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秘家园>> 文史撷英>> 文化艺术>> 智慧谋略

智慧谋略

中国智谋:应变·应对-抛砖引玉,魏国巧得赵五城

以稿换稿】【繁体】  作者: 佚名   来源: 网络整理   阅读 次  【    】【收藏

  【原典】
  魏昭王六年,秦国约赵国一起攻打魏国,说定取得胜利后,把魏国的邺城分给赵国。
  魏王受到秦赵两国的威胁,心中十分焦急,连忙召集群臣商议对策。
  相国芒卯说。
  “大王不要忧虑,臣下有一对策可退敌兵。”
  魏王连忙请芒卯说下去。
  芒卯说:
  “赵国和秦国本来就有矛盾,这次联合,无非是为利益。大王可派一位能言善辩的人出使赵国,对赵王阐明利害关系。再抛给他一点甜头,要他与我们联合,共同对付秦国。以后的事,臣下自有办法。”
  魏王说:
  “好倒是好,先生可愿去担此大任?”
  芒卯说:
  “这事臣下不宜出面,臣下推荐张倚前往。”
  魏王于是同意张倚出使赵国,临行前,芒卯又对张倚如此这艇地交待了一番。
  张倚到赵国后对赵王说。
  “现在大王既然要联合秦国来攻打我们魏国,邺城这个地方我们是保不住的了。为了避免军事争端,魏王情愿把邺城献给大王,不知大王可肯接受?”
  赵王心中暗喜,嘴上却问:
  “魏王的美意敝国领受了,但不知贵国对我们有什么要求?”
  张倚回答说:
  “其实也说不上什么要求。魏与赵世代友好,原来出于一国,而魏与秦却有着世仇。秦国是虎狼之国,秦兵凶狠残暴。魏王的意思,不外乎希望与大王永结邦交,如果大王看得起敝国,就请与秦国断绝关系。我们的邺城正等待着大王前去接收啊!请大王三思。”
  赵王为了稳妥起见,又征求了相国的意见,相国说:
  “与秦国联合攻魏,兴师动众,最终也不过是得到邺城,现在不动一兵一卒就可以得到,何乐而不为呢?请大王接受赵王于是答应了魏国的条件,立即宣布与秦国绝交,下令关闭关卡,不准秦国人通过。秦赵两国撕破了脸,秦国放弃了进攻魏国的计划,反而把矛头转向了赵国。
  赵王派使节兴冲冲地到魏国去接收邺城,芒卯却领兵拒使节于边境之外。使节说明来意,芒卯说:
  “我国之所以派张倚出使贵国,目的就是为了保全邺城,怎么去把它拱手相让给你们呢?你们有没有搞错啊?如果张倚真有这种说法,那是他弄错了,我可不知道。”
  赵国使节垂头丧气地回去报告赵王。赵王一听大惊,才知道上了魏国的当了。又听说秦国正在拉拢魏国一起来进攻赵国,更加惶恐不安,连忙召开紧急会议。结果是自动割让五个城邑给魏国,以求联合魏国共同抵抗秦国。
  
  【新说】
  抛出去砖,引回来玉。
  芒卯可真会做生意啊!而且,他做的是战争贩子的大生意,赚回来的,是整整五座城市。
  抛砖之所以能够引玉,实际上是利用了人类爱占小便宜的弱点,先给你一点甜头,诱你上钩,然后再慢慢收回,使你不得不付出更多的代价来。
  所以,抛砖引玉其实是一种钓鱼法,或者换一种说法,是吃小亏,占大便宜。
  当然,砖有大小,玉也有价值高低。并非每个人抛砖都能引出五座城市那样价值的玉来,话说回来,也没有几个人能抛出邺城那样大一块砖头。砖大砖小、玉贵玉贱,原理是一样的,方法也可灵活运用。这里没有时间的限制,也没有空间的制约,抛砖引玉之计,随时随地都可供你使用。总之是以小引大,以少引多,以差引好,以无价值引有价值就成。
  如此一说,做生意就是最好的抛砖引玉。
  
  【典源】
  抛砖引玉:“三十六计”第十七计:”类以诱之,击蒙也。”
  语另见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赵洲东院从稔禅师》:“大众晚参,师云:‘今夜答话去也,有解问者出来。’时有一僧便出,礼拜。师云:‘比来抛砖引玉,却引得个■子。’”
  魏国巧得赵五城:事见《战国策·魏策三》。
 

手机扫码后也可查看


 

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