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江陵
【以稿换稿】【繁体】 作者: 佚名 来源: 网络整理 阅读 次 【小 中 大】【收藏】
江陵,又名荆州城。今为荆州市和荆州区人民政府所在地。位于湖北省中部偏南,地处长江中游,江汉平原西部,南临长江,北依汉水,西控巴蜀,南通湘粤,古称“七省通衢”。
从春秋战国到五代十国,先后有34代帝王在此建都,历时515年。城池由砖城墙、土筑城垣、护城河组成。现存砖城为明、清建筑。春秋战国时,为楚船官地和楚王行宫--渚宫。城始建年代不详。秦灭楚后,成为历代封王置府的重镇。相传三国时蜀将关羽,曾傍依旧城而另筑新城。晋永和八年(公元352年),桓温督荆州,将旧城与新城合并为一。后梁乾化二年(公元912年),荆州节度使高季兴据江陵称王,建南平国,驱使民工十余万,大筑重城,致发郭外五十里冢墓取砖,后梁龙德元年(公元912年)季兴遣都指挥使倪可福修外郭,后唐天成二年(公元927年)筑子城。南宋淳熙间,以城多溃圮,安抚使赵雄奏请修筑,为砖城二十一里,元至十三年(1276年),忽必烈攻下荆州,诏令毁城。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平章杨瑾依旧基修复,周十八里三百八十一步。明崇祯十六年(1643年),张献忠陷江陵,再次将城墙拆毁。清顺治三年(1646年),沿用旧基重建。尔后多次维修。今城池保存完好,计有六组城门建筑,三座藏兵洞,二十四座敌楼炮台。城墙高8-9米,厚10米左右。现经初步测量,周长10公里余。城墙下部条石砌成墙脚,上用巨大城砖砌墙外壳。墙身内侧及墙脚均用石灰糯米浆嵌缝,坚固异常。城墙东西长,南北短,呈多边形。依地势而高下,顺湖池而迂回,居高远望,水如素练,城似游龙。
江陵雨量充沛,土地肥沃,早在四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已普遍种植稻谷。江陵物产丰富,经济繁荣。春秋时就是中国南方最大最繁华的都会。楚国鼎盛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始终在江陵。江陵自古人才荟萃,名流辈出。繁华的纪南城是楚国的文化中心。
荆州城内的古建筑很多,著名的有太晖观、元妙观、开元观、掷甲山、点将台、落帽山、画扇峰等。太晖观是明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湘献王朱柏所建,主体建筑金殿屹立于高大平台之上,飞楼涌殿,华拱画梁,顶覆铜瓦,雄甲荆楚,向有“小金顶”、“赛武当”之称。
江陵,是一个知名度很高的地名,无形资产丰富。唐朝诗仙李白一曲《下江陵》、诗圣杜甫一曲《望江陵》,使江陵美名载誉海内外,“千里江陵一日还”是海内外华人无人不晓的名句。至于其他骚人墨客题咏江陵的诗文,更是不胜枚举。
1982年国家公布江陵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手机扫码后也可查看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