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秘家园>> 文史撷英>> 文化艺术>> 智慧谋略

智慧谋略

中国智谋:处世·涉世-功成不居,张良彻悟淡名利

以稿换稿】【繁体】  作者: 佚名   来源: 网络整理   阅读 次  【    】【收藏

  【原典】
  张良原本是战国时韩国人,他祖父和父亲都是韩国贵族。秦国消灭韩国后,张良一直图谋恢复韩国,结交刺客,曾在博浪沙伏击秦始皇,没有成功。
  他逃亡到下邳,遇到黄石公,得到《太公兵法》,悉心研读,以图复仇。
  秦末农民战争爆发后,张良率众投奔刘邦。不久,他游说项梁拥立韩国贵族成当上了韩王,他任韩司徒。后来韩王成被项羽所杀,张良又投奔了刘邦,成为重要谋士。他协助刘邦直攻秦国都城咸阳,一路上迭出妙计,斩将夺宫,最后轻取咸阳城。
  张良经常给刘邦讲《太公兵法》。在楚汉战争期间,张良在鸿门宴上与项羽、项伯周旋,使刘邦得以脱身。他建议刘邦不要立六国的后代,以免留下后患,并建议刘邦顺从韩信的意思,将韩信封为齐王,以调动他攻楚的积极性。张良劝刘邦乘胜追击项羽,使项羽兵败后自刎于乌江。
  张良扶助刘邦建立西汉王朝之后,权衡利弊,选择关中作为王朝的定都之地,赢得了心心归附。在赏封功臣时,刘邦叫张良自己选择齐地的三万户作为食邑,但张良没有接受,并说只要有一块小小的地盘就足够了,把它当作同刘邦会面的地方,要它为封地,也完全是表达对刘邦的知遇之恩。
  张良认为,他灭秦复仇的目的已经达到,由平民官至列侯,一切都满足了。他想到自己年老多病,目睹了彭越、韩信等功臣结局悲惨,又联想到范蠡、文种复兴越国后逃生留死的历史教训,深怕重蹈覆辙,因此不贪一时之荣,不图一时之利。
  从此以后,张良淡泊名利,抛弃人世纷争,修性养心,专心研习黄老之学。
  
  【新说】
  不用多说,建功立业是众多志向高远的人所向往并为之奋斗的事情。那么,功成之后呢?不外乎这么一些情景:居功自傲,功成不居,贪得无厌。
  居功自傲似乎顺理成章,因为功绩卓著,无人能与之攀比,老子天下第一。于是,可以为所欲为,飞扬跋扈,骄横专制,目中无人。然而,这类人往往不得善终:或者被贬谪,或者遭弹劾,或者受千人所指,或者反过来遗臭万年。结果,功劳成了累赘和陷阱;为了功名,最后又受功名连累,正如木匠戴枷,自作自受。
  贪得无厌者甚为可鄙。大概他们建功立业本来就是为了捞取什么,一旦功成名就,有了资本,就张开血盆大口,见什么吃什么,见什么吞什么,一律不加选择。殊不知,吃下去和吞下去的东西,也有他们消受不了的时候,那时再来吐,就已经来不及了。下场可想而知:身败名裂。
  功名本来就是身外之物,既看重,又不看重,当是最佳的态度。看重,是因为活一辈子总得做点什么,为国家,为社会,为家人,为自己,总得用某些行为和结果来证明自己活着的价值。功名不过就是起了这么一种证明作用而已。
  不看重,是因为悟透了人生的哲理,人生一世,当赤条年来去无牵挂,活的是心灵的自由和自在,而不是受身外之物拖累、纠缠。还因为得到的越多,失去的也越多。不贪不占,不矜不持,也许更受人景仰。这应是最大的收获。
  所以,功成不居,不仅是一种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的策略,也是一种体现了人生境界的德行。
  
  【典源】
  功成不居:语出《老子》第二章:“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
  张良彻悟淡名利:事见《史记·留侯世家》。
 

手机扫码后也可查看


 

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