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秘家园>> 文史撷英>> 文化艺术>> 智慧谋略

智慧谋略

中国智谋:权术·权谋-上屋抽梯,李渊被迫反隋朝

以稿换稿】【繁体】  作者: 佚名   来源: 网络整理   阅读 次  【    】【收藏

  【原典】
  隋朝末年,隋炀帝荒淫无度,天下大乱。
  当时,唐国公李渊留守太原。二儿子李世民虽然不到二十岁,但却聪明果敢,见识过人。他曾以虚张声势之计救驾,解了隋炀帝的雁门之围。但是,眼见隋炀帝的统治日益残暴,隋朝江山已日薄西山,气息奄奄,李世民决心反隋起义了。
  李世民虽然结交了不少豪杰之士,但毕竟力量有限。要起兵反隋,还非得说服自己的父亲李渊不可。然而,李渊七岁就袭位唐国公,隋文帝的独孤皇后又是李渊的姨母,因此,李渊对隋朝忠心耿耿,立下了不少汗马功劳。
  现在要说服他反叛隋朝,谈何容易。
  那时,隋炀帝在晋阳设有行宫,李渊作为太原留守兼任晋阳宫监,裴寂为副监。裴寂与李渊关系极好,经常一起饮酒,通宵达旦。
  李世民找到裴寂,与他探讨对隋朝的看法,向他述说了自己的打算,希望他帮助自己说服父亲起兵。裴寂与李世民的看法相同,便同意了他的请求。
  裴寂背着李渊在隋炀帝的行宫中挑选了几个宫女,趁着李渊酒醉的时候去侍奉他过夜。李渊发现后大惊失色,但已悔之晚矣。过了几天,裴寂请李渊到家里饮酒,并与李世民相约,伺机劝说李渊。李渊应邀前往。酒至半酣,裴寂突然对李渊说:
  “现在皇上残暴荒淫,老百姓怨声载道,各地纷纷起兵,八方战乱蜂起,晋阳城外已到处都是战场。大人若是死保隋朝,拘守小节,那么,下有盗寇,上有严刑,大人必然落个剿灭盗寇不力的罪行,受到严刑的惩处,那是非常危险的啊!大人不如顺民心,起义兵,转祸为福,这也是顺天应时的明智之举,不知大人以为如何?”
  李渊听了大吃一惊,勃然变色说:
  “先生不是以灭族之罪害我吗?”
  裴寂说:
  “大人身为晋阳宫监,私用皇上的宫女侍奉,难道还不是灭族之罪吗?”
  李世民早就守候在窗外,听到这里,连忙进来相见,继续劝说父亲。
  李渊大怒,斥责儿子说:
  “你怎么能说出这些话来呢?我今天就把你送进县衙门里去,告你的谋反罪!”
  李世民说:
  “儿子是眼见得天下大势如此,所以敢说出这些话来。父亲真要将儿子告官,儿子万死不辞。”
  李渊哽咽说:
  “我岂忍心告你呢?但你一定要慎之又慎,不要再说,让我考虑考虑。”
  酒后回到家里,李渊再三考虑。一方面因自己已私用皇上宫女,毫无退路;另一方面因儿子李世民反意已决,也必然牵连自己,无可奈何之下,只好作出了起兵反隋,夺取天下的决定。
  
  【新说】
  上屋抽梯也说上楼去梯、上树拔梯等。让人爬上屋顶去,然后抽掉梯子使他下不来,有“逼上梁山”的意思。
  实施此计,抽梯容易,使人上屋难。
  怎样使人上屋呢?
  一是诱骗,使人不明真相糊里糊涂地爬上屋去。
  二是硬逼,断绝其它所有的路,使你不得不上屋去,这就是逼上梁山。
  三是同上,把大家的命运拴在一起,我上你也上。陷之死地而后生,置之亡地而后存。破釜沉舟,背水一战都是属于这种上法。
  这种计谋既可对敌也可对友。对敌当然是为了消灭他,对友则是为了激励他,帮助他下决心,有些像教人游泳,把他甩进水里再说,游也得游,不游也得游,没有犹豫的余地。用现在流行的话来说,叫做——
  你别无选择。
  李渊就是这样别无选择才做了唐高祖,李世民就是这样使李渊别无选择才做了唐太宗。
  所以,你既可以使你的对头上屋去,然后抽掉他的梯子置他于死地,也可以让你的友人上层去,然后抽掉他的梯子助他下决心。甚至,当你自己为某事瞻前后顾,犹豫不决时,你也可以自己上屋去,然后请人抽去梯子,使你别无选择。总之是计为我用,各取所宜。
  
  【典源】
  上屋抽梯:“三十六计”第二十八计:“假之以便,唆之使前,断其摇应,陷之死地。遇毒,位不当也。”语本《孙子·九地篇》:“帅与之朝,如登高而去其梯。”另见《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琦每欲与亮谋自安之术,亮辄拒塞、未与处画。琦乃将亮游观后园,共上高楼,饮宴之间,令人去梯。”
  李渊被迫反隋朝:事见《新唐书·高祖纪》。
 

手机扫码后也可查看


 

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