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秘家园>> 文史撷英>> 中国风情>> 人文地理

人文地理

四川乐山游

以稿换稿】【繁体】  作者: sxqxfdt   来源: 网络整理   阅读 次  【    】【收藏

2005年11月12日一觉醒来火车已行驶在四川的甘洛境内,成昆铁路比较险峻的地段已通过了,甘洛至汉源一段为丛山峻岭,山坡上多为坡地树木不多,小河水流湍急;大山被劈开了一道豁口,铁路从中通过,两旁是混凝土的护墙,火车不时地钻过一个个山洞。这里的土壤为红壤,河流上有小型的水坝,时而火车过桥时会看见在山沟里有小型矿山的厂房。8时过后火车已过汉源,铁路转为东西向同大渡河与公路平行,大渡河河水宽而急。11:04火车到了乐山站,实际当地的地名为夹江。从火车站坐汽车到乐山市每人6元。
到了乐山市才出汽车站蹬三轮车的小伙子就热情地迎了上来,对我们说拉到城里给你们介绍旅店并介绍吃饭的地方。我们坐上三轮车,小伙子把我们拉到嘉定北路同龙游路相交的三叉路口,我们住进了长江市场对面的一家旅店,带洗澡的房间每晚40元。安顿好后,三轮车又把我们拉到唐伟大饭店。这个饭店的特色菜是乐山豆腐和三江鱼。
在饭店进门左边的墙上挂着一块木匾,上面有如下介绍:“驰名中外的乐山豆腐:相传湖广填四川时,一位莫姓的人来到西坝,开始用本地黄豆和清澈明净的流溪河水磨制豆腐,以后传给杨姓并流传至今。该豆腐制作考究:从选料、取水、泡豆的水温和时间、豆浆的磨制、熬豆浆的火候及点制豆腐,到豆腐的烹制、调配,都已形成独家特色的工艺流程。让豆腐洁白细嫩绵软色香、味形俱佳,集麻辣烫鲜于一体饮誉中外,是中外游人必品的佳肴。我店由杨氏传人主厨,经不断摸索创新烹制的麻辣豆腐、既麻辣又鲜烫顾客吃得开心舒坦;又推出熊掌豆腐、三鲜豆腐、雪花豆腐、一品豆腐、芙蓉豆腐等上百种品种,逐渐形成系列乐山豆腐。欢迎各位品尝指导。壬午年深秋欧阳山泉为唐伟饭店书”。我们点了三鲜豆腐(每份28元)和三江鱼(每份80元),这是我们出来旅游花费最贵的一次午饭。三鲜豆腐盛在一个玻璃器皿中,豆腐洁白、黄瓜丁翠绿、火腿肠丁棕红、嫩鸡蛋羹浅黄,颜色十分好看,但味道却一般。三江鱼盛在一个六寸盘中,鱼肉为拇指宽的块儿,细嫩鲜,上面浇的是肉沫汁、有青葱,红油汪在鱼肉的周围。米饭盛在小木桶里免费供应。
吃完午饭后我们到乐山市气象局去找六十年代妻子在四川工作时的一位同事。乐山市气象局在乐山市市中区海棠路,坐落在路旁的山上有水泥路蜿蜒而上。大门呈门字型用白瓷砖衬砌。大院里由于地形关系也是高低错落,但绿化的很好。在该同事家稍作停留后,他说带我们去看大佛,从气象局出来由海棠路走到同人民南路交叉的十字路口,然后走到县街、玉堂街与人民南路的十字路口,在这个十字路口的中心有一个不锈钢的雕塑,是三个现代的“飞天女”,两个头向上、一个头向下,她们作飞翔状。人民南路的尽头就是滨河路,滨河路紧靠大渡河。我们同他来到水西门,它是一个用红色砂岩石块砌成的城门,城楼为两层,楼顶为挑檐式。水西门坐落在大渡河畔,出城门就是渡口,我们坐上用手扶拖拉机马达驱动的渡船到河中心的凤洲坝。坝上大多数为沙子和大大小小的鹅卵石,我们踩着鹅卵石高一脚低一脚的来到最东边的岷江边,这里是大渡河和岷江的交汇处,水流湍急,隔江向大佛望去,大佛庄严肃穆地坐在山岩之中。由于天气不好,所以大佛看得不很清楚。从原路返回到水西门后,他领我们去吃乐山名小吃“跷脚牛肉”。跷脚牛肉源于盛产黄牛的苏稽,苏稽是乐山一个小镇,这里是跷脚牛肉的发源地。据说旧时跷脚牛肉是卖给挑夫吃的,牛杂炖在一个大锅内,挑夫们坐在店铺的长板凳上,他们跷着脚,一人捧一碗热腾腾的牛肉汤,于是人们就将这种牛杂汤取名为“跷脚牛肉”。跷脚牛肉的汤是用牛骨、牛肉、牛杂熬成的,鲜嫩爽口。新鲜的毛肚、牛肝、牛肾都是现烫现吃的,再蘸上青红辣椒及香菜勾兑的小料,吃起来又辣又烫。我们去吃的这家跷脚牛肉店用的小料就是盐、味精和干辣椒面。跷脚牛肉别有风味。我们感谢妻子同事的热情接待,同他告别后就回旅店休息了。
13日早饭后,我们由长江市场坐3路公共汽车到大佛寺下车,买票乐山大佛与乌尤寺通票票价70元(每人),但60岁及以上的老人凭身份证享受半价优惠每人为35元。我们进的是东门,进门后就爬山,红色砂岩的台阶路,沿路有一些妇女向游客兜售各种挂件,一个个把手伸向你,狠不得让你把她的东西全买下来。我们看大佛头一个五元还有纪念价值就买了几个。顺路而上沿路两旁种植了樟树。我们首先见到的是沫若堂,在堂前的小广场上树立着中国现代大文学家郭沫若的全身铜像,而在铜像后面远处则是高耸的灵宝塔。由沫若堂向左走来到注易洞,注易洞外用房屋保护,洞高4米、深7米、宽6米5。公元十五世纪末,户部主事安佑(嘉州人)在此研读《易经》。嘉州(乐山古称)太守袁子让刻“卦位”等五碑于其中今尚存。后人又在旁边刻了“二十八宿对应图”、“明人陈嘉言注易洞铭并序”、“易经的象数哲理”等碑。在注易洞附近的路边我们看到景区的果皮箱造型别具匠心,是一个古蜀人背筐。向前走看见了“叠翠堂”,这是一个门开在墙上的建筑,门的上面在红墙上有金黄色的“叠翠堂”大字,这是全国政协副主席杨汝岱所书。门的上方是一屋檐造型,下有四柱,朱红色的大门上有金黄色的门钉。屋檐下有红色木匾、上书“梵音宫”三字。这里是演奏佛教音乐的地方。从叠翠堂偏向南走到梅园,梅园内有人造瀑布,竹林幽深。我们踏着水中的石块来到人造瀑布,它从两人高的地方流下先垂直跌落一米、然后斜着流淌两米后又垂直跌落下来,造的如同天然的一样。从此再向前走到了一片开阔地,有一泓清水,水中假山石上有一个四角亭子,亭顶飞檐四翘。水中几百条红色鲤鱼在戏嘻。从梅园向西到了东坡楼,我们走的这条路是从侧面进入的,先看见的是东坡楼的后山墙。后山墙上有清代道光年间所刻石碑三块:苏东坡的“于潜僧缘筠轩: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俗士不可医。旁人笑此言,似高还是痴。若对此君仍大嚼,世间那有扬州鹤。”;最为精美的“东坡笠屐图”;“心是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我平身功业,黄州儋州惠州。东坡先生自赞”。走到正面,东坡楼是凌云山著名古迹之一,由楼、廊、亭组成的庭院建筑。东坡楼坐东北向西南,为歇山式单体木质两重楼房。门额横匾“东坡楼”三字是黄庭坚手书而成,楼堂正中的东坡坐像,神态高洁潇洒,形神俱佳。坐像背后墙上挂一大型木匾,为苏东坡书的宋代欧阳修撰“丰乐亭记”。楼前为洗墨池,池中游鱼背脊乌黑,相传为苏东坡在此洗砚墨水所染。从东坡楼向西再向北拐,在海师洞附近的山石上有摩崖石刻“云山圣地”。海师洞旁有乐山大佛创始人海通禅师的坐像。海师洞为公元二世纪(东汉时期)崖墓,洞深十余米。相传为海通禅师开凿大佛时栖身之处。洞名系清代四川按察使顾光旭所题,并撰《凌云山海师洞记》。由海师洞向北就来到乐山大佛处。在大佛附近有浮玉亭,亭子为双层屋顶,亭内挂着一口大钟,钟是挂在钟架上的,金属钟架两旁有镂空的龙的造型。亭子的屋檐下有一块木匾,上书隶书体“浮玉亭”三字,亭柱上的对联为:“月色如故”、“江流有声”。
乐山大佛坐落在岩石之中,它是世界上最大的一尊石刻弥勒佛,我们首先看到的是它的头部,头的直径是10米,耳朵有7米长,嘴巴和眼睛的长度是3.3米,眉毛和鼻子的长度是5.6米,颈高3米,头上的发髻有l021个。在它的眉心有一颗红痣,大佛面容肃穆、眼睛下视。它的宽大的肩膀有24米宽呢。大佛头部周围三面是悬崖峭壁,故用铁栏杆围着以防游客跌下。在大佛的右前侧有九曲栈道,九曲栈道是同乐山大佛一起修建的,共有173个台阶,最宽的地方是1.45米,最窄的地方仅有0.6米自上而下盘旋九曲。行于栈道之上,身临危岩深渊,令人头昏目眩,惊心动魄。我们在顺栈道下行时,看见大佛的胸前挂有一似手机的东西,仔细看是一个小佛的头像。大佛的衣摺上长出了许多绿苔,大佛的手指修长有8.3米。九曲栈道由于险峻故有铁栏杆保护,在下栈道时可以欣赏崖壁上留下的石刻佛龛,这些佛像神态各异,工艺精妙,可与中国四大石窟的佛像相媲美,遗憾的是它们的风化现象非常严重。走下九曲栈道再抬头看乐山大佛,啊!好高呀!大佛是坐像,全高71米、从膝盖到脚背28米,脚的宽度是8.5米。在大佛前有现代铸造的一个大鼎,鼎上有“大弥勒宝鼎”字样。
站在乐山大佛下,你就会被它的气势所震撼。每个人都会问它是怎么造成的?经历了1200余年又是如何保存下来的?让我慢慢讲给你听:乐山大佛始建于唐玄宗开元初年(公元713年),竣工于唐贞元十九年(公元803年)。古代的乐山三江汇流之处,水势相当的凶猛,经常发生船毁人亡的事件。海通禅师是贵州人氏,当年在凌云山上结茅为僧,他大发慈悲之心,准备修建大佛来镇水患。于是四处化缘,筹得不少的钱财。有一位贪官见财眼开,准备敲诈勒索他,海通法师义正严辞地说“自目可剜,佛财难得”。那个贪官居然蛮横无礼地要他试一试,海通禅师大义凛然地一手捧盘,一手挖出了自己的双眼。贪官吓坏了,从此以后没再为难他。海通禅师造佛时年事已高,所以当大佛修到肩部的时候,他就圆寂了,大佛的修造工程也因此停了下来。大约过了十年的时间,剑南西川节度使章仇兼琼捐赠俸金20万,继续修造乐山大佛,由于工程浩大,需要巨大的经费,于是朝廷下令赐麻盐税款,使工程进展迅速。当乐山大佛修到膝盖的时候,续建者章仇兼琼迁任户部尚书,到京赴任,工程再次停工。四十年后,剑南西川节度使韦皋捐赠俸金五十万两继续修建乐山大佛。在三代人的努力之下,前后历经90年时间,乐山大佛终于彻底完工,并且通体施金,华丽的佛衣和宝相庄严的佛体交相辉映。乐山大佛是唐代摩岩造像中的艺术精品之一,它是一尊弥勒佛。为什么?这和唐代崇拜弥勒佛有密切的关系。按佛教教义,弥勒佛是三世佛中的未来佛,他象征着未来世界的光明和幸福,在佛祖释迦牟尼死后的五十六亿七千万年以后将接替佛祖的地位,于华林园的龙华树下广传佛法,普渡众生。佛经上说弥勒出世就会“天下太平”,所以人们自然渴望他能尽快降临人间,全国各地因此盛行塑造弥勒佛像。到了武周时期,一代女皇武则天曾下令编造了一部《大云经疏》,证明她是弥勒转世,百姓对弥勒的崇拜帮助她在男尊女卑的封建时代登上帝位。由于武则天的大力提倡,使全国塑凿弥勒之风大行。乐山大佛的修造距武则天时代仅20余年,所以当海通修造乐山大佛时,自然选择了弥勒佛,而且弥勒佛既是能带来光明和幸福的未来佛,这同平息水患的镇江之佛要求是一致的,故乐山大佛的弥勒身份也因此决定了。为什么乐山大佛这尊弥勒佛跟寺庙里的弥勒佛造像不一样呢?在中国汉地佛教文化中,弥勒佛造像的变化是很大的,第一阶段是从印度传入中国的交脚弥勒;第二个阶段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古佛弥勒;第三个阶段是现在寺庙里的布袋弥勒。乐山大佛是承前启后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古佛弥勒。照《弥勒下生经》所描述,弥勒佛像具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这就要求他的五官、头、手、脚、身都具有不同于一般人的特征。乐山大佛整个形体超凡脱俗,头上的发髻、阔大的双肩、高而长的眉毛,圆直的鼻孔都是按照佛教典籍的规定修建的,但是他的面相却具有汉族人的共同特点。印度佛像的“宽肩细腰”,在大佛身上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壮实的双肩,饱满的胸脯,体现了唐代崇尚肥胖美的时尚。乐山大佛坐立的姿式是双脚自然下垂,这与印度佛像的“结跏趺式”也不一样,因为大佛是修来镇水的,这种平稳、安定的坐式可以带给行船的人战胜激流险滩的信心和决心。隋唐时期是中国佛教造像艺术史中辉煌灿烂的阶段,造像着力表现了佛的“神情”。乐山大佛温文尔雅的神情,和蔼可亲的神态,以及凝思中蕴含智慧,威严中带有慈祥的面容,都让人情不自禁产生崇敬与亲切的感觉。
乐山一带,降水充沛,湿度极大,加上佛像临江,江风浩荡,而雕刻大佛的石山又系石质密度较低的紫砂岩构成,极易被风化,为何大佛任凭风吹雨打,日晒霜露,至今仍旧雄姿巍然呢?据说,乐山大佛建成后,为了抵御风雨的侵袭剥蚀,当时在大佛的头顶曾经修造了一个高13层的楼阁复盖,可惜毁于明末的战乱。当初在建造大佛时,充分考虑了气象因素的综合利用。大佛所处的位置,不但最大限度地避开了风吹、日晒和雨淋,而且各气象要素间相互作用,使大佛受益匪浅。大佛所处的位置,是三江汇合之处,两江的顺河风在这里呈直角对吹,相互削弱,使得吹到大佛身上的江风并不猛烈,相反,徐徐清风还有助于大佛排湿;大佛的身体微微凹进山体,再加上周围树木的遮挡,使其避开了正午阳光的直接照射,但早晚的阳光却能对其“全方位”接触,有助于大佛保持干爽身体。此外,大佛的身体高大陡峻,雨水落上去很难存留,也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其风化的速度。不仅如此,乐山大佛还有非常巧妙的排水系统。在大佛身后,有左右相通的排水洞穴,可以避免山泉对佛像的浸蚀;大佛头上发髻的第4层、9层、18层各有一条排水道与佛体衣服折皱连成排水渠道网,也避免了雨水对佛体的浸蚀。
乐山大佛脚下紧靠岷江,在靠江的岩石上修了1米5高的铁栏杆保护游人。此时江上有两艘游轮紧靠大佛盘旋,游轮上的导游正在向大家介绍大佛。我们从大佛左侧穿洞走上凌云栈道,这是1983年新修的。它紧贴着山崖外面用水泥修建、护栏漆成深红色。在栈道外许多燕子在江上飞翔,它们忽高忽低的飞着,一会儿紧靠山崖、一会儿贴近水面,一些燕子飞到山崖旁用双脚抓住岩石停在崖上休息。栈道先是与江平行,然后就向上攀行,在山半腰又通江平行。在路上前面“渔村”的一个餐馆老板迎上来,问我们是否吃午饭他带我们去,我们答应了。在一处院落的外面,有两通石碑:一块是傅崇碧题“江山奇观栈道险要”,一块是某文化名人题“乐山乐水如诗如画”。我们来到“渔村”,一条不长的街道,两旁都是餐馆,餐馆门前都放着大木盆,盆中游动着几条活鱼,餐馆老板让我们看盆中的活鱼,介绍说一鱼三吃按斤论价,我们同他讲好价钱,指好其中的一条鱼,他抓起来称后说50元就交给大师傅,妻子跟去看如何做,我就进了餐馆后面的院子里,院子呈长条形,摆着三张餐桌,院子边上的山下就是岷江,陡坡上竹林丛丛,院子边的砖砌围栏上摆着花盆,绿树遮荫,环境幽雅。菜做好端上来了,一盘白油烧鱼块,一盘红油烧鱼块,一个小不锈钢盆里盛着鱼骨头烧的汤,汤里放的是碗豆尖,雪白的汤里点缀着绿油油的菜,十分诱人。吃完饭就顺着路向山下走去,目的地麻浩崖墓。
麻浩崖墓的大门似庙宇的大门,门为圆拱形石门,门两旁砖柱上有对联:“冠冢溯千秋”、“离堆垂万世”。门的一侧有“世界文化遗产标志”的汉白玉石牌。门的上方悬挂一匾,黑底白字“麻浩崖墓”为中国当代著名文学家郭沫若于1965年所书。为什么称麻浩崖墓呢?麻浩是崖墓对着的这条河,是由先秦蜀郡太守李冰为避沫水之害所开凿的溢洪道。墓地因此而叫“麻浩崖墓”。走进院子两旁为陈列馆,陈列馆里陈列着墓葬时的陪葬品。这些陪葬品都是陶制品,唯一的复制品是读书佣。在崖墓发展的不同时期,这些陪葬品的种类、组合形式有所发展,有所变化,大体上分为早期、中期、晚期。柜里陈列的陶鸡、陶猪等也有不同的含义,比如陶猪、陶鸭表示墓主人的家景。陶狗在墓中比较多,因为汉代养狗之风很盛行,生时做为宠物,死后放在墓中用以预防盗贼。这里面最有观赏价值的是1978年出土的陶楼房,从楼房的富丽堂皇、重楼重檐完全可以看出墓主人生前的富有。崖墓是乐山古代的一种墓葬习俗,在古代川西,特别是乐山地区流行一种凿山为墓的安葬方式,它的主要特征是:沿着浅丘、山谷挖凿一个方形的洞穴,然后将尸体和棺材、陪葬品等放人洞中。墓制的结构完全模仿现实生活中的房屋,而从外部看上去,则是一个个深邃神秘的山洞。这种墓葬因流行于1800多年前的东汉时期,故而称为东汉崖墓。在乐山范围内约有上万座这样的崖墓,而在这些崖墓群中,最集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墓群就是麻浩崖墓。它长约200米,宽约25米,共有544座墓。我们进入麻浩1号崖墓,眼前的这块空地,是仿造现实生活修建的阴间生活庭院和花园。门上面有很多的画像石刻,雕刻技艺精湛绝伦,其功能是引导死者的魂魄,魂气升天,形魄归地,而以形魄归地为主要目的。同时,每幅图还表现出墓主人不同的思想、观念、×信仰等。我们从左至右看这里边最出名、最有特色的是这“荆轲刺秦王”图。它反映的是以“忠孝”为核心的封建伦理观念,也反映了墓主反秦的思想。接下来是“西王母赐药图”,西王母是神化传说中的王母娘娘,是汉代人们心目中保佑长生不死、人丁兴旺的崇拜对象。图上西王母端坐中间,向许多祈跪地上的人施药。能获得不死之药是梦寐以求的事,故而在许多墓葬中都可以看到西王母的造像。洞穴旁边的这幅图就是“挽马图”的蓝本。该图与一般的车马行列迥然不同,图里是一烈马被马夫用力拉缰,作者以非常简练的手法,刻画了马夫全神贯注控制烈马的神态和烈马桀骜不驯的雄姿,这种力量和速度相结合的气势是非常有观赏价值的。因此画气势非凡,故而仿刻在院内。这幅图也许体现墓主人生前有喜爱猎骑名马的爱好吧。抬头上看,这座佛的雕像是整个墓室中最有研究价值的。它通高28厘米,身着通肩天衣、右手作“施无畏印”,表现的是“安乐一切”的意思。这座佛像是我国最早的佛刻雕像之一。佛教于汉代传入中国,而最早的佛像却出土在乐山崖墓中,证明了佛教在乐山的传播并不比其它地方晚,这是研究中国早期佛教史、佛教艺术和佛教传入中国的路线等问题不可忽视的资料。右边所刻的是铺首,铺首一般刻在门梁、门框、门楣正中,它的作用是降魔驱邪,保护主人,门右手边有一手持扫把的妇人,这是告诉如果要进门一定要先扫扫灰尘,干干净净,这也表现了主人好客的一面。现在进了内室,这里一切都是模仿死者生前的阳宅而布置的阴宅。当时的人们对死亡、对遗体的认识是:“人死曰鬼,鬼者、归也,精气归于天,肉体归于土”,所以在这里可以看到主人的客厅、厨房、卫生间等,他们追求的是一种虽死犹生的生活。根据家族的大小和墓制的形式,专家们把墓制分为单式制、双式制。就好比现在所说的两室一厅、三室一厅等。墓地的尽头放着棺木。棺木中一般埋葬一对夫妻,象征一个小家庭,死者们就象继续着生前共居一院,不同辈份或兄弟各成一小家,分房而居的生就有可能是一个家族,由于某些客观原因,不能把墓洞延伸、扩展。如果要容纳整个家族,那么很有可能需要把整座山开辟成一个巨大的墓群。在崖墓里个子高的人进来时总弯着腰,那是因为墓顶太低了。而进来之后,就宽畅多了,那是因为古人为了排水,故意把崖墓地面做成内高外低,还在地面凿出排水沟道。
走出麻浩崖墓后向东来到濠上大桥,这座桥很有特色,两边为平桥、桥上有走廊、走廊的尽头在桥墩的位置有亭子,两个桥墩之间为拱桥,拱桥的坡度较大,桥的两头各有一个大亭子,小亭子为单顶、大亭子为双顶。过了桥向右拐,就走上了上山的石台阶,路两旁仍有崖墓,崖墓前有树藤下垂。上山后路边仍为大片的竹林,我们顺路来到了乌尤寺。
乌尤寺的山门是开在墙上的,在最高处树一石匾“青衣别岛”,下面为横的石匾“乌尤寺”,在门的中墙上两侧各有一白底黑字石匾:左书“法雨”、右书“慈云”,在门的外侧有一对联:“青门高开洞庭野”、“苍崖半入云独堆”,在门的两旁还有一对石对联:“古寺却迴秦沫水”、“慈云常护汉青衣”。进了山门右边有摩崖石刻“无量寿佛”四字,再向前为弥陀殿,新建于1920年,殿中塑阿弥陀佛像,高约6米,佛身后有48尊小型造像,代表阿弥陀佛成佛前所发之四十八愿。因限于地形,仅建一间,然倚崖屹立,仍显巍峨庄严。弥陀殿左侧为一数米长的一条通道,通道的右墙上有古代的石刻文字,用玻璃罩在外面加以保护。通道的左边靠墙摆着搭架菊花,二山门为一楼阁式建筑,门上有一黑底金字的匾额、上书“孤峰卓立”四字。进得门后,院子里迎面有几块指路牌,院墙上摆着菊花,在一偏殿的左右两面墙边均摆放着用白菊花堆成的花墙,菊花造型的凤凰和龙在一左一右摆放着。
向前走来到大雄殿,它是寺内最主要的殿宇,重修于1930年。殿宇仿单檐式建筑,高广合度,结构严谨,通檐外排列四根两人合围的楠木摆柱,上覆碧瓦,下介朱槛。两相辉映,富丽堂皇,雄伟庄严,门上雕刻的花卉构图大方,工艺精湛,皆出自当时名家之手。门楣正中高悬“大雄殿”金匾,字径一米,是清末书法家黄云鹄所书,笔势雄健庄重,骨韵兼胜,为近代书法所鲜见。正中檐柱楹联,为近代诗人赵香宋撰书:“遍飞曼陀罗花,唯我独尊,天上地下”、“此即宝庄严土,出门一望,山虚水深”。寥寥28字,既高度概括了释迦牟尼毕生之史事,又形象描绘出乌尤寺踞山临水的地理形胜,可谓千锤百炼,字字珠玑。殿内供奉着慈祥肃穆的释牟尼佛像和文殊、普贤二菩萨像,教内尊称为“华严三圣”。这三尊佛像系香樟木精雕细镂而成,全身贴金,高约三米,重修大殿时由浙江杭州运回,佛龛后为西方境,中立阿弥陀佛,左右是观世音和大势至二菩萨,佛教称之为“西方三圣”。其中阿弥陀佛像为宋代用铁铸成,体态匀称,妙像庄严,为寺中造像精品之一。大雄殿外左右分立着八角双檐的钟亭和鼓亭。钟亭内悬钟为明代永乐年间所铸,亭外壁嵌有西南保存最完好的石刻《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由清末名士赵熙书。
由大雄殿再到罗汉堂,罗汉堂原为乌尤殿,清宣统元年扩建,因塑有500罗汉,故名罗汉堂,原塑济癫像活灵活现,传神致极。惜“文革”初期,500罗汉毁损殆尽,1986年在地方政府和十方檀越大力支持和帮助下,由寺住持遍能大和尚率大众师修复,于1989年竣工。新建的罗汉堂建筑面积1189平方米,“罗汉堂”三字为原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居士所书,由遍能方丈委托学僧果彻从北京带回。堂内分为几行,堂正中塑有四面观音,金光闪烁,令人敬仰。观音像前有供桌,桌上摆有各式各样的供品,观音像前上方挂有黑底金字木匾、上书“教衍三乘”四字。殿内500罗汉每尊高1.35米,宽0.66米,一尊一貌,喜怒哀乐溢于其表,各有神韵。每尊罗汉前均有编号。罗汉堂孔雀明王佛:塑像端坐在开屏的孔雀身上,金色的塑像后面为绿色的孔雀羽毛,堂上在佛像前挂有一木匾、上书“大道西来”四个金字,佛像后面挂有一木匾、上书“光明外相”四个红字。罗汉堂药师佛:打坐在莲花宝座上,目向下视,右手作“施无畏印”,在这一行的堂上先后挂有四块木匾、从前到后为黑底金字的“法雨东垂”、黑底金字的“七叶再见”、黑底红字的“光增佛图”和“愿海重辉”。罗汉堂济公像:穿着青衣烂衫,右手拿着酒杯,脖后插着拂尘,左挎黄色香袋内插破蒲扇一把,脖子上还挂着一串特大佛珠,真是惟妙惟肖活灵活现。
走出罗汉堂来到一绿荫环抱的高台,此处为遍能法师七层灵塔,遍能法师:(1906-1997),四川乐山人,乌尤寺方丈大和尚,中国当代高僧、著名佛学家、佛教教育家、中国佛教协会咨议委员会副主席、四川省佛教协会副会长。乐山市佛教协会会长、峨眉山佛教协会名誉会长、四川省佛学院院长、峨眉山佛学院院长。
在下山的路旁又有两处摩崖石刻:一为“乌尤胜迹”,一为“雾山法海”。下得山来是一大广场,广场上用千余盆菊花摆出图案,一座二层楼是一个佛友们聚会的场所。3路公共汽车的终点站就在附近,我们坐到岷江大桥处下车去看乐山隐型睡佛。它位于乐山城侧的三江(岷江、青衣江、大渡河)汇流处,形态逼真的佛头、佛身、佛足由乌尤山、凌云山和东岩连襟而成,南北直线距离约1300余米,头南足北仰卧在三江之滨。巨型睡佛之“佛头”最为惟妙惟肖,乌尤山为“佛头”,景云亭如“睫毛”,山顶树冠各为“额、鼻、唇、颌”,富有神采;凌云山栖鸾、集凤两峰为“佛胸”,灵宝峰是其“腹和大腿”、就日峰是其“小腿”,东岩南坡则为其“腿”。令人叹为观止的是,举世闻名的乐山大佛正好端坐在“巨型睡佛”腋部的深坳处,似乎正好应验了唐代雕佛者寓意的“心即是佛”和古代民间“圣人出于腋下”之说,形成了“佛中有佛”的奇观。站在江边我们完全沉浸在这天造奇观之中了。
从岷江畔回到旅店,打开电视看天气预报,预报峨眉山是阴有小雪,本来打算去峨眉山一游,因为天气不好就取消了。14日早我们坐公共汽车来到新修的乐山旅游客运中心,客运中心整体建筑为玻璃幕墙结构,屋顶从左到右分三层,第一和第二层长度短,第三层长度长,每层高度相差3米,整体看呈波浪状。中间主体建筑玻璃是透明的,两边为天蓝色的。9:40我们坐上豪华型大巴离开了乐山。

手机扫码后也可查看


 

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