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智谋:兵韬·兵略-后发制人,退三舍晋军获胜
【以稿换稿】【繁体】 作者: 佚名 来源: 网络整理 阅读 次 【小 中 大】【收藏】
【原典】
晋献公晚年宠爱骊姬,骊姬为了要立自己的儿子奚齐作太子,逼死了原来的太子申生,逼走了献公的另外两个儿子夷吾和重耳。
重耳在外流亡十九年,辗转八国。当他到楚国时,楚成王预见他有可能回国做国君,因此非常热情地接待他。在一次宴会上,楚成王问重耳:
“公子如果回到晋国,拿什么来报答我呢?”
重耳回答说:
“美女和金银财宝,大王都有的是;珍贵的鸟羽兽皮和象牙,也是贵国的出产,流散到晋国去的,都只是大王不要的了。我还有什么东西可报答大王呢?”
楚成王笑着说:
“话虽如此说,但你总得拿点什么来报答我吧?”
重耳想了想说:
“如果托大王的福使我回到晋国,我一定不会忘记大王的恩德,今后要是晋楚两国交兵,我就先退九十里地让大王,如果大王仍然不肯罢兵。那我才敢执鞭操弓与大王较量。”
后来重耳果然回国做了晋文公。
几年后,楚国进攻宋国,宋国向晋文公求援。晋文公派兵先打败了楚国的盟军曹国和卫国,然后准备援救宋国。楚成王命令尹子玉从宋国撤兵,不要与晋军交战,因为他始终觉得晋文公经过了十九年颠沛流离的锻炼,非常不简单。可子玉却认为晋军没有什么了不起,坚决要求与晋军对阵。
子玉率军气势汹汹地迎击晋军,晋文公要求晋军后退九十里以让楚军,一些军官们对此不理解,纷纷抱怨。跟随晋文公一起流亡过的子犯解释说:
“我们从前得到过楚成王的帮助,退避九十里地是对他的报答。如果我们退避后楚军也撤退了,那不是很好吗?如果我们退避后楚军还要继续进攻,那就是他们理亏了。那时,我们以逸待劳,后发制人,胜利必然是属于我们的。”
大家这才理解和信服,于是便退军九十里地。
子玉见晋军退避,认为晋军不敢和他对阵,于是便大举进攻,逼晋军交战。由于晋军退避时就早有准备,又通过有理有节激励了士气,而楚军骄傲轻敌,仓促冒进,结果在城濮决战时,楚军被晋军拦腰横击,大败而逃。子玉也没有脸面再回楚国去,到连谷时便自杀了。
【新说】
与先发制人抢先一步相反,后发制人是先让一步。
抢先一步固然厉害,但如果不能置人于死地,必然暴露自己,这就给先让一步的人造成机会,变后发制于人为后发制人了。
还是以班超斩匈奴使者或项羽杀会稽太守的事例来说,如果在那风高月黑夜里班超不能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干掉匈奴使者,或者,项羽不能一剑结果了那会稽太守,只要留有一点喘息的机会,那么,无论是班超也好,项羽乃至项梁也好,都绝对是死无葬身之地的了。
如此一说,似乎还应给先发制人补充上一条,就是必须做到心狠手辣。
所谓“量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不然的话,天下就是后发制人的了。
后发制人的事例极多,晋文公退避三舍固然是后发制人,但其中还有先礼后兵的因素,不是纯粹从计谋角度考虑。纯粹从计谋的角度来说,以逸待劳、减灶诱敌、欲擒故纵、开门揖盗、假痴不癫都是后发制人。所以,后发制人其实是一种战略思想,具体的实现,亦即到底如何“后发”,如何去“制人”,往往还得与其它谋略手段结合在一起来运用。
关于后发制人,毛泽东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文中举了楚汉成皋之战、新汉昆阳之战、袁曹官渡之战、吴魏赤壁之战、吴蜀彝陵之战、秦晋淝水之战等有名的战例,但最精采的还是下面这一段:
“谁人不知,两个拳师放对,聪明的拳师往往退让一步,而蠢人则其势汹汹,辟头就使出全副本领,结果却往往被退让者打倒。
《水浒传》上的洪教头,在柴进家中要打林冲,连唤几个‘来’‘来’‘来’,结果是退让的林冲看出洪教头的破绽,一脚踢翻了洪教头。”
这是对后发制人生动而传神的描写。
问题是,一会儿先发制人,一会儿后发制人,到底是先发制人好呢还是后发制人好呢?
这就和武学上说的“一寸短一分险,一寸长一分强”一样的道理了,武器的长短本身并不重要,关键是要发挥它的优势,针对具体情况用得恰到好处。决定先发制人还是后发制人也是这样,一般说,先发制人用于突然袭击,后发制人用于正面交锋。不过也不绝对是这样,两人面对面决斗,先开枪的一枪把对方打死,不就让他没有后发制人的机会了吗?
说到底,还是要从实际情况出发,针对不同的情况灵活选择不同的谋略,才能做到稳操胜算,制人而不制于人。
【典源】
后发制人:语由《汉书·项籍传》“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转义而来,反其意而用之。
退三舍晋军获胜:事见《左传·值公二十三年、二十八年》。
手机扫码后也可查看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