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秘家园>> 文史撷英>> 文化艺术>> 智慧谋略

智慧谋略

中国智谋:兵韬·兵略-兵不血刃,陶侃不战平叛乱

以稿换稿】【繁体】  作者: 佚名   来源: 网络整理   阅读 次  【    】【收藏

  【原典】
  陶侃是东晋著名将领。他自幼丧父,家境贫寒。坎坷境遇的磨练,使他成人后具备了非凡的才能,但并没有得到朝廷重用,仅仅在县城里当了个小官,后来经过一位名士推荐,陶侃被召到郡里任职,并被推举为孝廉。从此,他的名声逐渐增大。
  陶侃四十六岁时被荆州刺史刘弘起用,当上了江夏太守,接着受命去迎战叛乱将领陈恢。这时有人怀疑陶侃的忠诚,背地里对刘弘说,弛恢的哥哥陈敏是叛将头领,与陶侃是同乡,假如陶侃倒向陈敏一边,荆州便危在旦夕。
  这件事很快传到了陶侃那里。为了表明自己对刘弘的忠诚,陶侃叫儿子和侄子去见刘弘,作为人质留在荆州。刘弘被陶侃的忠诚感动,不仅让陶侃的儿子和侄子回家去,而且还给陶侃加了官,表示完全信任他。
  陶侃消除了后顾之忧,全力与叛军作战,结果大获全胜,威名大振。
  当时有个屯骑校尉郭默,骁勇善战,曾与后赵的创建者石勒等人打过仗,石勒等人十分惧怕他。郭默恃才自负,骄横跋扈,目中无人。他为了发泄私愤,杀了平南将军刘胤,并伪造诏书,诬谄刘胤谋反,向各州郡通报。宰相王导知道这件事后,生怕朝廷无法惩治郭默,不仅不向他问罪,反而为他加官晋爵。
  然而,陶侃对此事愤然不平,上书朝廷请求讨伐郭默,同时写信力劝王导,要求他采取果断措施消除隐患。陶侃斩钉截铁地说:“郭默杀害州官,朝廷就任命他当州官。要是他杀了宰相,就让他当宰相吗?!”
  王导被陶侃的劝告打动,决定派陶侃带兵去讨伐郭默。
  郭默驻守在江州,得知陶侃率兵来讨伐,内心十分恐惧,他深知陶侃作战非驰骁勇,难以匹敌。他打算放弃江州向南逃跑,还没有来得及出发,就被出兵神速的陶侃大军围困在江州城内。
  陶侃知道郭默色厉内荏,并不急于攻城。郭默在城内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他想坚守城池,却又知道敌不过陶侃,一旦城破性命难保;如果打开城门投降,又可能被朝廷砍头,要打要降都不是办法。
  郭默手下的一名叛将见他陷入困境,大势已去,便将他抓起来,打开城门向陶侃大军投降。最后陶侃不费一兵一卒取得了胜利,平息了这次叛乱。
  叛将们对陶侃也更加畏惧。
  
  【新说】
  陶侃大军未动刀枪,未经血战就取得了胜利,可说是达到了用兵之法的最高境界,即不战而胜。
  这是历代兵家和谋略家们所向往的境界。
  孙子早就作过总结:“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攻城之法为不得已。”用今天的话来说,最好的用兵之道是以谋略取胜,其次是靠外交手段取胜,然后是凭借武力取胜,最下等的办法是攻打城池,这是在不得己的情况下才用的手段。
  看来,陶侃是深明用兵之道的。目标已明,决心已定,而手段必须考究。
  用兵不是目的,只是威慑手段;目的是克敌制胜,而克敌制胜最好不过是征服人心。所以陶侃围而不攻,因为他对结果早已胸有成竹。
  作为谋略,“兵不血刃”自有其前提:心理上和实力上的优势作后盾。
  在心理上,坚信自己行为的正义性,有坚强的意志,能够从容不迫地剖析并利用对方的弱点,使之最终屈从于自己的优势。在实力上,应具备在不得已的情况下使对方放弃努力的威慑力量,使对方明白任何抵抗最终都是无效的,唯一的出路是尽早归降。
  因此,陶侃不战而胜,正是胜在心理上和实力上。兵战如此,商战如此,一切的竞争都是如此。
  
  【典源】
  兵不血刃:语出《荀子·议兵》:“故近者亲其善,远方慕其德,兵不血刃,远迩来服。”
  陶侃不战平叛乱:事见《晋书·陶侃传》。
 

手机扫码后也可查看


 

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