学、田兆麟、车润芳、马润之等五人,后又传四川刘希哲。吴图南先生所教者甚众,然尽得其真传者,却寥寥无几,这是因为他教练此拳必择人而授,其人又必须具备能脱胎换骨的毅力才可学得。

  练习太极拳用架,不但要有好的武术基本功(即腰腿基本功),更要有深厚的内功修为,其中不仅包括太极拳练架基本功,而且有系统的功法操练——即太极功。吴图南先生将其分做着功、劲功、松功、气功四部分。只有通过不断的内功训练,并随着其修为的不断升华,太极拳用架才能逐渐地得以完善。这和有些人所讲“除架子低和速度快之外,其他要求与太极拳大架相同”的论点是截然不同的。用架是通过套路与着功、劲功、松功、气功等内功锻炼融合而成,否则就练成类似猴拳或慢架快练了。

  太极拳用架首先十分注重对着熟的训练。吴图南师爷对套路中反复出现的势子很重视,主张套路与单势操练相结合,仔细地体会各种劲路的变化,从松入手把功融于着法当中。每一势无论动作、劲路、意气、呼吸都有极为严格的要求(同练架有不同的地方)。由慢渐快,力求短小简捷。久而久之,自然而然把着的变化转换成劲、意、气的变化。也就是拳经所云“由着熟渐悟懂劲”,然后再含着求劲、求气……循序渐进,直至“应物自然,全身透空”之化境。

  笔者六十年代末学习用架时,有幸常常见吴图南师爷演练此拳。当时师爷已经八十有五,白发银髯,却依然抽插内弹、弓马连技、凌空跳跃,步法轻灵机敏;分摆踢蹬、踏踩削钩、点击推按、钩挂抖弹,脚法、掌法脆快分明;八法五步、搓啄碰截、抖楼弹炸、粘离凌空、往来流利、荡击合一,意劲玲现剔透,全身透空,通体贯串,丝毫无间,全神笼罩,气势磅礴。真是无一处不轻灵,无一处不坚韧,无一处不沉着,无一处不顺遂。

  太极拳用架的训练过程就像登山一样,循阶而上步履艰辛,绝无捷径可循。正如吴师爷所云“而其要则在乎练”。少侯先生幼年练习此功,因不堪忍受其苦曾想投井自尽,后被家人及时发现,经痛责后,发奋用功,终能继承祖业。吴图南师爷九岁开始习武,八易寒暑,后又拜少侯为师。少侯先生严格以求,让他在八仙桌下练功,汗水浸透足靴;在演练打手时,更被少侯先生摔得遍体鳞伤,师爷不畏苦痛,练功不辍,终成一代名师。从前贤们刻苦练功的经历中,吴图南师爷总结出一句话:练习太极拳必须有百折不挠的毅力,万夫不挡的勇气和脱胎换骨的精神。

  吴固南师爷早在1938年于西北联合大学任教期间,就写了《少侯先生太极拳要诀》一书,书中详尽地讲述了用架精义和部分用架的练习要点,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其书未能完稿出版。只有马有清老师在吴图南师爷口述的《太极拳之研究·轶拳新呈》一书中,对本拳从历史到演练都做了简洁的介绍,使同道们能了解到太极拳用架的概貌。

 

手机扫码后也可查看


 

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