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秘家园>> 文史撷英>> 中国风情>> 人文地理

人文地理

来到沈从文先生的墓前

以稿换稿】【繁体】  作者: 佚名   来源: 网络整理   阅读 次  【    】【收藏

因为敬爱,我一直不敢动笔写他。当然,现在我仍不写他。四年前,我曾去他家去他的墓园看过他。也曾坐在他的书桌旁照了张相,阳光从细格的木窗下洒落,碎光映在脸上,再平凡的女子也是沉静而好看的。那张书桌据说他曾伏案写下《边城》。

墓地在沱江畔的听涛山,从东门虹桥处沿江下行,大概要走二十来分钟吧。有黄包车坐,我没坐。我喜欢一个人静静地走着去看他。

半路里,有小女孩子拦住要我买她手里的棕叶编的蝴蝶。蝴蝶编得很粗糙,有些像蚱蜢,又有些像蝴蝶。"你就买一只蝴蝶给沈爷爷吧,一块钱就是。"声音娇嫩而执着,根本无法拒绝。孩子怕还只有五六岁吧,黑脸亮眼。付完钱,她却跟我说:少了,是两元。仍是一付执拗相。我仍给了她一元钱,明知道这样不对。旁边的游人也说我这样不对,会惯坏孩子的,会破坏凤凰的人情美。可是阿喜,如果我愿意,我可以对付一个奸诈的商人,不惜采取必要的手段。但她是个孩子,一个五六岁就出来“秘书工作”×的孩子,许多城里的孩子在这个年纪尚不懂钱的含义,更不知道钱是如何赚来的。我几时又有资格去教导她要诚实,她又几时能承担起整个凤凰的品质,那些行将消失的品质。

我低下身子,替她用手理了理乱乱的额发。跟她说:你从一开始就可以买两元的,你可以买你要的价钱。阿姨也照样会乐意跟你买。可是阿喜,她不定能懂我的话。她毕竟只有那么小。

阿喜,若果你不注意,你会不小心错过他的墓园的,没有任何打眼处。没有坟冢。上山不远处有一块竖长的石碑,黄永玉为表叔沈从文题写碑文:"一个士兵不是战死沙场,便是回到故乡。"再上去,不远处有一块从沱江采来的天然五彩石,石正面镌刻的是沈从文手迹:"照我思索,能理解我;照我思索,可认识人。"石背面是沈从文的姨妹张充和的撰联:"不折不从,亦慈亦让;星斗其文,赤子其人。"句尾镶四字:"从文让人",充和到底知人。

石头底下,有无数烟头,是爱他的人为他燃的烟。墓地里的树上缀着一些竹编的蝴蝶,会不会有几只是刚才的小孩子编的?我也将蝴蝶×在树上,那只蝴蝶一到树上,竟有些振翅欲飞的意思了。小女孩子还真有些手巧。

我坐在墓地里,可听得到下边山上传来的斧斤声和炸石声。沈先生曾与三三反复说地方造房子条件真好,层石的山可就地取材。语气不乏溢美。我还可听到一个妇人骂他男人的恶声,听不懂到底骂些什么,但野气四散,泼辣辣的狠。先生寂寞了大半辈子,我想他是会喜欢家乡这些热闹闹的人声和建设声吧。

阿喜,我在墓地里坐了很久,靠近他,我觉得安妥,我觉得我又有了耐心,世事再烦杂再令人心灰意冷,我也不怕,我有足够的耐心。

手机扫码后也可查看


 

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