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民俗的历史解读三、风俗,是考察国情和民族性的窗口
【繁体】 作者: 刘志琴 来源: 网络整理 阅读 次 【小 中 大】【收藏】
风俗是集许多个体无意识经验而形成的群体性的生活样式,它是人们实际生活行程的反映,这里有光明,也有黑暗;有智慧,也有愚昧;有前进,也有倒退;有合理、不合理,也有非合理,非不合理的一种习惯性的存在;这个地区禁忌的,换一个地区可能受到欢迎,在这一族群视为美的,在另一个族群可能认为是丑。汉族以红色为富贵吉庆的正色,藏族却以白色为尊崇;明清时代的汉族妇女以缠足为美,满族却以天足为荣。对某种风俗的美恶正邪,是非曲直,各有各的一定之规,各以不同的方式祈福消灾,趋吉避恶,都有一定的生活环境和人生态度为背景,这也就有存在的基础。从发展眼光看,存在的事物未必样样都合理,即便是不合理的,既然在历史中产生,就具有有一定的时效性,因为生活经验不是科学,这要受到生产方式和认识水平的限制,这种直观的感性的经验,有科学因素也可能有违科学的常理,说不清是非、道不明黑白在风俗现象中也不少见。
以十字花纹为例,藏族喜欢以十字花纹装饰领口、襟边、鞋帮,组成连锁形,配以各种色彩,构成艳丽的图案。这十字形花样在世界各国都很流行,但风貌不一,希腊的十字纹,边长均等,给人平衡感;英国皇家禁卫军骑兵头盔配以十字,表示光芒四射;在佛教教义中十字表示完美满足;(名称替换)的十字符号来自拉丁文CRUX,寓有痛苦、折磨的意义;国际红十字会以十字作出人道主义救助的符号。有学者研究这形形色色的十字符号说:“这种象征符号的历史之所以特别具有自发性,原因就在于人们相信十字符号的力量可以抵档邪恶;快速画十字的手势可以驱赶恶魔,用粉笔草草写个十字也有这样的功效。我们这里又可以看到,在创造某种传统的过程中,是有许多的动机汇集在一起而起作用的。”(5)
所以同样是一个十字符号,受到各民族的喜爱,却有各种不同的使用和解释,这里无所谓高下优劣。
但是,风俗本身在社会发展中又具有择优汰劣,跟风随潮,自然选择的趋势,旧的习俗往往要被新的风俗所取代,这样一个新旧更新的过程,取决于民族自身的喜好和取舍,养成新的生活经验。现在情人节时兴送玫瑰花,这是西方时尚,中国从先秦《诗经》所见:“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勺药。”(6)“静女其娈,贻我彤管。”“自牧归(馈)荑”(7),用以传情的却是送香草。俗随时变,不能超越历史阶段以该时该地的内容去贬斥另一时段,也不应以该族的崇尚取代另一族的喜好,更不能以本族的禁忌反对他族的时尚,一切随当时当地民族的风俗习惯而变化,按当时当地的价值判断为基准。这是生活的本来面目,也是实实在在的民风国情,正是这良莠参差,五色斑斓的场景,才构成多姿多彩的风俗史。只用先进与落后,唯物与唯心,科学与迷信的两分法来界定错综纷纭的万千现象,用行政命令强行改变风俗习惯,不能不使复杂的风俗问题简单化。
毫无疑问,人是风俗的主体,也是风俗传承的载体,风俗研究是以人为出发点和归宿。人不是本能的动物而是有观念的动物,它有丰富的感性,也有超越感性的理性思索;在阶级社会有阶级性的意识,又比阶级性有更为广阔的容量。人的素质的提高,不仅是主体意识的觉醒,知识能力的增强,还表现为行为举止的文明和民族文化心理的转换。
民族文化心理是从世代相沿的社会风俗中,经过长期的潜移默化积淀在民族性格中的深层因素。它表现在民族的情感、思维、行为、习惯方面的共同意识,具有在各种波澜曲折中获得(名称替换)传承的机制。真正使民族成为共同体的,就是由这些共同意识而形成的价值准则。中国古代的夷夏之辨,主要是从异族接受不接受礼义文化上区分,并不看重形体肤色的差异,就是这种价值观的作用,所谓“天下一家”实际上是一个文化概念。费孝通在《关于我国民族的识别问题》中指出:“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在民族识别工作上可能比其他特征在形成和维持民族这个人们共同体上更见重要。”(8)
共同的心理素质,是一族群在情感表现、思维方法、行为活动、生活习惯方面的综合表现,这是从传统风俗在潜移默化中塑造的群体性的特征,它从社会生活中自发生长,又对人们的生活、行事起着强有力的导向和规范作用。
所以,不论是圣贤俊杰还是凡夫俗子,人人都处在风俗氛围之中,从牙牙学语开始,说话、行事、吃喝住穿无处不受到生活习俗的包围,人人都要受到风俗习惯的塑造,这是民众在生活、行为、情感、心态中所表现出来的群体性的趋向,是民族性格和文化精神在社会生活中最具体生动的体现,这是深入考察国情、省情和民族性的窗口,也是吸引国内外人士走向青海的重要渠道。
手机扫码阅读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