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秘家园>> 文史撷英>> 中国风情>> 人文地理

人文地理

法兰西交响曲

以稿换稿】【繁体】  作者: 佚名   来源: 网络整理   阅读 次  【    】【收藏


    巴黎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城中的许多自然景观可以说是妇孺皆知的。西堤岛上的巴黎圣母院是典型的哥特式建筑。法国作家雨果的一部同名小说,不仅使这座建筑闻名瑕迩,而且女主人公艾丝米拉达与钟楼怪人卡西莫多的爱情故事常会浮现在人们的脑海中,这座六世纪的建筑历尽人间沧桑,无限往事都融化在这时代的鼓点之中。
    长久以来,巴黎一直被看作“艺术”与“文化”的同义词,座落在城中的埃菲尔铁塔、协和广场、凯旋门以及形态各异的雕像,承继了法兰西文化浪漫典雅的一面,又融合了艺术大师们桀骜不训的创作思想。灿烂悠久的法兰西文化,把美注入她的灵魂,形成了巴黎的灵气秀质。
    埃菲尔铁塔在落成时,曾被许多人讽刺为巴黎脸上的一颗大麻子,后来是无线电电报的出现才挽救了铁塔的命运。法国人也由此体会到了时间是验证事物最好的试金石。
    大自然似乎对法国特别偏爱。这块美妙的六边形的国土处在海洋性气候、大陆性气候和地中海气候三个气候带的汇合处,使得这里既没有严酷而漫长的冬季,也没有干旱不雨的夏天。
    在20世纪,工业文明使法国走向繁荣。法国的工业在世界上也是名列前茅的。令法国人沾沾自喜的是他们发明了高速列车。世界最优秀的汽车中,有三种最法国制造的,就连飞向空中的“阿里亚纳”火箭,也多次为法国人赢得了声誉,标志着当今法国工业发展的水平。十分突出的是,法国仍保留着以农业为主的特殊文化,至今有“欧洲粮仓”的美称。在全世界,法国是居第二、三位的农产品和食品出口国。法国农业在近几十年里实现了现代化,这主要归功于国家的优惠政策、现代化的高新技术的应用以及劳动力的合理分配等。
    1960年和1962年,在戴高乐总统执政时期,法国政府就颁布了《农业指导法》,其中对农业经营、耕地保护等实施了相关的法令,这对稳定农业人口也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目前国家一项专门为鼓励年青人务农的政策和措施。这不仅减缓了青年人不断涌向城市的现象,而且还鼓励年轻人务农,采取更为具体的措施,给立志务农的青年予以经济和技术方面的帮助。
    法国农业人口降低到不足二百万,占全国劳动人口的8%左右,但农业产量继续提高,这主要得益于农业机械化的发展。从70年代起,法国又进一步向机械化和自动化的方向发展,并由此带动了农业化学和农业生物学技术研究的开展。面对飞速发展的农业科技,如何帮助新一代农民遇到的各种问题,也成了人们经常谈论的话题。
    在农村有一些农业组织,如合作社和农商会等,及时向年青人提供经济资助,向他们提供贷款,帮助购买种子、农药等。对刚从学校毕业的年青人,国家还向他们提供一定的“务农费”,五年之内还享受减税待遇。现在,可以看到越来越多的青年人重新走向农村。
    我们参观了法国布列塔尼地区的一家奶制品加工厂。目前,法国有50%以上的奶制品出自于这类的生产合作社的企业中。农业现代化的前提是农业的机械化和电气化,这就首先需要农业生产经营等诸方面具备一定的规模,单靠农民自己是无法满足农业大规模发展要求的。因此,这里的农民深深体会到,农业互助合作是打破家庭农业和中、小规模农场能力小、效益差的束缚的可行性工作方式。
    农民们还定期召开合作社会议,讨论农业生产和经营中出现的各种现象和问题。农业合作社还建立了业务范围广泛,部门齐全的咨询或贸易实体,帮助农民解决技术难题。
    这种现行的农业合作社制度既现代化又可充分发挥农民的积极性。它可使农民们保留一定的生产决策权,他们不仅仅是农庄的主人,也可参与到农业企业中,负责奶制品的加工任务。他们会了解到市场的要求,使用现代化的技术生产有地区特色的传统产品。这样的合作现实,稳定。农民们可以安居乐业,这对我们来说是相当重要的合作方式。
    我们还有幸参观了一年一度的全法国农业产品集市。在5月的第一周,法国各地的农民汇集巴黎。集市不仅展示了农民们所生产的农副产品,而且也为他们农产品的商业化和系统化生产提供了市场和洽谈场所。随着法国农业合作社发展形成和活动内容的不断改善,法国农业已形成了具有高水平的产、供、销一条龙服务的农业经济体系。
    农业的发展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息息相关。法国人常说:“有了新鲜的奶酪、爽口的蔬菜,才能令人健康愉快。”无可讳言,法国人拥有得天独厚的条件,那就是充足的阳光和肥沃的土壤。然而,法国人不负上天的恩赐,在享受大自然的同时,也在精心琢磨着农业生产发展的经营之道。酒窖中满溢的香槟美酒,农庄里甘润的奶酪和蔬菜、鲜花,法国人在他们心爱的国土上创造了一种生活和爱的艺术。
    生活的艺术
    蒙马特是巴黎最独特、最奇异的地区。它位于巴黎北部,是巴黎地势最高的地方。18世纪以来,蒙马特逐渐成为巴黎文人、画家活动的中心,雨果、莫奈、雷诺阿等大名鼎鼎的艺术家都在此居住过。
    山坡下的小丘广场,以前曾是大画家挥笔作画的地方。如今,世界各地尚未十分出名的画家,千里迢迢来此苦心修行,盼望着将来也能同他们仰慕的前辈一样,荣耀画坛。
    蒙马特已成了巴黎城的观光小景,从早到晚,游客如云,他们在这里漫步,欣赏着艺术家的作品,追忆着画坛的往事。十九世纪法国印象派的画风,便是从蒙马特地区盛行开来的。
    法国人的生活哲学是长久以来从历史和传统文化中孕育而成的。无论是建筑、雕塑、装璜、服饰,还是法国人推崇备至的美味佳肴,“优雅、精致”可以说是法国人追求的风格。在快餐店遍布街头,厨房电器进入千家万户的当代,法国人仍津津乐道地研究其传统的烹调技法,他们制作和享受美食视为一项值得花费时间和精力的艺术。
    据说,自17世纪开始,法国每一代的烹调大师都对时菜有详细的记录,现在,在配料、制作技术和火候的掌握方面,法国菜确实凌驾于所有西餐之上。
    有人形容法国人是为吃而生存的民族,其实,还不如说是丰富的生活形成了他们爱吃的特性。法国美食给人们带来的是视觉、嗅觉、味觉和心灵的感受,而他们追求优雅,崇尚自然,还渗透在他们生活的各个方面。
    香出自然
    与我搭档的法国主持人布鲁诺讲了一口流利的中文。他告诉我他的母亲生活在法国的南部,他也因此受母亲的影响衷爱这里,尤其是在五月,正是玫瑰花盛开的季节。
    在阿尔卑斯山脚下,地中海海滨有法国“香水之都”美称的小城格拉斯。我们能够感觉到仿佛每一阵吹来的风中都有一种芬芳的气氛。格拉斯有很多种满鲜花的农田,法国悠久的香水制造业就是在这一片片花田中诞生的,它既饱含着大自然的气韵,也充满了人类的智慧。
    和邻近的电影名城纳以及旅游胜地尼斯相比,小城格拉斯就像是幽谷中用鲜花写就的一首田园诗。拥有阿尔卑斯山融化的雪水和地中海湿润的海风,格拉斯无愧为法国香水原料产地中的一块风水宝地。
    比起古老的东方国家,法国制造香水的历史并不是最长的。但法国香水的制造过程却极其严格复杂,精益求精。鲜花需要经过淬取、浸泡、蒸馏等提炼过程后才能释放出浓郁的香味成分。从17世纪到19世纪末,香水制造过程需要大量的劳动力手工完成。经过改良后的香水制造技术为生产更纯、更精致的香水提供了可能。尽管化学香水冲击着世界香水市场,法国人始终沉着自信地使用制造过程费时费力的天然香精,坚持香出自然,格拉斯的花农因此而四季无闲。每年7月到9月是采摘茉莉花的季节。采摘在每天日出之前进行,每个花农每个小时平均可摘7千多朵茉莉花,一吨茉莉花能生产三公斤香精。而一公斤茉莉香精价值为十一万法郎。对提炼方法中的核心技术诀窍,法国人视为高度机密,守口如瓶,令世人皆难效仿。
    虽有四季更替,格拉斯却永远都是花季。花农们遵守严格的时间和气候规律进行采摘,并想方设法保持土壤的丰润肥沃,以保证纯正的香气和优良的质地。从香水诞生伊始就如此考究,由此不难推想巴黎一直稳居全球香水最大市场,而法国成为今日香水王国的主要原由。1989年,格拉斯建成了香水博物馆,介绍世界各国香水制造的历史和技术。在这里我们体会到由气味构成的世界是多么丰富细腻,它带给人们的愉悦绝不亚于视觉、听觉或其它感官所能带来的享受。也是在这里我们了解到一种古老的职业。在法语里有一种称号叫“一个鼻子”,它指那些对香味有特殊识别能力的人,他们的嗅觉具有记忆功能和极度敏感性,这种天赋使他们成为艺术家。尼古拉斯?马穆那斯就是一位有着“天赐良鼻”的闻香师,他用不同成份,不同比例的香精调配着最能表达他独特感受的香水。
    他说:“在大自然中到处充满着、弥漫着美丽的香味分子。有的人不仅可以感受捕捉到,而且当感受到一定程度时就禁不住要表达出来,就像画家作画、音乐家作曲一样,闻香师发明香水来表达他们对美的感受。”
    究竟什么是香水?除了是一种利润优厚的商品,香水还有很多的定义:从技术角度来看,香水是采用不同香精,按不同比例调配出的和谐、高雅的奢侈品;从审美角度来看,香水是空气中的一首诗;从社会观来看,香水是人与人精神上的一种交流。在一滴香水之中,有花农辛勤的劳动,有工人严格的操作,有专业技术人员的精心设计,有闻香师的灵感和创作。而这一切的根本是大自然孕育的芬芳花朵和造化赋予我们的爱美的天性。法国戏剧大师莫里哀曾经说过:“一个没有香味的世界,就是一个没有生命的世界。”愿格拉斯的花香在天地间长久萦绕。
    为了新世纪
    今天,我们可以看到完好保存了很多历史遗迹的巴黎,我们同样可以看到儒勒?凡尔纳在预言中勾勒出的那个现代化的、令人目眩的巴黎。巴黎市政府曾经取消了建造一座汽车博物馆的庞大工程,仅仅为了保全十几棵大树不被砍伐,说明他们一向重视环境保护。他们要创造世界一流的生活享受,也要面对同时制造出的垃圾污染,这也是全球共同面临的现实问题。
    法国每年产生累积1800万吨的生活垃圾,平均每人每天一公斤。对付垃圾造成的公害有很多措施,其中最为普遍的就是将垃圾分类处理,再回收。在法国,垃圾分类处理是地方政府的职责。他们设立分类垃圾箱,教育居民将废旧书报,玻璃制品或塑料制品等按类别分开弃置,之后再进行相应的处理。对于每一个居民来说,垃圾分类其实很简单,在不断强化环保意识和普遍使用分类垃圾箱后,在法国各地,这已经成为人们的一种习惯,一种风气。
    在法国,广泛推行垃圾分类经历了20年的时间,现在这种意识已经真正深入人心。在家庭、企业、办公室、学校等都无一例外。青少年是下个世纪的主人,培养他们的垃圾回收意识是当务之急。在法国很多学校专门为儿童开设有关课程。平时在家里,也有很多家长以做游戏的方式引导孩子去识别不同种类的废弃物品。从观念到行为,法国的垃圾处理已经进入了一个良性循环。
    日前,垃圾处理有三种主要手段---焚烧、填埋和回收,其中回收显然是最积极、最具科学性的。1996年法国举办了第五届环境博览会。垃圾回收就是其中一项重要的内容。分类垃圾无疑会使垃圾回收更为有效。有机垃圾可以制成肥料,而其它垃圾也可回收再利用。据统计,法国全国垃圾回收率已从10年前的百分之五十增到百分之九十四,全国垃圾的回收利用率为百分之三十八。目前,法国将垃圾处理作为一种高新技术产业,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研究。
    据巴黎环境局介绍,巴黎每年回收垃圾350万吨,占全国的四分之一,巴黎市区设置30多万个专用生活垃圾箱,垃圾回收利用率高达百分之八十。巴黎三座垃圾处理厂每年回收燃料油35万吨,为巴黎四分之一的住宅供暖提供了燃料。同类垃圾处理厂目前已经遍布法国各地重要城市。
    延续与发展
    在法国人心目中,传统的民族文化和现代化的高科技有着同样重要的位置。他们创制了协和式飞机,电脑化的电话信息服务等尖端项目。奔驰在法国各地的高速火车也是其中之一。
    法国是科研大国之一,科研投入在美国、日本、德国之后名列世界第四。1996年法国政府调整了国家科技政策,同时对教育提出新的要求,呼唤更多的科技人才。
    早在70年代末,法国在世界经济危机打击下,在新技术革命浪潮冲击下,在国际范围内竞争日趋激烈的挑战面前,掀起了有关教育改革问题的轩然大波。1983年法国政府公布了从高等教育到小学教育的全套改革方案,其中包括对教师有计划的培训,让教师更新知识,提高教学水平和经验。法国的教育事业有着悠久的历史,在中世纪巴黎已成为欧洲文化的中心,至今巴黎大学仍吸引着法国内地,欧洲以及其它地区国家的年轻人来这里求学。此外,对高等教育的改革是人们最为关心的一部分,改革方面是突出高等教育机构在科学研究方面的作用和地位,并加强了对学生培养的职业化,从而解决了扩大招生和扩大就业机会这些最为迫切的问题。
    在中学进行的教育改革反映了法国对中学教育质量的重视。
    法国的教育制度规定,小学老师教5岁-11岁的学生,中学老师教11-15岁的学生,要想成为一名中学教师,必须先经过4年的大学学习,之后有两种考核,一种是普遍中学教师资格考试,另一种是高级中学教师资格考试。前者是百中取一,后者是三百人中选取一个。每个学科有专门的考核。拿到资格证后,就可以在初中或高中教授此门课程了。
    法国的历史经历过很多革命性的冲击,也发生过很多重大的变革,但法兰西文化却始终保持着一种坚韧的延续性和生命力。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教育。法国政府一向特别重视教育,但是我们现在的教育制度面临着一个新的挑战,就是怎么样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特别是怎样为企业提供他们真正需要的人才。而且我们还了解到法国的一些普通中学里,为了适应国际文化交流的需要,也新开设了一些不同语种的教学,汉语就是其中之一。
    在巴黎的德比西中学的一间教室里,来自北京八中的老师正在给几个法国学生上中国画课。这所学校从1962年就创立了汉语课。每年都为法国汉学界造就一批人才。学校聘请中国汉语辅导老师,甚至对外开展汉语教学。现在汉语是该校初三年级的第二外语。目前法国的中学有较多的自主权,学生有比较灵活的发展机会,也有利于学校发现他们的天赋和特长。受着墨香和中国古老文化传统的吸引,这些金发碧眼的年轻人和中国的同龄人在画纸上交流着,法兰西文化和中国文化也在画纸上溶为一体。
    在法国各地,最常见的汉字是中国餐馆的招牌,而巴黎闹市中的这间“凤凰书店”,则为人们提供着中国文化精神食粮。它面积不大,名气却不小,时常有些正在学习汉语或研究中国文化的人来购买资料、书刊。在书架上我们发现了很多在国内刚出版不久的新书,足见书店主人对中国文化动态的熟悉和促进中法文化交流热切的愿望。
    书店主人自学而成的流利汉语令人称奇,更有一些法国资深的汉学家以其对中国文化深入的研究和精辟的见释令我们叹服。
    在巴黎的一座普通住宅里,我们见到了汉学家朗赛乐先生。他主要从事将中国古典文学译成法语,介绍给法国读者的工作。他认为这项工作的意义不仅仅是简单的翻译,而是借此机会让人们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广博、精密、深奥的内涵。朗塞乐先生已经翻译了一些作品,特别是明清时期的话本小说。西方人翻译中国古典文学,第一个碰到的困难就是所译作品的历史背景。此外,中国人委婉含蓄的表达方式,完全不同于西方人直接的表达方式,很容易产生误解。他平时经常阅读了解中国古典文学作品,非常有助于了解中国的传统、固有文化,有助于了解中国人的心灵性情。他感到今天的中国不再是一个陌生的国度,它越来越多地丰富着、影响着我们的文化。”
    汉学家的一席话,令我们在感动之余,又生出无限的自豪和快慰。每一位像朗赛乐这样沉浸在中国文化中的法国人,都像是一座座无形的桥,他们所跨越的、所连接的,是千百年的文化和无数人的心灵。
    中国情怀
    在法国拍摄过程中我们有一点感触很深,就是认识了很多像布鲁诺这样对中国文化非常了解,非常热爱的法国朋友。这是一所普普通通的法国住宅,这里有一位普普通通的家庭主妇。但对我们来说,女主人粗长的发辫和脚上的懒汉鞋却很不寻常。这个名叫法比恩的法国女子,曾在中国渡过了六年不寻常的岁月。回顾学生时代万里迢迢奔赴中国山城重庆学习中国国画和书法的情形,已经身为人母的法比恩感慨万端,那是她生命中充满激情和渴求的一段回忆。
    走进她的画室,也就走进了法比恩的中国情怀。法比恩有一种特殊的气质,在她身上和她笔下,流淌着法兰西的血液和中国文化的营养。初到四川美院时,她拜黄源教授为师,仅用半年多时间就能奇迹般地用中文书写和会话。潜心学画之余,她还研读了中国美术史和古典文学,并对道教中的动与静、虚与实、刚与柔、韵与力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法比恩的全都身心都沉浸在玄妙博大的中国文化里,与此同时,她也找到了生命中的另一个支点---她的丈夫贝佐。当贝佐说着流畅的汉语并熟练地帮助法比恩裱画时,我们一点儿也没感到吃惊。
    法比恩与中国的缘份也结成了她生活中一段美好的姻缘。贝佐常常是她作品的第一位观众。法比恩的作品多以山水加书法为表现方式,并将排列有序的金石印章穿插其间,或在其中开几扇山水素描的“窗口”,这是她最独特的创意,既洋溢着东方的艺术内涵。又引进了西方式的观察、审美特色。
    法比恩指给我看用最先进的天文望远镜拍下的宇宙景观,激动地说它们与中国山水画所描绘的一切多么惊人地相似,“中国的文化不得了!”我永远忘不了法比恩在说这句话时的神情。
    为造化神奇而感动,为中国文化而惊叹,法比恩的精神世界是这样富有感染力。一如她的作品。对中国书画从“走入自然”到“化入自然”到“无为妙境”的参悟,伴随着法比恩画技与心智的日臻成熟。而在中国渡过的那段青春岁月的法比恩心中还是永远新鲜珍贵,以至于她全家日常的生活起居都打上了深深的中国烙印。
    在和法比恩的交谈中,我们感到她已经在精神上完成了从西方到东方的过渡与结合,她的画也因此而在中国和法国受到同样的欢迎和赞赏。法比恩说,把中国艺术介绍到法国乃至世界是她最大的心愿。
    法比恩曾到过中国的很多地方,那辽阔的疆域,浓郁的民族风情,至今令她心驰神往。饮水思源,法比恩远在中国的师长朋友,和滋养了她心灵的古老文化一生一世都将被她挂在心上。
    毕加索的遗产
    毕加索到底留下多少遗产?没人能够知道。1973年毕加索去世时,法国政府估计他的全部财产约值12亿法朗,法国国税局因此获得近三亿法朗的遗产税。然而这个数字而今早已不再适用。
    在去年10月举办的一次毕加索作品拍卖会上,仅他以其前女友多拉•玛尔为模特的一幅《哭泣的女人》的画就买出了三千七百万法朗的天价,令人瞠目。对于爱好收藏艺术品的人来说,毕加索这个名字就是一种保证,他的作品不仅可以是他们的至爱珍藏,也可以是获取财富的一种方式。
    然而有一个人虽然一生清贫困苦,生活艰难,但即使在他最需要钱的时候,也不肯出售任何一幅毕加索的作品,这个人就是毕加索一生最亲密的朋友和伙伴-----萨巴泰。
    有一天,毕加索问他的老朋友萨巴泰,他打算怎样处理他所收藏的毕加索的作品。画家当时的意思是问他在毕加索去世后会怎样,只不过为了忌讳,没有直说,萨巴泰几乎毫不迟疑的回答说,他打算建立一座毕加索美术馆,为了纪念毕加索的诞生地,美术馆准备建立在马拉加。毕加索说,为什么不建在巴塞罗那?我同马拉加早已没有什么联系了。
    但是在巴塞罗那建立毕加索美术馆,却大费周折。由于毕加索是一位共产党员,共和主义者,又是当时西班牙十分强硬的统治者佛朗哥的最坚决的公开反对者,这个计划从筹建开始历时四、五年,到1960年才得以落实。政府提供两座14世纪的宫殿作为选择,毕加索选择了古老的蒙特卡达街的这一座,因为这是他童年时代就十分熟悉的地方。
    萨巴泰捐献给毕加索美术馆的作品,总数超过570件,这是他所保存的毕加索在各个时期赠给他的全部作品。而令我们不得不深有感触的是,即使在1960年前后,毕加索的任何一幅肖像画都可以说是一幅不小的财富。例如《美丽的荷兰姑娘》,当时已得卖到十五万五千美元,而《小丑之死》在英国伦敦标价二十二万五千美元,所以我们不难想见能够把所有这些作品捐献出来的萨巴泰拥有怎样高尚的人品和风度。
    至于毕加索,他比任何他同时代的艺术家都要幸运的多,因为他很早就不必为谋生作画了。1906年美国画商斯泰因兄妹第一次光顾毕加索的画室就花了800法朗购买他的画,1912年当他在普劳方斯一面白墙上作画时,他的经纪人让人把墙拆毁,把画原封不动地运到巴黎。而从28岁开始,他就完全不必为钱发愁了。
    到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毕加索在法国南部看中的一座伫立在满是葡萄树和橄榄树的梯田上的老式住宅,是他用一幅静物画换来的。事实上,毕加索不需要钱,不管他想要什么,只要抹上几笔便可以得到,他简直就象神话故事中的迈得斯王,不论什么东西,只要迈得斯王碰过就会变成金子,而只要毕加索画上一个圈,里面的东西就是他的了。
    二次世界大战后,人们的文化价值观念有了很大变化,知道了艺术品的永久性价值,此外也知道这是一种保值方法,比存钱和黄金更保险。由此带来的供求关系的变化导致了艺术品价格的迅速上涨。
    除了战后剩余资本迅速增加导致的投资流向多样化,毕加索神话般的财富还得益于五、六十年代税收制度的一些变化。当时美国政府通过一项法令,任何公民如果将一件艺术品捐献给美国的一家博物馆,就可以获免所得税,获免当即生效,而该艺术品则可以在物主去世时才交给博物馆。
    显然这项措施旨在鼓励欧洲艺术品流入美国。而英国为了防止艺术品的外流,修改了他们的法律,规定可以用艺术品代替现金来付遗产税。这些法律的实施,造成了世界艺术品价格的飞涨。
    法国政府在毕加索去世后,明智地沿用了1968年制定的艺术品赠予抵税的方法,规定由国家优先挑选,专家估价,经过6年的清点挑选,国家征收了250幅画作,159座雕像,3万张版画,1496张草稿等,这个庞大的数量使得巴黎毕加索美术馆得以顺利成立。而时至今日,世界上某家综合美术馆如果没有收藏毕加索的作品,就会被认为有失水准。这个巨大的作品数量是毕加索92年的生命中,不断创新,勤奋工作的结果。
    毕加索曾经是圣菲尔腩多美术学院的学生,他也曾经在巴塞罗那美术学院学习。但是由于他个性很强,不循规蹈矩,所以他在学校学习的时间很短。
    现在我们学院收藏了一些毕加索的作品,每天向公众开放。每一个喜欢美术的人都可以从毕加索那里找到他所喜欢的东西。喜欢抽象派的人可以从毕加索的立体主义的画找到他所需要的东西,喜欢古典派的人可以从他20世纪年代的画中吸收营养,此外还有先锋派的、自由派的,包括裸体画等,都是非常好的艺术品,在其他领域里如雕塑、陶艺或材料运用方面,只要他涉足做过的,他都给我们留下了极为珍贵的财富。对于他以后的艺术家来说,毕加索就是一个世界。
    没有人能够确切地知道毕加索一生共有多少作品,令人不可思议的是他的大多数作品都是以极快的速度一气呵成,以至于拍摄他作画的电影令人感到不那么满意。因为在银幕上看来,那些动作像是事前排练过的。而直到他七、八十岁的时候,他仍然能够在两个月内画出180幅作品,令人叹为观止。当我们考虑到毕加索早已摆脱了卖画维生的日子,我们可以更深切地感悟到毕加索对于创作的执着和热爱,他的不断创新的精神是他留给我们的真正永恒的财富。
    毕加索对后来的画家的影响是无穷无尽的,他在艺术上作出的巨大努力使他成为一个伟人,他的伟大之处不仅在于他的画是高质量的,而且在于他还以毕生精力从事艺术上的开拓、创新和探索,他在每一个艺术阶段都孜孜不倦地进行探索,一旦在某个领域取得成功,他就马上换一条新路,进行新的探索,他从不重复自己。
    不是每一个参观过毕加索美术馆的人都能真正认识这个天才般的人物,当一心想着当一名专业画家的唐霍赛把画具全部移交给年仅14岁的毕加索,表示从此不再作画的时候,他已经意识到了他有一个天才般的儿子,这个人注定要超越他,超越所有这个时代的艺术家,但遗憾的是他终其一生都无法解释自己儿子这种神奇的创造能力。
    幸运的是今天我们仍然拥有毕加索留给我们的大量作品,使生活在世界各地的人们都有机会一次又一次地试图走近他、了解他。而毕加索用他无数的绘画、雕塑、陶器,芭蕾舞剧的垂幕甚至诗歌所传达的思想,他认识和观察世界的方法,他独特的无以伦比的表达方式,可以说直到最近才刚刚开始真正被理解,他留给我们的遗产也刚刚开始收获,在今后的岁月中,他巨大的影响力将会由历史反复加以证明。
    约翰•施特劳斯
    维也纳,从前是多瑙河君主国的都城,更以“音乐之乡”闻名于世。
    当年皇帝弗兰茨•约瑟夫二世在赞美莫扎特的音乐时曾经这样说过:维也纳为拥有如此多产的音乐家而自豪。
    而另外一些著名音乐大师如贝多芬、海顿、舒伯特、勃拉姆斯、马勒以及勋伯格都曾在维也纳创作出了不朽的音乐作品。
    有“华尔兹之王”美誉的约翰•施特劳斯也正是在维也纳,用他那四分之三拍子的圆舞曲征服了世界。
    十九世纪初叶,维也纳受到毕德麦耶尔文艺流派的影响。拿破仑战争的结果使不少人退缩到庸俗的资产阶级家庭生活中,安于现状、脱离政治,仅仅关心个人的命运。
    然而,梅特涅的强权政治难以在舞厅中限制人们的言行。人们企图在令人晕眩的华尔兹舞曲中寻找到自由。
    老约翰•施特劳斯不仅是位著名的作曲家,同时,作为华尔兹大师他还影响着日益振兴的娱乐业。
    小约翰•施特劳斯六岁时就在萨尔曼斯多夫试着演奏出了他的第一支华尔兹舞曲。他的母亲安娜不断激励儿子要超越父亲。
    1844年秋天,华尔兹的世界受到一次不小的震动。位于希齐根的一家咖啡馆老板多曼尔打破了老约翰•施特劳斯一统华尔兹天下的状况,让刚满20岁的约翰•施特劳斯首次登台演奏。
    约翰•施特劳斯的精彩演奏紧紧扣住了听众的心弦。约翰•施特劳斯迅速成为的一颗令人瞩目的灿烂的×。父亲两代人之间的竞争使票房价值猛增。
    带着与生俱来的天赋,22岁的华尔兹之王约翰•施特劳斯率领一支30人的乐队开始了巡回演出:从多瑙河沿岸远至摩尔道河以及瓦拉几亚。
    约翰•施特劳斯逃离他父亲进行独立演奏的做法大大提高了他的知名度。维也纳的音乐迷们倍加眷恋这位他们心中的偶像。当革命爆发时,约翰•施特劳斯才返回了维也纳。
    对施特劳斯家族的政治地位一直众说纷云。但人们也的确可以毫不犹豫地说这个家族主要是在为音乐付诸心血。
    一年之后,老约翰•施特劳斯去世了。尽管父子之间存在过这样那样的争执,但约翰•施特劳斯为父亲的去世深感悲痛,父亲毕竟曾是他内心深处的楷模。
    随着老施特劳斯的去世,整个维也纳就只随着唯一的指挥大师——约翰•施特劳斯旋转起舞了。
    人们在烛光通明的舞厅中随着华尔兹舞曲疯狂旋转、陶醉至极、忘却一切。
    约翰•施特劳斯忙不选地举办音乐会、被崇拜者和舞迷们紧紧包围着。他的名气越来越大,他的音乐作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
    约翰•施特劳斯在维也纳所有的舞厅里举行过演奏。他大大地充实了由他父亲开创的家庭财库。
    约翰•施特劳斯不知疲倦地到各地举行精彩的音乐会。在圣•彼得堡附近的音乐中心帕夫罗夫斯克的一座夏宫里他住过整整十年。
    约翰•施特劳斯长期远离家乡的做法终于导致报纸上出现了不满的评论。另外,他那浪漫的生活方式以及崇拜者对他绝对地顺从也惹恼了他作品的出版商。人们抱怨他长期滞留圣•彼得堡,只顾拿钱而不在家乡演出。
    在这种情况下,约翰•施特劳斯终于回到了家乡维也纳,住在布拉格大街。37岁的约翰•施特劳斯本人也开始对无尽止的巡回演出感到厌倦,他与具有自由思想的著名女歌唱家杜特蕾特过着平稳的生活。这位女士曾给了约翰•施特劳斯母亲般的关爱。
    约翰•施特劳斯的经纪人十分精明。他安排约翰•施特劳斯的创作和演出,同时帮助他在生活中无后顾之忧。
    音乐史上一个天才作品诞生的时刻,多瑙河圆舞曲的音符似乎是从约翰•施特劳斯的笔下自动跳跃出来。并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征服了整个世界。
    1867年约翰•施特劳斯带着他新创作的曲子参加了世界博览会。整个巴黎都倾倒在他的脚下。甚至连拿破仑三世也随着他的小提琴演奏跳起了华尔兹。“费加罗报”特地安排他与作家小仲马和福娄拜进行了会面。而施特劳斯则以“费加罗---波尔卡”致以答谢。
    紧接着,约翰•施特劳斯去了英国,他的精彩演奏也立即轰动了英国。在凯文特花园举行的63场音乐会场场爆满。人们对一向以矜持著称的英国人,不得不刮目相看。
    而在维也纳,只要约翰•施特劳斯一出现,音乐会全场就立即沸腾起来。
    约翰•施特劳斯经常委派他的兄弟约瑟夫和爱德华登台演奏,无尽的义务使他有些招架不住。华尔兹帝国于是开始进行回击。
    1870年,约翰•施特劳斯将施特劳斯乐团交给了他兄弟爱德华。他自己则全身心地投入到歌剧的创作中。
    他在希齐根住所以无限的激情投入了创作,除此之外他唯一的爱好是玩纸牌。
    约翰•施特劳斯起初并不愿意去北美新大陆演出。然而令人难以置信的巨额收入使他终于动了心。
    当时,美国著名的喜剧丑角帕特里克•吉默尔邀请了全世界2万多名音乐家到波士顿参加和平周年庆典演出。维也纳“华尔兹之王”当然必不可缺。约翰•施特劳斯接受了邀请。一向爱挑剔的纽约观众立即被他的音乐震惊了。
    1874年复活节星期日的维也纳歌剧院。
    复活节的钟声敲开了音乐大师创作生涯的新篇章。观众们紧张地等待着“蝙蝠”的首场演出。
    约翰•施特劳斯和他的第三任妻子阿黛拉在自己的住所为维也纳上层社会举行倍受欢迎的夜场演出。
    音乐大师的生活节奏在加快:冬天在维也纳。演出旺季则在巴特伊施尔。约翰•施特劳斯家的常客约翰内斯•勃拉姆斯曾经这样写道:“约翰全身都是音乐。”据1890年的民意调查,约翰•施特劳斯是除维多利亚女王和俾斯麦首相之外世界最受欢迎的人。
    约翰•施特劳斯的“蝙蝠”早已成为世界各地乐团演奏的保留曲目。
    1898年6月9日,伟大的“华尔兹之王”----约翰•施特劳斯永远放下了他的音乐指挥棒。
    就在他逝世前12天,他还最后一次指挥乐队演奏了自己的音乐作品!

手机扫码后也可查看


 

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