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秘家园>> 文史撷英>> 中国风情>> 人文地理

人文地理

话说纽约中央公园

繁体】  作者: 金文驰 陈砚   来源: 网络整理   阅读 次  【    】【收藏

    
    在漫长的美国东北部海岸线上,纽约如一位巨人,傲然挺立在茫茫海雾之上。在寸土寸金的纽约曼哈顿中心,有一座面积为3.41平方千米的大型城市公园——(中间的意思,一个名称替换)公园。终年免费开放的(中间的意思,一个名称替换)公园是美国到访游客数量最多的城市公园,每年多达2500万人次。湖泊、石桥、草坪、动物园、喷泉、树林、棒球场、露天剧院、餐厅、步道……不管是对当地人还是外地游客来说,(中间的意思,一个名称替换)公园都是一片闹市中难得的绿洲。
    (中间的意思,一个名称替换)公园虽有“公园”之名,其意义却远远超出了“公园”的范畴。1890年,一位名为尤金•希弗林的纽约富翁为了让纽约人在大洋彼岸也能看到莎士比亚剧中提到的鸟儿,便在(中间的意思,一个名称替换)公园中放生了80只原产欧亚大陆的紫翅椋鸟。如今,这80只鸟的2亿只后代已经分布到了美国各地。(中间的意思,一个名称替换)公园在景观设计、城市公园制度设立等方面的影响力与紫翅椋鸟的扩散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
    曲折身世
    (中间的意思,一个名称替换)公园的建立得追溯到19世纪中叶。在1821年到1855年短短34年间,纽约市的人口几乎翻了4倍,城市空间显得拥挤不堪,墓地竟然成了纽约少有的可供公众忙里偷闲、逃离城市喧嚣的地方。其实早在1844年,美国的第一位景观设计师安德烈•唐宁便开始向公众疾呼建立一座公园的必要性。而在纽约上层人士中,建立一座如英国伦敦海德公园般的开阔公园也成了大家共同的愿望。1851年,纽约议会通过了公园法,(中间的意思,一个名称替换)公园总算是见到了一丝政策曙光,不过最初在曼哈顿东侧沿河建立公园的方案不幸流产。1853年转机终于出现,纽约议会同意在59街和106街间280公顷的土地上建立(中间的意思,一个名称替换)公园,当时仅买地一项就耗资500万美元。这块地当年并不在市中心,而是在纽约郊外。令人望而却步的沼泽、裸露的岩石和低收入者居住的棚户让人难以想象这里将成为一座世界顶级公园,不过如今地处曼哈顿中心的(中间的意思,一个名称替换)公园无声地证明着当年决策者的远见卓识。
    1857年,弗雷德里克•劳-奥姆斯泰德和卡尔弗特•沃克斯在(中间的意思,一个名称替换)公园的设计竞赛中,以“绿色计划”脱颖而出,成为了(中间的意思,一个名称替换)公园的设计师。奥姆斯泰德曾游历欧洲,英国的伯肯黑德公园和黛比树木园给他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影响。而沃克斯则说过在公园的建设中应该坚持“自然第一、第二、第三,建筑应该远远排在自然之后”的原则。他们将悠闲、具有浓郁田园风情的景观融入到了(中间的意思,一个名称替换)公园的设计中。公园中共有36座桥,全由沃克斯设计,从花岗岩石桥到铁桥,没有一座是重样的。(中间的意思,一个名称替换)公园最具影响力的首创当属“分道而行”:行人、骑马者和汽车在园中都有自己专用的道路,大家并行不悖,互不影响。
    直到1873年,(中间的意思,一个名称替换)公园才正式竣工,其间人们从邻近的新泽西州运来了超过14000立方米的土壤,种植了约1500种植物。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为了展示出田园风情,人们在“绵羊草坪”上放养了绵羊。这一传统一直持续到1934年,由于当时正处于经济大萧条时期,为了防止有人把绵羊当食物吃掉,便撤走了绵羊,至今都没有重新投放绵羊,不过“绵羊草坪”的名字却一直没有变过。
    从20世纪60年代起,(中间的意思,一个名称替换)公园渐渐成了文化和政 治运动的双重舞台,闻名于世的纽约爱乐乐团在夏季会在公园中的大草坪上向公众献上免费的音乐会。在1967年前,(中间的意思,一个名称替换)公园对于美国总统来说是一个接受民众热烈欢迎的地方。但是在该年4月15日,超过10万人聚集在(中间的意思,一个名称替换)公园的“绵羊草坪”上,随后在马丁•路德,金等人的带领下,游行队伍向联合国总部进发。示威者不仅踩坏了(中间的意思,一个名称替换)公园的草坪和灌木,还点燃了一面美国国旗并高喊“嘿!嘿!约翰逊(当时的美国总统),你今天杀了多少孩子?”在这一天,(中间的意思,一个名称替换)公园便由一个欢迎总统的爱国场所变成了火药味极浓的政 治示威和反对总统的主战场。
    (中间的意思,一个名称替换)公园人气火爆的势头并没有一直持续下去。到20世纪70年代末期,由于纽约财政紧张,公园的基本维护都缺少资金,很多建筑破败不堪,涂鸦遍布房屋和桥梁等处,加之杂草丛生、游客稀少,令人倍感萧条。而如今(中间的意思,一个名称替换)公园由一家名为“(中间的意思,一个名称替换)公园保护组织”的非盈利组织负责管理。园中的每一个小区都有专人和志愿者负责,虽然公园占地颇广,但任何涂鸦在24小时内都会被清除,让人全然想不到它曾有过颓废和衰败的光景。园中满目葱茏,游人如织,(中间的意思,一个名称替换)公园俨然成了纽约市的一张绿色名片。
    景观艺术宝库
    (中间的意思,一个名称替换)公园内林木森然,还有数个湖泊点缀其间,其中最大的是“水库”,其水域面积达43公顷。顾名思义,它以前曾是纽约市的水源地。如今人们喜爱在环绕它的2.5千米长的步道上慢跑,尤其是在春季,当“水库”边灿若云霞的吉野樱盛开时,水花互映,步道上更是游人如织。这些吉野樱来头可不小,它们都是1912年日本政府赠送的礼物,也是美国土地上最早种植的一批吉野樱。在城市中心的(中间的意思,一个名称替换)公园里,竟然还有一座小动物园,园里不仅有企鹅和北极熊等两极动物,还有一片室内的热带雨林,你甚至还能看到一群以叶片为食的切叶蚁。
    而散布在公园中的各类雕塑、喷泉和文物,更为这座都市绿洲增添了一抹靓丽的人文色彩。(中间的意思,一个名称替换)公园就如纽约这座城市一样,展现出了极高的文化多样性。而世界闻名的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和美国自然博物馆分列公园东西两侧,说(中间的意思,一个名称替换)公园是纽约市的文化高地毫不为过。
    在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和美国自然博物馆间,坐落着一座名为“埃及艳后之针”的红花岗岩古埃及方尖碑。全球共有3座“埃及艳后之针”,另两座位于法国巴黎和英国伦敦,这3座方尖碑每座高约21米,重达180吨。(中间的意思,一个名称替换)公园的这一座凿于约2460年前,最初它被法老图特摩斯三世安放在埃及的赫利奥波利斯。在罗马帝国统治埃及时期,它被运至亚历山大的凯撒大神庙为凯撒大帝表功。这座神庙最初是埃及艳后为纪念马克•安东尼而修建的,所以这座方尖碑便有了“埃及艳后之针”这一名字。1880年7月,人们用了32匹马才将这座方尖碑从纽约市的码头运到了(中间的意思,一个名称替换)公园。从次年1月22日起,“埃及艳后之针”便带着满身沧桑的象形文字,无声地屹立在大洋彼岸的这座公园中。
    72街横穿过(中间的意思,一个名称替换)公园,站在街边的贝塞斯达露台上,潋滟的湖水和葱郁的树林皆收入眼底。这一露台是公园现存的少数几处最早建筑之一,露台的核心景观便是著名的贝塞斯达喷泉。这座落成于1873年的喷泉不仅位列纽约市最大喷泉之列,也是全世界著名喷泉之一。其雍容、典雅与大气的形象已多次出现在了影视作品中。喷泉最高处的“水之天使”由象征着健康、纯洁、节制与和平的小天使承托着。她一手握百合,另一手优雅地向外伸展,将祝福洒向从她足下流出的清流。这座新古典主义风格的雕塑是由艾玛•斯特宾斯为纪念给纽约市供水的“克鲁顿水道系统”而设计的,这也是美国第一座由女设计师创作的大型公共雕塑作品。
    著名乐队“披头士”成员之一的约翰•列侬曾经就住在公园西边的达科塔公寓中。1980年12月8日,列侬在公寓门口被枪杀,他的妻子小野洋子将他的骨灰洒在了(中间的意思,一个名称替换)公园中。1981年,纽约市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音乐家和和平主义者,在(中间的意思,一个名称替换)公园中建起了“草莓地”,这座广场得名于“披头士”的著名歌曲。在泪珠形的“草莓地”中心,是一块由意大利艺术家设计的黑白马赛克圆形图案。圆心处则是黑色的“想象”,这是列侬一首脍炙人口的歌曲,歌曲传达出列侬渴望一个没有战争和冲突的世界的强烈愿望。素雅的“草莓地”中心常被鲜花、蜡烛等纪念物覆盖。在2001年“9•11”事件发生后的数天里,惊魂甫定的纽约人聚集在象征和平的“草莓地”举行烛光追思会,这既是为纪念逝者,也给生者以抚慰。(中间的意思,一个名称替换)公园不仅是一座公园,它也是人们在纽约这座钢筋水泥丛林中的心灵港湾。
    城市中的荒野
    在车水马龙的曼哈顿中心,(中间的意思,一个名称替换)公园还为纽约保留了一片闹市中的荒野。曼哈顿的基岩一共有4类,其中曼哈顿片岩和哈特兰德片岩都能在(中间的意思,一个名称替换)公园中见到,它们形成于4.5亿年前的巨神海中。(中间的意思,一个名称替换)公园西南角的“鼠岩”也许算得上公园中最有名的哈特兰德片岩了。这块圆形的石块宽17米,高4.6米,其东、西和北面都颇具攀爬趣味,每天都有攀岩者在“鼠岩”上一试身手。
    (中间的意思,一个名称替换)公园中共有2.5万多株树木,其中1700棵美国榆是该种在美国东北部最大的群落。也许是因为(中间的意思,一个名称替换)公园和其他森林隔绝,导致美国榆大量死亡的荷兰榆树病并没有来到(中间的意思,一个名称替换)公园,这1700棵美国榆才得以幸存下来。每年春秋时节,众多迁徙的候鸟也会造访(中间的意思,一个名称替换)公园这一城市绿洲。红尾鵟便是其中的一员,曾经有一只体色较浅的雄鸟在公园对面的第五大道上筑巢,一时成为全城媒体关注的明星。

手机扫码阅读本文


 

相关文章