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智谋:应变·应对-因时制宜,刘邦息武和匈奴
【以稿换稿】【繁体】 作者: 佚名 来源: 网络整理 阅读 次 【小 中 大】【收藏】
【原典】
秦汉年间,北方的匈奴在冒顿单于的统治下势力日渐强大,拥有三十多万军队,不断向外扩张,骚扰近邻,控制了北方和西部的广大地区。
刘邦建立西汉王朝后,受到匈奴南侵的严重威胁,他们接连攻占了马邑和太原。刘邦对匈奴肆无忌惮地扩张十分愤怒,亲自率领三十二万大军征讨匈奴。然而,刘邦对匈奴力量估计不足,冒险进击,结果被冒顿单于的四十万精兵围困在平城附近的白登山达七天七夜,士兵冻死冻伤者有七八万人,同时粮草断绝,处境十分险恶。
后来,陈平提出用重金贿赂匈奴皇后,刘邦的部队才得以解围,这次惨痛的教训使刘邦清醒地认识到,当时西汉王朝没有足够的实力在军事上同匈奴抗衡。
刘邦接受了大臣娄敬的建议,以和亲的方式来缓和同匈奴的关系。这一政策在刘邦死后一直延续了汉惠帝、汉文帝和汉景帝三个朝代。在这期间,西汉王朝经过数十年的休养生息,国力已十分强大,同匈奴的力量对比朝着有利于西汉的方向转化。
到汉武帝时代,西汉的实力达到鼎盛,汉武帝自恃兵强马壮,国力强盛,便放弃了刘邦以来实行的和亲政策,开始主动向匈奴出击。他派遣韩安国、李广等人率领三十万军队在马邑设伏,试图围歼匈奴主力,这个计谋被匈奴识破,未能得逞,汉、匈关系也因此完全破裂。匈奴时常侵扰西汉边境,汉武帝再次派遣卫青、霍去病等将领率兵对匈奴发动了三次大规模的反击,夺回了河西走廊,迫使匈奴向北撤退。
连年征战,使匈奴的实力大大减弱,加上内讧日益激烈,匈奴只得主动与汉朝握手言和。匈奴单于数次到长安请求通好。到汉元帝时,王昭君远嫁匈奴呼韩邪单于,汉、匈双方表示要永远和平相处,自此四十多年中,汉、匈之间没有爆发冲突。
【新说】
一切事情都是在时间过程中进行的,因而,时间因素对事情的发展和结果来说,至关重要。时间不同,所采取的办法也应随之变化。
有时,需要等待,刘邦在汉初时时匈奴的征讨,是时机不成熟,力量对比不利。因急于求成而招致惨败。有不少事情是必须靠等待的,如瓜的生长,需要一个时间过程,才会瓜熟蒂落。如果揠苗助长,效果就适得其反。
有时,则要抓住时机,有些机遇千载难逢,不及时抓住。失之交臂,悔之莫及。时间总是一维的,即总是向前进的,具有不可重复倒转的特性。一个人成年之后,不可能再重返童年时光,只有在神话中才会有“返老还童”
一说。失去了,肯定不可再得。孔子曾站在河边面对滔滔江水感叹说:“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所以,赶掉了这一班车,是不会再有下一班的。
时间的变化,使得事情也在变。此一时,彼一时;此时的办法,不一定适合彼时,反过来也一样。刻舟求剑者的最大错误在于不识时务,以固定不变的眼光去看待不断变化的情况,以不变应万变,于是求剑不得。
时机当然可以人为地创造,不过,这已是另一个问题。这里的主题是识时务,合乎时宜。还是那句老话:识时务者为俊杰。
【典源】
因时制宜:语出《淮南子·■论训》:“因时变而制宜适也。”
刘邦息武和匈奴:事见《史记·匈奴列传》及《汉书·匈奴传》。
手机扫码后也可查看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