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秘家园>> 文史撷英>> 中国风情>> 人文地理

人文地理

雾锁井冈

繁体】  作者: 萨里雅阿   来源: 网络整理   阅读 次  【    】【收藏

井冈山在现代中国词典里是著名的词汇。

在我读小学的时候就知道井冈山,因为红色革命的缘故。

井冈山,上个世纪二十年代为中国工农红军的根据地。

井冈山,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为中国青年神往和虎贲的地方,斯时,全国不知道多少红卫兵组织的名字叫做“井冈山”战斗队,不知道多少热血中国青年认定自己就代表“井冈山”。

井冈山地处江西与湖南交界处,为罗霄山脉的一部分,属于吉安管辖。茨坪---曾经是井冈山的市区,现在市区已经(名称替换)到25公里外的夏坪。井冈山有茨坪、夏坪、梨坪和茅坪,八角楼就在茅坪。

二零零六年元月,那是井冈山的冬季,我来到茨坪。

茨坪那几天都被阴阴雨雾笼罩着,说是雨其实就是淫淫雨丝,雨虽然不大确实不间断罩着。听说那里雨多雾浓,这样的气候物征凭添我们的感触。

茨坪很小,说是城市其实就是一个乡村,多盖了些饭店、旅馆,还有政府办公楼,街道其实就是那一条主干道---红军路。城市(中间的意思,一个名称替换)有一个人工湖,那是文化革命后期的时候,“上山下乡”的上海知识青年挖掘的,今天的名字叫“翠湖”。

井冈山的宾馆名字有鲜明特点:“井冈山宾馆”“映山红宾馆”“井冈人家”“长青宾馆”……

那里的建筑都不高,井冈山大会堂不过两层楼,我们居住的井冈山宾馆也不过是四层楼,居民基本是平房,青瓦白墙的格调。

那里街道都悬挂着红色的灯笼,这些灯笼从街头到巷尾,贯穿了井冈山的主题。

那里的草地基本上都是淡红的---因为被寒风催红的落叶撒遍草地、那里的石板路也选用是红色的石板。也许是寒风和细雨的作用吧,那里的行人很少,商店外到处都挂着红色旅游文化节的旗帜,告诉你这里是革命的圣地。

那里的商店都卖一种野果制作的果脯,名字就是“红军果”—红军吃的野果。听说夏季的井冈山杜鹃花红似火,当地人把杜鹃花也制作成了果脯,成为当地的传统小吃,据说也是红军爱吃的东西。

那里的菜肴偏辣偏红-----辣椒的红色点缀所有的菜肴、红米饭的红色,汤也是暖色调。井冈山的“红军套餐”里面有全国人民早就知道的“红米饭,南瓜汤……”。

井冈山的女孩子都小巧清秀、甜纯,红晕印在白皙的脸蛋上……

红色是井冈山的基调。

井冈山有自己的乡土历史。这里的居民据说是明清兵荒马乱的时候,从广东的兴宁迁移过来的客家人,他们的语言和广东客家人至今完全可以相通。

井冈山的景色有其独特的地方,值得一提的是井冈山瀑布,它从几百米高峰直泻而下催孕这里的草木,我们拾级而上、拾级而下,追逐这个瀑布,虽然在浓浓的大雾里,我们还是看见了这个瀑布的壮观,它迸溅的水花,氤氲着班驳杂色的山谷。旧版蓝色人民币100元的背面就是井冈山的瀑布。

井冈山的枯藤老树悬挂、斜生在山岩石缝里、在山麓小径边,站在山上望,近处林海莽莽、远处白雾茫茫,那些广东(名称替换)就是祖祖辈辈生活在这里,养成了他们善爬能攀的本事,采山药采蘑菇饮山泉吃山猪。

井冈山山山险峻,著名的山口黄洋界在浓雾中就是一个易守难攻的地方。说起来这个地名有一个故事:据说很久以前,井冈山的这个地方居住的黄和杨姓人家经常为地皮而争吵,后来发生两族械斗,官府判官司划分黄杨界,久而久之,变成为黄羊界和黄洋界。

毛主席的“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消遁”诗句至今传诵在人民的心中。

井冈山有五个村子叫大小五井,毛泽东、朱德、陈毅等同志领导中国工农红军就居住在大井,那里至今还有他们旧居供后人参观。

红军第四军的医院设置在大井,医院两层楼,房间不多,看得出来当时条件很艰苦。

这里还有红军造币厂,展示了红色政权的金融建设,在这里不仅有红色工农政权发行货币,还有工农政权发行的股票。

红军长征离开井冈山后,当地人民遭受了“白匪”的残酷迫害,据说当时的三光政策是“房子要过火、草要过刀、人要换代”,红军第四军医院旧址也都是白匪烧掉后在原址重新盖的。井冈山人家家都有苦难的生活记录。

井冈山人民至今怀念红军,有深深的红军情节。

井冈山人民对毛主席的感情依然很深、很朴素、很诚挚。只有他们今天还能够贴挂“喝水不忘挖井人,永远怀念毛主席”。

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里,那些发黄的照片仿佛都曾经淌着血迹,那些追忆的文字似乎都挨过刀枪,毛泽东的几个大字:“死难烈士万岁”苍劲有力,使人沉湎往昔峥嵘岁月,吉安各县革命烈士名录里数不清的烈士名单更使人增添了心头的沉重,纪念馆后面是书法碑林,内容都是关于红色革命壮举的,“一将功成万骨枯”,革命不容易啊。红色中国的火种居然在这里点起来,还真的想在这里找找流逝的岁月。瞻仰革命史迹,你会感到心头湿漉漉,如茨坪的气候,也感到心头紧锁,如井冈山的雾霭。

在吉安的渼陂村里,有非常古老的街巷,土坯墙、青砖墙的古建筑、旧建筑至今都存在,在村里那朱红门庭写着金字“翰林第”的最大的宅院里,看得出这是一家重视教育的大家庭,据说也是古村最大的豪绅的祖屋,红军第四军曾经在这里设立军部。这里到处可以看见红军和赤卫队留下的标语“配合红军消灭白匪”、“穷人不打穷人、士兵不打士兵”、“打到吉安去,武装咱工农”……。毛泽东、朱德等领导曾经喝过的那口古井仍在,古井水还养育了共和国三位梁姓将军,这古老的乡村每片琉璃瓦、每堵古墙都是历史书,都见证红军的历史,那是红军第四军的“军营”,小雨不停,想象着当年红军也许披着斗笠蓑衣学文化、搞宣传、帮种田吧……

古村不仅是红色的古村,而且还曾经是有灿烂文化的古村,那“庐陵节义行天地,江右文章导古今”的对联和古宅里的“教授”、“登第”匾,都印证这里悠悠文化历史,村内的静静的水塘里大白鹅悠悠自得浮泛着绿水、碎石子古路在街巷中蜿蜒、那村头古树无语却似乎有许多故事,你站在村里那些古旧大屋中似乎还能听见那个时候童子四书五经读书背书声。

烟雨朦朦,似乎连绵千年,烟雨如水墨,把画一般的古村和中国红色革命勾勒在一起了……

井冈山是有文化底蕴的井冈山,吉安县不仅是红色将军县,也是历史文化古城,文人欧阳修、杨万里的故里在这里,南宋文天祥的家乡在这里,还有当地人乐道的庐陵文化。

顺着石版路爬井冈山,迷漫的重雾里郁郁葱葱的有许多植被,最多是毛竹和松柏,阳光从竹林等植被的尖顶漏进来,那些光线柔和地涂抹在树干、树叶和竹叶上,浓重的雾在植被的叶面凝聚了许多水滴。敞开胸怀,真的感受些许寒凉和清爽。粗壮的毛竹,每棵要双掌合握,高高的挺立着。曾经看到一篇怀念井冈山革命斗争的文章,赞美毛竹的性格的,革命战士住的房子用毛竹制作、毛竹的笋可以果腹、挑水的扁担是毛竹制成、赤卫队员打击敌人也使用毛竹做成的利器……,

离开茨坪的那天,井冈山飘起了小小的雪花,它们是那么的小,飘落时居然看不到,然落在树叶上、屋顶上、竹林里,你就可以看到白色的堆积,一粒粒的集合成一片片的,井冈山人高兴得奔走相告……。

淫雨霏霏、雪花飘飘,井冈山的人民生存下来了,井冈山竹林更莹绿了,红军的队伍壮大了,革命事业发展了;飞瀑蔽嶂、雾蔼苍茫,你把红军的秘密都锁在雾里,你把革命的火种都藏在雾里,你把烈士的英灵都埋在雾里,你把火红的革命历史都凝结在雾里。

写在中国革命字典里的历史井冈山,雨雪交加、浓雾不散的自然井冈山,飘扬着红旗的政 治井冈山,它依然在人们关注的心窝里,在人们选择的热门旅途里,在老歌新唱的旋律里。


手机扫码阅读本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