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秘家园>> 文史撷英>> 文化艺术>> 文学文艺

文学文艺

胆敢在太岁头上动土—莽汉鬻拳传

以稿换稿】【繁体】  作者: 龚子耶   来源: 网络整理   阅读 次  【    】【收藏

    
    关于鬻拳的生平资料,史书上记载甚少。我们从姓氏上推测,他的家族可能与楚国的先祖鬻熊有直接的血缘关系。因为古人得姓,往往有以人名为姓氏者。鬻拳的姓氏可能来源于秘书工作其家族的祖先名鬻熊。
    也许正因为他的家族地位较为特殊,鬻拳在楚国宫廷中的身份是比较高的,被封为楚国的太伯之职。也许正因为他的家族地位较为特殊,他敢于公然地几次与楚文王较劲;后来,尽管鬻拳失去了双脚,他还仍然担任着大阍(负责守卫国都城门的官职),这恐怕是史无前例的。纵观楚国的历史,敢于在公开的场合和国君唱对台戏的人,惟有鬻拳一人而已。可见,鬻拳和他的家族在楚国中的地位是非同寻常的。
    有关鬻拳的生平活动,在古籍记载中仅有两个很不显眼的小故事。可是,这两个不显眼的小故事却十分地惊险激烈,充满了个性色彩,足于让鬻拳名扬华夏,千古不朽。
    第一个故事是:兵谏楚文王。
    楚文王六年(公元前684年),楚国举兵伐蔡(今河南上蔡县)。伐蔡的缘由,从表面上宣称,是应息国国君的请求,去惩罚荒唐无礼的蔡侯,可从深沉的原因上看,远非如此,另有其他的事由。
    息国是蔡国的南邻,故址在今河南息县。两国比邻而居,息国要讨伐蔡国,这其中的缘由得从一个美丽的女子讲起。
    蔡侯与息侯同时娶了陈国女子为夫人,这两位陈国女子生得都十分漂亮,一个是沉鱼落雁,一个是闭月羞花,都是天下闻名的绝世美人。
    按照当时的婚姻制度,国君或大夫的夫人于归的时侯,她的妹妹也要一同跟着陪嫁过去,称为“娣”,而随嫁的婢女则称为“媵”,总称之为“娣媵制”。陪嫁的妹妹可能是胞妹,也可能是堂妹;可能是一人,也可能是数人。蔡侯与息侯的夫人为堂姊妹,蔡侯原本可以一箭双雕,却阴差阳错地成了千古之恨。
    当时息侯夫人息妫归宁回陈,途经蔡国,蔡侯为了尽地主之谊,更为了内心深处的飘忽欲念,便命人安排筵席,热烈款待客人。开宴初时,蔡侯尚能保持宾主的礼仪,酒酣耳热之际,蔡侯便露出本相,除了不三不四地讲一些与身份不符的话语之外,竟然在息妫身上动手动脚起来。
    为了保持国君夫人的尊严,息妫不待盛筵终了,便匆匆率领从人拂袖而去。
    此事后来传到息侯耳中,他勃然大怒,认为蔡侯欺人太甚,便下决心,非报此受侮辱之仇不可。
    报仇雪恨之事,说起来容易,真正行动起来却是困难重重。息国是个小国,兵弱将寡,如果真的两国交兵,还根本不是蔡国的对手。再说,这样的丑事不便明言,如果师出无名又难以激励国人同仇敌忾的心志。他想来想去,就想了一条“借刀杀人”的妙计。
    这一日,息侯派遣使者来到楚国,向楚王献计说:“蔡国自恃与齐国友好而不服楚国,若楚国兴兵攻打息国,息侯求救于蔡国,蔡侯必念在与息侯是连襟的关系而慨然出兵相助。然后,息国与楚国合兵一处攻打蔡国,必然生擒蔡侯,既俘虏了蔡侯,还怕蔡国不向楚国进贡吗?”
    楚文王正想找机会进兵中原,只愁没有理由,闻言大喜。于是,便择吉日举兵,浩浩荡荡,杀奔息国而来。息侯问讯楚国已经出兵,假意向蔡国请求救兵。
    故事的情节发展,果然如息侯预先设计的一般,都在正常向前推进着。
    话说蔡侯接到息侯急救的请求,果然亲自率领大军如期而来。可是还没等他把营寨扎下,楚兵与息兵就象洪水一样从四面八方合围过来。愚蠢的蔡侯,脑袋快要搬家了,还没明白过来是怎么回事呢!此时,蔡侯也顾不得国君的尊严,如丧家之犬一般择路逃去。多亏是在夜晚,他乘着夜色的掩护,仓皇突围出营寨,直接投奔息城而来。息候这里却命人紧闭城门不纳。
    息候在城下喊道:“我是息候,赶快给我开门,放我进城。”
    谁知城上的兵卒见是蔡侯狼狈而来,大家雨点般的纷纷往城墙下扔石头,大骂道:“我们主公已经交代过了,若是其他的人来了,尚可放他一条生路,就是你息侯来了,才不能开门!”。
    蔡侯被逼得走投无路,终于被从后面赶来的楚军俘获。
    抓获蔡侯,正是息侯心中梦寐以求的事情。想到报仇之愿终于得以实现,便欣喜不已。在欣喜的同时,他拿出好酒好肉,大事犒劳楚军。直到此时,那个不爱江山爱美人的蔡候,才算是彻底明白,他是中了息侯的“借刀杀人”之计,心中悔恨却已晚矣。
    蔡侯因此对息侯恨之入骨,大骂他是个阴险狡诈的小人;同时对楚国师出无名进攻蔡国恼怒不已,就在楚营中大骂楚文王不义。楚文王闻之大怒,下令说:“把大鼎给我支起来,将这家伙扔到油锅给我烹了,作为太庙里的品祭,看他小子还骂不骂!”。
    楚文王此举本是一时气愤,却引起莽汉鬻拳的强烈不满。鬻拳性格坦荡直率,天不怕地不怕,是个得理不让人的主,就是国王做事于理不符,他也敢于犯颜直谏,毫不惧乎。
    此时,他认为烹杀蔡侯会给楚国与中原各国之间的国际关系带来负面影响,便拍案而起,口气强硬地说:“大王在中原各国中刚刚有了一点名气,而这次却师出无名攻打蔡国,如若再无端杀了蔡侯,诸侯皆惧,大家会疏远我们楚国,将来再想跻身中原就很困难了。我看不如留个人情,放他一马,与蔡国建立盟友关系,可谓一举两得,一箭双雕。”
    从当时的情况来看,莽汉鬻拳的建议无疑是十分正确的。倘若烹杀蔡侯,只不过出了一时之气,但此举会使列国震惧。震惧之余,为求自保,他们极有可能联合起来建立起统一战线,共同抵御楚国,如此这般,楚国北进的计划必然受到莫大的阻碍,损失就将是很大的。楚文王虽然明白这个道理,可蔡侯出言不逊,满嘴脏话,让人恼火,因此他仍然坚持烹杀蔡侯。
    这一下却惹怒了莽汉鬻拳。他不顾什么君臣仪节,把心一横,一个箭步冲到楚文王座前,左手攒住楚文王袍袖,右手拔出佩剑抵住楚文王的前胸,怒容满面地厉声说道:“大王,你到底讲不讲理!你今天如果不听从我的建议,臣当与你同时死于眼前!我这样做是不忍见看着你失去诸侯的信赖!”
    由于事发仓促,楚文王见状大惊失色,连声说道:“好!好!不要冲动!寡人听你的就是!”
    便即刻下令,撤去熬油的大鼎,赦免了蔡侯。
    莽汉鬻拳见楚文王顺从了自己的意见,就收回匕首,扑通一声跪在地上说:“多亏大王能够听进臣言,从善如流,这是我们楚国之福!但是为臣的劫持国君,罪当万死,愿伏斧钺,请大王动手。”
    楚文王了解鬻拳的耿介性格,没有责怪他的卤莽,只是轻轻地叹了一口气说:“爱卿这样做是出于忠诚为国,也是一片好心,寡人不怪罪于你!”
    可鬻拳仍然长跪不起说:“大王如果不治微臣的罪过,微臣万分感谢。虽然大王赦臣,可是微臣何敢自赦啊!”
    鬻拳起身找来一把板斧,在众人的注视中席地而坐。然后他举起板斧,使劲向自己的足踝砍去。只见手起斧落,砰砰两声过后,鬻拳的双足应声而断,顿时鲜血四溅。
    鬻拳疼的面色惨白,汗流满面。稍倾,他强忍巨痛,大声对群臣说:“大家都听着,以后凡是人臣对国君无礼的,就象我这样!”
    这几个场面转折迅速,情节变化激烈,前前后后不过是短短的几分钟时间。可是,就在这短短的几分钟时间里,楚国宫殿里却演出了如此令人心悸、震慑古今的一幕。
    楚文王急忙命太医疗治鬻拳的脚伤,又命人用棉匣将鬻拳的断足包装起来,放到太庙之中,以警示自己违谏之过。
    第二天上朝,楚文王说:“鉴于鬻拳对寡人的忠诚,现在他虽然双脚残废,行动不便,但为了表彰他的忠诚,寡人就任命他去做大阍(守卫都城城门的官职)吧。他的后人可以世袭此职。”
    从楚文王处理事情的情况看,他完全可以称得上是一代明君。他不仅没有惩罚鬻拳的过激行为,还照样封给他官职。这样做的结果有两个好处:一来表明自己的从谏如流,二来也给大臣们树立一个忠君的榜样。
    对于莽汉鬻拳来说,他很清楚用兵器挟持国君,意味着什么,他虽然卤莽,却是粗中有细。楚王不追究自己,大臣们谅解自己,但自己能原谅自己这种偏激而冲动的行为吗?
    但怎样做才能求得国君、大臣和国人心理上的平衡呢?
    也许直人鬻拳认为,只有用自残的方法,以自己双足的失去,才能抵消自己的过错。
    在上古时代,人们对国君的服从崇敬,是发自内心的,是天经地义的,而且不论这国君的品德如何,必须对他绝对忠实。
    鬻拳这样的自残行为,尽管是一种愚忠,其实也算是一种明智之举。因为这样一来,可以取得人们的同情,确实能够让人们的心理产生一种平衡。
    不然的话,挟持国君这样的大罪,他怎么去摆平呢!
    鬻拳的第二个故事是:敢在太岁头上动土。
    鲁庄公十八年秋天(即公元前676年),巴人率领大军进攻楚国。
    进攻的第一个战略目标是楚国新建的那处地区.巴军声势浩大,来势凶猛,并且很快就攻破了那处城(今湖北荆门东南)。
    那处城的守尹是阎敖。估计阎敖有四五十岁的年纪,矮矮的,胖胖的,长了一部花白的胡子;他胆小怕事,处世圆滑,善于投机钻营。因是楚国贵族出身,养尊处优惯了,在这种敌我力量对比悬殊的情况下,他见事不妙,就溜之乎也,只身逃回到楚国的国都——郢(今湖北省荆州纪南城)。
    那处地区,原是殷商子姓建立的国家——权国。当初,楚武王率兵灭了权国,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县级政权,并派楚国的大夫斗缗管理此地。谁知这斗缗是个有野心的家伙。他自认为掌握了权国的管理权之后,就可以真象一国诸侯那样为所欲为了。发展到后来,他竟然公开地与楚王分庭抗礼,最后走向叛变楚国之路。楚武王一怒之下,派兵围攻权国,杀死斗缗。楚武王把权国的老百姓整体迁移到那处(今湖北荆门东南),又派出大夫阎敖治理那处地区。
    楚文王刚刚即位不久,巴人以为有机可乘,便公然背叛楚国。他们出动了大量的军队进攻那处,很快就攻占了那处城。那处是座小城,守城的官员阎敖见敌我力量悬殊,为了保住性命,决定弃城而去,就换了便衣混在逃乱的老百姓之中,仓皇逃出城来,然后又从涌水(今湖北监利县东南)游泳逃回楚国国都。
    阎敖逃回国都后,被楚文王抓获。楚文王问他:“作为一方的主要官员,大敌来临后弃城逃命,该当何罪?”
    阎敖说:“那处城人少兵微,怎么抵挡得了那么多的军队呀!”
    楚文王对守尹阎敖临阵逃脱的行为,非常恼怒,气哼哼地说:“寡人命你在那处为官,你却弃满城的百姓于不顾,临阵脱逃,死罪难逃!”
    便命人以擅离职守之罪把阎敖处以死刑。
    阎敖的家族也是芈姓血统,在朝中势力庞大。他们纠集在一起,纷纷为阎敖鸣不平。大家的主要意见是,国君这样不分青红皂白,乱杀无辜,将来谁敢为你卖命!
    这年冬天,阎敖的家族为了给阎敖报仇,将家族力量集结起来与巴人联合,一同攻打楚国。
    第二年的春天(即公元前675年),楚文王亲自带兵迎战巴人,结果在津地(今湖北江陵市南),被巴人和阎敖家族的部队打得大败。楚文王的身上也数处受了箭伤。他见处境对楚军不利,便决定带领败退的人马暂时撤回都城。当他带领部队且战且退,好不容易退回到国都时,却见城门紧闭,守门的官兵故意不放他们进城。
    按照常例,胜败乃兵家常事,何况一个国家的国君,竟然不让回到国都里,岂不是天大的笑话!谁有这么大的胆子,竟敢在太岁头上动土,岂不是反了天!
    试想想,胆敢在太岁头上动土的人,除了莽汉鬻拳还有谁?!
    原来,负责城门的守门官是莽汉鬻拳。他的犟脾气发了,给部下下了一道死令:败军之将不得进城。无论是谁,那怕是楚王,也不准擅自打开城门放行。
    莽汉鬻拳为何不放楚文王进城呢?我们现在分析,首先可能与他诛杀阎敖有关。也许鬻拳也认为楚文王不应该杀死阎敖。阎敖没有打败巴人,没有守住那处,那是敌我力量悬殊造成的,主要责任不在他。作为国君你不分主次责任就把他杀了,完全是无法无天,是没有国法的表现。但而今眼下,你堂堂楚王不也同样是没有打败巴人吗?不也同样没有夺回那处城吗?为什么就不能处罚一下你呢?
    别人不敢处罚你,可我鬻拳就敢。
    再有一个原因是,阎敖既是楚国芈姓血统,又是楚国大臣,国王这样乱杀无辜,不是草蕳人命吗?你这样胡来,我鬻拳不处罚你,往后你还会胡作非为,甚至会犯更大的错误!因为你是国王,别人不敢出面教训你,我鬻拳今天就专门来趟这趟浑水!
    第三个原因是,楚国似乎有个传统的习俗:将军率领部队打仗,得胜者凯旋而归,享受胜利者的荣耀;失败者往往引颈自尽,谢罪于天下。
    面对鬻拳这样率直的人,楚文王也是束手无策。他心里也非常清楚鬻拳这样做的意图。心想,城门进不去,寡人就带着部队换一个目标去作战,打个几个漂亮的胜仗让你们瞧瞧。所以,楚文王转身就率领部队向北打去,一直打到黄国(今天河南省潢川县),把黄国给征服了,这才扬扬得意地班师回国。
    不幸的是,在回国途中,楚文王走到湫(jiao今湖北钟祥市北)这个地方,身上的箭伤受到感染,没有条件及时医治,病情突然暴发,陡然去世。
    死亡的时间,大概是这一年的六月份。
    这样一来就打乱了鬻拳的计划。我们现在推想,鬻拳可能是想以此来激励一下楚文王战胜敌人的意志,或者是想以此来教训一下楚文王不要乱杀无辜;等他胜利归来,再向他谢罪。可是,鬻拳已经等不到楚文王班师回国这一天了!
    假如楚文王攻打黄国归来途中没有去世的话,这一切活动都可能按照鬻拳预先设定的思路进行。但不幸的是,在回国途中,楚文王突然得病,盍然去世。
    这样一来,莽汉鬻拳也就走到了生命的尽头。
    我们现在推测,鬻拳当时可能也后悔过,不该把楚文王拒于国门之外。
    我们现在推测,鬻拳当时可能非常歉疚,在一种自责的心境下为楚文王操持着丧事,他可能认为楚文王的死与自己有直接责任的关系。
    莽汉鬻拳默默地为楚文王办理着安葬事宜,心情沉痛,不思茶饭,脸色明显憔悴。
    大家都劝他说,人的身体要紧,多少要吃点东西啊!可他总无声地摇摇头。
    隆重的葬礼过后,莽汉鬻拳默默做完该做的工作。他一个人坐着四轮车,让仆人推着,悄悄地来到还没有最后封闭的楚文王墓前,然后横剑自杀在墓道中。
    当人们发现莽汉鬻拳时,他已经死亡多时。
    大家心里明白,莽汉鬻拳是以这种方式向楚文王忏悔啊!他要用自己的死来为楚文王殉葬。于是,众人就把楚文王安葬在夕室——墓宫内的前院中,把鬻拳安葬在墓门口,也算是实现他殉葬的愿望吧。
    莽汉鬻拳生前是负责为楚文王守卫郢都城门的,死后照样坚守着职责——为楚文王守卫着大门,不过守的是墓门。
    如果说楚文王之死,是命运注定的话,那么莽汉鬻拳之死,就是性格注定了他的命运.综观鬻拳的一生,是独特的个性成全了他的美名.不管鬻拳性格刚烈也好,行为偏激冲动也好,但他的忠君之情始终没有受到过人们的怀疑,他的率直的个性也同样受到了后人的尊敬。
 

手机扫码后也可查看


 

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