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智谋:处世·涉世-功崇惟志,刘备励志成枭雄
【以稿换稿】【繁体】 作者: 佚名 来源: 网络整理 阅读 次 【小 中 大】【收藏】
【原典】
乱世出英雄。奏末中国政治和社会的大动荡,推出了众多英雄豪杰,最著名的是三分天下的曹操、刘备、孙权三人。
刘备于公元221 年正式称帝,国号汉,建都成都,从一介寒士发展成拥有巴山蜀水的一代帝王。这同他自幼立志扭转乾坤有密切关系。
他是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后裔,家境贫寒,同母亲一起以贩鞋织席为生。
他虽然出身寒微,却不坠青云之志,待人宽厚,好结交豪侠人物。
刘备身处朝政腐败、灾祸频仍的时代。为了建立自己的军队,他不顾清贫,弄到了招兵买马的钱,靠着两名贩马致富的商人的资助,拉起了一支队伍,与关羽、张飞结拜为兄弟,从此在政坛上初露头角。
刘备被吕布打败后,一度投奔曹操,但始终一心想着东山再起。他借讨伐袁术之机,带兵离开曹营,试图联合袁绍抗曹。再度失败之后,刘备屈居于袁绍门下,不久又投奔刘表,寄居荆州。
一连串的挫折,使刘备对自己无所作为的境况倍感痛苦。有一天,刘备上厕所时见自己大腿长了不少肉,顿时感慨万千。刘表问其中原因,刘备说:
“过去身不离马鞍,大腿的肉都消失了。现在不再骑马作战,大腿又长出了肉。像这样岁月流逝,老之将至,但功业未成,因而悲从中来。”
在荆州期间,刘备认识到了要得天下,必须罗致一批人才。于是他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辅政,并广招荆楚志士,一时间庞统、马良、陈震、何朗、蒋琬等俊杰都来投奔。这些人日后为辅佐刘备建功立业立下了汗马功劳。
从此,刘备元气复苏,日渐兵强马壮。刘表死后,刘备到了武汉、九江一带驻防。他听从诸葛亮的建议,与东吴结盟抗曹,在赤壁之战中大败曹军,扭转了被动挨打的局面。
占据荆州为刘备建立蜀汉政权奠定了基础。刘备随后引兵入蜀,夺取了益州和汉中,自立为汉中王,不久便建立了蜀汉帝国。
【新说】
有志者,事竟成。这是古训。刘备的事迹为这一古训作了充分的注解。
志,有燕雀之志与鸿鹄之志的分别。前者安于眼前利益得失,不思进取高飞,随遇而安;后者志在青云,欲上九天揽月。这两者不可同日而语,不可调和。
不言而喻,要想成就大事业,首先得有鸿鹄之志,说得俗一点,就是要有野心,有抱负。没有这一前提,一切都无从谈起。野心可有,却不能成为野心家。真理往前走半步,就变成谬误了。
有了鸿鹄之志,需要切实地去实现。这里面就包含了更多的学问:识人,用人,了解社会和时势,选取恰当的方法,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等等。如果只说不做,“志”就成了空谈,成为妄想。俄国作家冈察洛夫笔下有一位大名鼎鼎的奥勃洛摩夫,此君每天醒来躺在床上,脑子里总会冒出些奇思异想。
想来想去老是赖在床上不起来,时光就在幻想和慵懒中蹉跎了,心怀大志者不可重蹈覆辙。
有鸿鹄之志,还要经得起挫折磨难。刘备刚出道时,屡战屡败,以致长时间寄人篱下,饱尝艰辛。关键在于他始终不屈服,始终不坠青云之志,终成大业。世上从来没有一帆风顺的事情,更何况要出人头地成就大事业。以为立下壮志,万事皆成,同样是妄想。
道理如此,可资借鉴的先例不可胜数。
【典源】
功崇惟志:语出《尚书·周官》:“功幸惟志,业广惟勤。”
刘备励志成枭雄:事见《三国志·蜀书·先主传》。
手机扫码后也可查看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